计算机建模与仿真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149356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建模与仿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计算机建模与仿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计算机建模与仿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计算机建模与仿真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计算机建模与仿真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建模与仿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建模与仿真(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曰由9【07燮写申坚素申件鑫I秦辑惟画夸比昔肆魏落朝与滁瞄K实验一、MATLAB的基本语法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数组和矩阵的运算; 2熟悉二维图的绘制。二、实验仪器和设备计算机一台三、实验过程记录下面习题的程序和运行后的结果。1、a 计算b =与2、对于AX = B如果492-37764B 2635728的数组乘积。A =,求解X。1a = 43、已知:L7,分别计算a的数组平方和矩阵平方,并观察其结果。4、角度* = * 45 60,求x的正弦、余弦、正切和余切。5、42L - -nL 一-1b 、7159_5783c = 和62组合成两个新矩阵:a 将矩阵(1)组合成一个4x3的矩阵,第

2、一列为按列顺序排列的a矩阵元素,第二列为按列顺序排列的b矩阵元素,第三列为按列顺序排列的c矩阵元素,即4 7 55 8 62 1 97 3 2(2)按照a、b、c的列顺序组合成一个行矢量,即452 7 7 8 13 5 6 9 229 0 -13-34 11x =66、解方程组22 6_ 6 _。7、绘制曲线,=x3 + x +1,x的取值范围为-5,5。8,有一组测量数据满足=e-at+1,t的变化范围为010,用不同的线型和标记点画出a=0.1、a=0.2和a=0.5三种情况下的曲线,在图中添加标题 =。1,并标识出各曲线a的取值,并添加 图例框。9,表中列出了 4个观测点的6次测量数据,

3、将数据绘制成为条形图。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观测点1367428观测点2673247观测点3972584观测点464327410,x= 66 49 71 56 38,绘制饼图,并将第五个切块分离出来。四、实验结果与分析请每位同学自己编写,可写这次实验的心得体会实验二、MATLAB的符号运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熟悉符号运算;(函数的合并、化简、展开;微分、积分;方程求解;符号表达式绘图)二、实验仪器和设备计算机一台三、实验过程记录下面题目的程序和运行后的结果。1、因式分解:(1)X4 -53 + 5x2 + 5x-6 ; (2)f=x9-12、展开表达式 f=(x+1)5 和 f=s

4、in(x+y)3、对于表达式f=x(x(x-6)+12)t,分别将自变量x和t的同类项合并。4、对表达式f=x/y+y/x进行通分。sin( x)a、lim lim (1 + ) xlim e - x5、 分别计算表达式X0 X 及X* -X和XT86、分别计算表达式f=xx的导数和3次导数.f - 2X dx JXdxjdz hlog(1 + x)dx7、 分别计算表达式(1 +X2)2 、 (1 + z)2 、(1 + z)2 和 o。8、求解代数方程组 x2-y2+z=10, x+y-5z=0, 2x-4y+z=0一厘一业U) = 0 9、 求微分方程dx2 =-a2y当y(0)=1及d

5、x a时的特解。10、绘制函数表达式x2-y2的二维图形11、在极坐标下绘制函数表达式1+cos(t)的二维图形。12、根据表达式x=sin(t), y=cos(t)和z=t,绘制三维曲线.四、实验结果与分析请每位同学自己编写,可写这次实验的心得体会实验三、MATLAB的高级运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熟悉MATLAB的高级运算;(矩阵的分析与运算、多项式的运算、数据类型定义等)二、实验仪器和设备计算机一台三、实验过程记录下面题目的程序和运行后的结果。1、将(x-6)(x-3)(x-8)展开为系数多项式的形式。2、求解多项式x3-7x2+2x+40的根。3、求解在x=8时多项式(x-1)(x-2)

6、(x-3)(x-4)的值。4、计算多项式4x3 -12x2 -14x + 5的微分(求导)。一4 2 - 6一 a = 7 5 45、矩阵 L3 4 9,计算a的行列式和逆矩阵。6、y=sin(x),x从0到2兀,*=0.02兀,求y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和标准差。7、求代数方程35 + 4X4 + 7X3 + 2X2 + 9X +12 = 0的所有根。8、设方程的根为x=-3,-5,-8,-9,求它们对应的x多项式的系数。.19、设 f (x) = x3 - 2x2 sin x + 5xcos x + x(1) 、画出它在x=0,4区间的曲线,求出它过零点的值。(2) 、求此曲线在x轴上方第

7、一块所围的面积的大小。四、实验结果与分析请每位同学自己编写,可写这次实验的心得体会实验、MATLAB综合运用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会用MATLAB求电阻电路。(节点电压法、戴维南定理等)2、会用MATLAB求正弦稳态电路。3、掌握自动控制系统中模型的转换方法。4、会用MATLAB求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二、实验仪器和设备计算机一台三、实验过程1、已知条件如下图所示。求:RL为何值时,能获得最大功率.XC2=750Q,电路呈感性,求2、已知Us=100V,I1=100mA,电路吸收功率P=6W,XL1=1250Q,R3 及 XL3。3、求图示系统的传递函数,其中K1=10,K2=20。4、已知系统状态空间模型为:3k + u求其零极点模型。5、系统的零极点增益模型如下:6( s + 3)(s +1)( s + 2)( s + 5)求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四、实验结果与分析请每位同学自己编写,可写这次实验的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