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内管道施工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1492270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道内管道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道内管道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道内管道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道内管道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道内管道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道内管道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道内管道施工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岚县-太原输气管道工程 (龙泉-古交分输站)三标段工程 河道内管道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 江苏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年 月 日河道内管道施工方案管道沿途将穿汾河,管道截弯取直将穿越河流。为了减少穿越难度、保证安全、降低成本。重点是河床管道的施工技术。1.主要施工工序施工准备修施工便道运管回堰导流防腐补口补伤组对焊接管沟开挖下沟稳管回填连头地貌恢复 地面音频检漏 2.施工技术要求(1)施工准备施工前应详细阅读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并在穿越点进行试开挖,认真了解穿越点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到当地气象、水利部门了解近期、中期的天气情况,保证安装工作的顺利运行。(2)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纸

2、要求放出管线中心线、作业带占地边界线。并将设计交付的控制桩引出作业带并加以保护。(3)施工便道修筑、作业带清理1作业带清理前,应进行河谷内管道安装的整体施工规划,施工作业带的清理应与施工便道、管沟开挖等土方施工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土石方工作量。2)合理规划好河流、导流沟、地面管道、管沟土石方、堆管场,保证河谷施工顺利、有序的进行。3)对于河流与台地的过渡地段,由于台地土层较薄,清理时应将土石分层堆放在台地上,避免放在河道内阻塞河道。对于浆砌石护坡、护岸,机械清理前,采用人工清除砌石,并在作业带边堆放好,以备恢复台地时用。(4)防腐管的运输和堆放1)河道管道运输主要通过公路和施工便道、作业带运到

3、堆管场,再进行倒运。2)河谷地段的堆管场选定尽量布置在高处,以避免洪水冲刷损坏管道内涂层和外防腐层。堆管场尺寸为3020m,每隔1000m左右修建一处。3)堆管场应平整压实,按照规范的要求在堆管场四周设置排水沟。(5)管线组焊由于河谷一般地势相对平缓,河谷川台地段主管道焊接主要采用沟上半自动流水作业。连头、碰死口地段采用沟下半自动焊。在河流穿越时,当河水流量较小可以用导流管导流时,穿越段管线可以全产啊预制;反之,只能分成两段进行预制。其操作程序与一般线路施工要求相同。(6)防腐补口补伤 1)防腐材料存放应符合生产厂商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其操作规程,必须符合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

4、的要求,并应符合国家、地方有关法律规定。 2)焊缝经外观检查、无损探伤和试漏合格后方可进行补口。补口前应将补口处的泥土、油污等污物清除干净,除锈达到标准质量要求。 3)管口防腐完成后,在管道补口旁边做标记。 4)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且无有效防护措施时,不得进行补口、补伤:雨天、风沙天;风力达到5级以上;相对湿度大于85%。若必须进行补口、补伤作业,应采取适当措施保证补口、补伤质量,并获得业主或监理的同意后方可实施。 5)防腐管下沟前,全线用高压电火花检漏仪检查防腐层的连续完全性,发现针孔及不合格处应修补,并对修补处再经一次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准下沟。(7)围堰导(截)流当河流流量较小时,围堰可用

5、挖掘机在距离穿越管道上下游各20m处取土垒筑两条拦水坝:本根据流量安装导流钢管。 1)合理规划好河流、导流沟、地面管道、管沟土石方、堆管场、压重块堆放场,保证河谷顺利施工,有序的台地土层较薄,清理时应将土石层分层堆放在台地上,避免放在河道内阻塞河道。对于浆砌石护坡、护岩、机械清理前,采用人工清除砌石,并在作业带边堆放好,以备恢复时使用。2)当河流流量较大,导流管无法满足流量的要求时,需要开挖导流渠进行导流。导流渠底部应比河床底部低0.5m,并有510%的坡度,与原核岛方向的夹角为3045。当导流沟开通水流正常后,在管道中心线两侧各1520m处用机械和人工配合拦河筑坝。筑坝时,上、下游的坝体与管

6、沟中心线要30m以上,以满足施工需要和坝体稳定。对于落差较大,流速较快的河流,上游坝主河道迎水面部位内衬双层塑料布,坝体采用编织袋装上,蹉跌码放。(8)管沟开挖1)每段管沟开挖前,向管沟开挖机组下达管沟开挖通知书,并作好技术交底工作。2)在管沟开挖通知书下达后,由监理和管沟开挖机组人员,依照设计图纸和管沟开挖通知书,对开挖段的所有控制桩和标志桩、管线中心灰线进行验收和核对,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管沟开挖。3)管沟开挖行进应按管道中心灰线和管沟边线进行控制。管沟开挖深度应按开挖通知书的要求并结合线路控制桩、标志桩 标示及设计图纸综合考虑进行开挖控制,管沟深度超过5米时采用阶梯式分层开挖。4)地下水较

7、高的地段,管沟开挖时应采用明沟降水,在管沟内低点设置积水坑,用足够数量的大排量水泵房快排尽明水。尽可能避免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9)地面音频检漏 采用1.5千伏的检漏仪检测(10)管沟下沟及回填1)下沟前复测管沟沟底的标高、沟底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清理管沟的塌方、石块、积水等杂物。2)石方段管道下沟前应对沟壁、沟底凸起的石块进行清理。沟底的软土垫层要均匀、平坦、无杂物,并经监理工程师和业主代表检查认可。3)管沟检查合格以后,进行管线下沟。4)下沟前要按规范要求对管线涂层进行认真的检漏,发现漏点要及时的修补。5)管道下沟时,起重点距环焊缝距离应大于2m,管道两个起吊点间距不得超

8、过26m,起吊高度小于1m。6)落底后的管道不得有悬空现象,否则其下应用细土填实,并保证管顶标高正确,然后安装配重块。7)下沟检查合格后立即回填细土。细土回填至管顶以上300mm后,即可回填原状土。8)需要碰死口连头两段各20m范围内的管线先预留不予回填,应在工序安装完毕后再回填至设计要求。预留连头处管口用盲板封焊,防止管线进水。(11)连头、碰死口1)连头地点应尽量选在管线埋深在正常管线埋深的地点,减少抽水量或不用抽水即可碰头。2)碰死口前,连头所用直管所用钢管、弯头、弯管等材料材质、壁厚、防腐层、内涂层应符合设计要求。3)连头处作业面应平整、清洁、无积水,操作坑不小于3m*2m,沟底比设计深度加深500 mm800mm。沟壁应坚实,地质不良时应加设防护装置。4)下料时应考虑热胀冷缩量,连头组装焊接应尽快完成,但不得强行组对焊接。5)管道转角连头时,应根据管沟开挖测量成果表中该处的实际转角角度,计算出切线长和弧长,并进行实地复测,以确保下料的准确性。(12)地貌恢复管沟回填细土后,再用原土回填至河床和堤岸标高。并将主河槽内的围堰拆除,主河槽以外河床和堤坝恢复设计要求执行。管沟回填后,立即进行水工保护的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