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语文版第一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1491509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语文版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上语文版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上语文版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上语文版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上语文版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语文版第一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语文版第一单元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初中语文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00分钟 ,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 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B )2分A 虬枝 qi 地壳k 楠木 nn 开恳 knB 枝柯 k 璀璨cu 婆娑 su 秀颀qC 恹恹 yn 漪郁 y 晕圈 yn 干涸hD 斛树 h 荒诞 dn 淅沥 l 锤练chi2、下列短语的书写错了两个的是( C )2分A 坦荡如砥 妙手偶得 揠苗助长 浮想连翩B 惴惴不安 心潮澎湃 生意盎然 欢歌笑语C 留连忘返 旁逸斜出 潜滋暗长 纵横绝荡D 无边无银 勇往直前 从

2、容不迫 沁人心脾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A 保尔与病魔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B 周恩来同志为革命出生入死,与敌人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斗争。C 小西的作文总是文不加点,读起来让人费解。D 周恩来和邓颖超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患难与共、忘我工作,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D )2分A 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B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文学家以脍炙人口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描绘它,摄影师以令人神往的镜头记录它。C 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个很小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

3、聚成爱的海洋。D 对这件珍藏多年的文物,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们都怀古伤今,唯恐造成丝毫的损失。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A 白杨礼赞是一篇优秀的叙事散文,写于1941年。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通过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B 囚绿记以我对绿的感情为线索,按赏绿、囚绿、放绿、思绿来结构全文。C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是一篇追忆性的文字,由西花厅的海棠花触发对过去有关人物和事件的回忆,把已经逝去的情景在现在我们面前。D 草莓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2分A 爱

4、因斯坦是最杰出的20世纪科学家。B 通过这次资阳市中学生知识竞赛,他的自信心增强了。C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致力于构建和谐美好的城市。D 三位学生虽然都是外校的学生,但他们的表演对我校的师生并不陌生。7、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一个句子。2分清澈的小溪,总想流入远方的大海;勇敢的雄鹰,总想飞向辽阔的天空;晶莹的露珠,总想滋润干涸的土地。8、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8分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我认为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飘进了黄河、长江,进入了无边无际

5、的海洋。请写出带“绿”字的两句古诗。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9、读下面一则材料完成各题。7分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零点30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领奖演讲。莫言的演讲主题是“讲故事的人”,在约40分钟的演讲中,莫言追忆了自己的母亲,回顾了文学创作之路,并与听众分享了意味深长的“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信息。(不超过20个字)2分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领奖演讲莫言的获奖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但仍有部分学生不爱读书,所以九年级四班组织了一次“读书感悟”的演讲比赛。下面是汪小宋同学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u) K, W% 2 p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建了我的灵魂。

6、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人应具有反抗精神;当白朗宁说”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是多么重要。 仿照画横线的两个句子,再仿写一句。2分当李白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懂得了面对困境时的乐观。“它重建了我的灵魂”一句存在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重建”改为“重塑”。2分 画线句中,有两处句号应改为 ; 1分二、阅读题(31分) (一)16分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7、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1、 第一自然段写白杨树的外形,是从哪四个方面来写的?突出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3分干、枝、叶、皮。突出了它正直、倔强,力争上游的特点。2、 第一自然段虽写白杨树的外观,但已

8、经蕴含着对敌后抗日军民的赞美和歌颂。请列举3至5个这样的词语。3分力争上游、对抗、不折不挠、紧紧靠拢、倔强挺立。3、 文中“倔强挺立”和“参天耸立”是否可以互换?为什么?3分不可以。“倔强挺立”照应“风雪压迫”,“参天耸立”照应“向上”。4、 这两段文字都是赞美白杨树,为什么开始指代用“那”后来用“这”?2分由远到近,也说明作者从心底里更加贴近、更加钦佩白杨树。5、 第2自然段先说白杨树“极普通”,又说它“决不是平凡的”,为什么呢?2分“极普通”指白杨树不名贵,到处可见;“决不是平凡的”指白杨树象征的人和精神。6、给第一自然不段文字分层,正确的是( B )2分A | B |C | D |7、第

9、一自然段的第句有一处标点有错,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1分将丈许、两丈改为丈许,两丈 (二)15分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嫩叶,渐渐变青,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盛。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钉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

10、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绿,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它渐渐失去

11、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1、第自然段中的“ 天天 ”一词真切的表现了作者对绿色的喜爱和执著。1分2、第自然段中空格出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伸 、牵 、伸长,作者用这些词语表达了对绿色柔条的喜欢、爱惜之情 4分3、“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绿,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写出了绿的旺盛的生命力。4、“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

12、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这句话体现了“绿”的什么精神?2分不甘被囚,追求光明5、“我拿绿色来装饰钉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年华。”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2分这是作者对“绿”的认识的升华,对生命认识的升华。虽然房间简陋、心情抑郁,但只因为有了这生命的“绿色”,作者眼里的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葱茏的爱和幸福”“猗郁年华”,这是作者对美好生活,对祖国美好前景的憧憬和向往。6、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揠苗助长”的故事,并举一个现代教育中“揠苗助长”的现象。3分从前有一个人希望他的禾苗长快点,于是把他的禾苗往上拔,结果他的禾苗都死了。有些不懂

13、得教育的父母逼着孩子学各种技能,可长大后,孩子各方面都极为平庸,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造成了“欲速则不达“的后果。三、 作文(40分)从下面两个题中任选一个作文。1、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人生,就是一个不辍前行不断成长的历程。一路记下的也许是含泪的笑,相携的手;也许是厚积薄发、收获成功的喜悦,也许是徘徊时仁爱者的呵护,睿智者的指引。成长回眸,值得思索的也许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也许是换个角度思考的智慧和豁达;也许是战胜困难,毅者无疆的勇敢回眸间,盘点曾经岁月中的记忆或对成长的理解、感悟,你一定有所收获。请以“成长回眸”为题写一篇文章,或讲述故事、抒发感受或阐发观点。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2、大千世界中总是存在着无限的美好,请你撷取其中你认为最美好的景物,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从景物中写出感悟,不少于600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