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说课稿集合五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1491058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仲永说课稿集合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伤仲永说课稿集合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伤仲永说课稿集合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伤仲永说课稿集合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伤仲永说课稿集合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仲永说课稿集合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仲永说课稿集合五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伤仲永说课稿集合五篇 伤仲永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伤仲永 .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 说这堂课的设计。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伤仲永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古文,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接触过古 文,对古文中的实、虚词释义、文言句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伤 仲永 是王安石的一篇散文, 作者通过写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 到长大后 泯 然众人的变化过程,告诉人们不要单纯地依靠天赋,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 习。这对学生的成长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初中古诗文的教学, 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体

2、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 文词句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文学有所了解。基于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翻译课文。3、学习本文借事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 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 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采用了诵读法、情境教学 法、讨论法及分层教学法。这些方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利用各 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深

3、入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三、说学法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会学生发现真理。教会学生学 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 教学中,我依据三有利原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思维。有 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以利于学生终身可持发展。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定学法, 具体如下:1、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2、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3、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四、说教学过程 具体教学环节是:(一)、 引入新课: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加上百

4、 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 献, 被誉为 发明大王 , 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 天才 .到底什么是 天 才 妮?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 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 人。(二)、 了解作者:提示学生从名、时、地、评、作五个方面掌握,准备作一分钟的抢答练习。这一环节便于学生掌握文学常识,锻炼速读速记能力,抢答练习培养学生竞 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三)、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指出教学目标:这是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过程, 利于了解字音、 字形、 字义, 对课文的重音、 节奏

5、、语气等都有提示。(四)、 学生自读课文。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是再次感知课文、理解文意的 过程,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多数同学都能活跃思维从朗读中领悟道理。(五)、将学生分组准备疏通文意,并选出两组代表一读一评,给大家示范。然后教师给予评价,并指明重点的词语及用法。这一环节的设置是学生理解文章的过程,分组法锻炼学生合作能力,更调动 了中、差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性思维,跳跃性使思维得到全面开发。(六)、指导学生跳读,教师置疑,学生合作,思考下列问题:(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3)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什么道理?(4)学

6、完本文,你有何感想? 这四个问题的设置重在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落,熟悉课文知识,增强对课文 的分析能力。跳读课文完成问题是学生思维的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问题的 讨论深入文言文内部层次,扣准教学目标,增进学生的理解力。问题一步步由易 到难,有梯度、有层次,让每个学生都尝试成功的喜悦。学生发表议论之后,我是这样明确的:仲永幼年聪颖过人,天赋超群是指 物作诗立就的神童,而当我两次还乡所见的仲永却不能称前时之闻 , 泯然 众人原因在于父不使学 ,这就启示我们:后天的学习教育对一个人的成材 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是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的安排力求体现语文教学特点,听说读写全面照 顾, 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7、 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拓展思维,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五、说板书设计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 效果。我依据本文内容,结合数学坐标的知识精心设计了下面的板书设计,体现 新课程改革的学科渗透的新理念。板书设计:伤仲永 王安石 仲永:天资聪慧 (利环谒不使学) 不能称 才能丧尽:泯然众人矣 原因:受于人者不至 伤仲永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1、伤仲永是王安石的一篇随笔,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悲剧,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叙事有详有略,说理言简意深。“借事说理”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2、本文的另外一个

8、显著特点是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方仲永从5岁到20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仅用了150多字,议论部分也不过70多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如“忽啼求之”,“忽、即、立就”这些字词都极其简洁而生动。3、另外,本文语言平实,又不乏感情色彩。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在文章最后一节,更是集中体现。二、说教法文言文相对于现代文学习,比较枯燥,学生遇到的困难也会多一些,学生一般对文言文的学习不太感兴趣,或者有畏难情绪。如果用传统的串讲式教学,就是老师讲,学生用笔记,字字落实,句句

9、翻译,课后再去背,学生一定会更厌倦,学生几乎没有了思考的时间,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切实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我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一)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理解。1、自读质疑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等自主学习,激发主体参与意识,培养质疑精神。2、交流解疑着力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旧知,联系生活体验来推断文意,理解词句。“猜”和“推知”是阅读文言文的重要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文言文字词方面并不难翻译,字面意思挺简单,但学生就是看不懂文章的内容,理解不了文章的主旨。什么原因?这里不仅仅只是字词障碍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学生

10、不会根据具体的语境、联系上下文、勾联已积累的知识来推断或猜读文章的内容。当然一些重要字词的积累还是必要的。这一课一个重要语言知识就是意动用法。(二)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理解引导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理解,以意率文,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带动词句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仲永是神童表现在哪里?仲永的悲剧责任由谁负?王安石怎么看?三、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理解1、读准字音,读出句读。着重引导学生读出句子节奏,读出初步理解,读出一点文言文的味道。2、读出语气,体会感情。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3节,抓住4个句来语气词,辨析不同的语气,体会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议论的观点。(四)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1、为了加深学生

11、对“指物作诗立就”的理解,引入了咏柳咏鹅这两首咏物诗。2、创设“邑人对仲永父亲如何劝阻”的情境,意在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旨的理解。3、最后一个“记者采访”,让学生在生活中体悟后天学习的重要。 伤仲永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伤仲永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古文,学生在刚刚接触过古文,对古文中的实、虚词释义、文言句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它是王安石的一篇杂文体散文,作者通过写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 “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告诉人们不要单纯地依靠天赋,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这对孩子们的成长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二)、教学目标的确定初中古诗文的教学,

12、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体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词句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文学有所了解。基于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通过自读和教师指导,能朗读、朗诵伤仲永。通过预习和课堂检测,感知作者,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结合上下文完成字词的理解和全文的翻译,梳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过程。了解“实词”“虚词”的具体含义,掌握文中文言词语的词义和用法:如实词“扳”“谒”“称”,虚词“之”等。理解课文主旨“后天教育非常重要”,并能联系实际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自读和教师指导,能朗读、朗诵伤仲永。通过预习和课堂检测,感知作者,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结合上下文完成字词的理解和全文的翻译,

13、梳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学难点了解“实词”“虚词”的具体含义,掌握文中文言词语的词义和用法:如实词“扳”“谒”“称”,虚词“之”等。理解课文主旨“后天教育非常重要”,并能联系实际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二、说教法通过参加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教材解读的培训会以及听到数节同组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后,我对课程标准、课后习题、单元说明以及现在学校运用的“先学后教”有了新的认识。”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采用了诵读法和目标随堂检测法。这些方法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更容易促发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深入体会文中蕴含的

14、思想感情。三、说学法都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个引导者。为了还课堂予学生,充分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和学习动机,促发其成就感,特制定学法,具体如下:1、自知-通过预习,自己掌握关于作者的文学常识和文本的课题、主要内容。2、自品-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同时请他人讲评。多品,多读,多讲,再品。3、自究-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追究文章脉络,梳理文章结构。4、自量-在理清文章的基础上,自己以心量化主旨。四、说教学过程我的整体教学思路是:往常背诵,点剖读法,教师范读-关联导入,初读自知-检测预习,朗读自品-熟读课文,诵读自究-梳理结构,再读自量-把握主旨。具体教学环节是:学生分享自背古诗,其他学生点评师读伤仲永,学生点评导入赏读课文,完成检测(一)初读下的自知1、学习任务:自读伤仲永及课下注释依据预习所知道,完成自知检测。2、自知检测:伤仲永选自 ,作者是 ,字 。他是 朝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伤仲永”的意思是 。文章讲了 (地点) (人物) (发生了什么事情?)(二)朗读中的自品1、出示任务:快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