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诗词专题》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43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1489340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诗词专题》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43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诗词专题》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43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诗词专题》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43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诗词专题》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43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诗词专题》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43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诗词专题》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4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诗词专题》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43(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诗词专题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1. 一经师的学说已“立于学官”,设立了博士,那么他的经说即称( )。A家法B师法C经学D经典一经师的学说已“立于学官”,设立了博士,那么他的经说即称( )。A家法B师法C经学D经典正确答案:B2. 王国维从山花子菡萏香销翠叶残联想到“众芳芜秽,美人迟暮”。( )王国维从山花子菡萏香销翠叶残联想到“众芳芜秽,美人迟暮”。( )A、对B、错参考答案:A3. 下列作家属“元嘉三大家”的有( )A、沈约B、魏收C、谢灵运D、颜延之E、鲍照参考答案:ADE4. ( )的五言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钟嵘在诗品中誉之为“诗中之圣”。A.曹操B.曹植

2、C.曹丕D.曹昂参考答案:B5. 南朝乐府民歌主要分( )。南朝乐府民歌主要分( )。A、吴歌B、楚歌C、西曲D、神弦歌E、古歌参考答案:A,C,D6. 茶馆主人秦仲义精明、干炼、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但还是落到茶馆被人霸占的地步。(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7. 18世纪德国初等学校的主要形式是( )。A实科中学B文实中学C学园D文科中学18世纪德国初等学校的主要形式是( )。A实科中学B文实中学C学园D文科中学正确答案:D8. 下列属杜甫的作品有( )。下列属杜甫的作品有( )。A、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B、“三吏”、“三别”C、登高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E、登岳阳楼参考答案:A,B,C

3、,D,E9. 论语中孔子与子贡论诗,也认为从诗歌当中有丰富的联想,而这种联想不必与诗歌本意相关。(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0. 试析学记的教育思想。试析学记的教育思想。正确答案: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对先秦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概括。rn (1)学记中关于教育作用、学制系统和学校管理的论述rn 在教育作用方面学记把教育作用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作用分别概括为“建国君民”和“化民成俗”。既论述了教育的必要性又阐明了教育的可能性成为后世论述教育问题的经典表达方式。rn 在学制系统方面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拟定了一个从地方到中央的理想的学

4、制系统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一方面明确了教育的总目标保证了总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每个阶段要达到的标准中都规定了学业知识和思想品德两个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掌握和运用达到了很高的程度。rn 学记还记录了古代学校管理和行政领导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反映了各级领导重视教育、关心学校并进行具体指导的思想很有启发意义。rn (2)学记中关于教学原则的论述rn 教学相长。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教与学是紧密相联互相促进的。“教学相长”深刻地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rn 尊师重道。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道尊”的思想。一方面

5、要高度评价教师的作用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又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技能、技巧。但它在强调尊师严师的同时并不否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n 藏息相辅。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课外练习包括各项课外活动和课外作业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和提高对课内学习的兴趣。但是课外练习应当适量并与正课学习能有机配合学习与休息兼顾使学生乐学而亲师。rn 豫、时、孙、摩。豫就是预防指在不良行为和习惯发生、形成之前教育措施就走在前头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时就是及时要善于抓住适当的时机及时施教;孙就是顺序也就

6、是循序渐进掌握知识也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这就要求教学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摩就是相互观摩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集体中学习借助集体的力量进行学习。rn 启发诱导。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要做到这一点主要靠教师的正确指导思想、丰富的教育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要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和开而弗达。rn 长善救失。“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就是要求教师懂得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rn (3)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论述rn 学记中的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答。发

7、问时要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答问时要注意深浅、详略得当。讲解。当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时才给予适当讲解。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富于启发性。练习。指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功夫练起打好基础。类比。要求教师通过类比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rn (4)学记教育思想评价rn 学记论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也谈到教师及师生关系。有关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在学记中都有精辟的论述是一篇难得的好作品。rn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学记内容十分丰富论述十分深刻它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方法充满着辩证法因素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学记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如公开主张保留体罚。但是在近

8、两千年前的中国能有如此全面、严整的教育学专著许多论点和例证今人读之仍为之叹服。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吸取营养为发展我国的教育理论、改进教育工作服务。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对先秦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概括。(1)学记中关于教育作用、学制系统和学校管理的论述在教育作用方面,学记把教育作用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作用分别概括为“建国君民”和“化民成俗”。既论述了教育的必要性,又阐明了教育的可能性,成为后世论述教育问题的经典表达方式。在学制系统方面,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拟定了一个从地方到中央的理想的学制系统,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

9、。一方面明确了教育的总目标,保证了总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每个阶段要达到的标准中都规定了学业知识和思想品德两个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掌握和运用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学记还记录了古代学校管理和行政领导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反映了各级领导重视教育、关心学校并进行具体指导的思想,很有启发意义。(2)学记中关于教学原则的论述教学相长。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教与学是紧密相联,互相促进的。“教学相长”深刻地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尊师重道。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道尊”的思想。一方面要高度评价教师的作用,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另一

10、方面又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技能、技巧。但它在强调尊师严师的同时,并不否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藏息相辅。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课外练习包括各项课外活动和课外作业,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和提高对课内学习的兴趣。但是课外练习应当适量,并与正课学习能有机配合,学习与休息兼顾,使学生乐学而亲师。豫、时、孙、摩。豫就是预防,指在不良行为和习惯发生、形成之前,教育措施就走在前头,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时就是及时,要善于抓住适当的时机,及时施教;孙就是顺序,也就是循序渐进,掌握知识也必须

11、遵循客观规律,这就要求教学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摩就是相互观摩,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集体中学习,借助集体的力量进行学习。启发诱导。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要做到这一点,主要靠教师的正确指导思想、丰富的教育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要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和开而弗达。长善救失。“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就是要求教师懂得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3)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论述学记中的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答。发问时要注意由易到难,

12、循序渐进;答问时要注意深浅、详略得当。讲解。当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时才给予适当讲解。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富于启发性。练习。指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功夫练起,打好基础。类比。要求教师通过类比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4)学记教育思想评价学记论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也谈到教师及师生关系。有关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在学记中都有精辟的论述,是一篇难得的好作品。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学记内容十分丰富,论述十分深刻,它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方法,充满着辩证法因素,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学记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如公开主张保留体罚。但是,在近两千年前的

13、中国能有如此全面、严整的教育学专著,许多论点和例证,今人读之,仍为之叹服。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吸取营养,为发展我国的教育理论、改进教育工作服务。11. “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有( )A、李贺B、韩愈C、孟郊D、贾岛E、姚合参考答案:ABCDE12. 报刘一丈书作者所理解的“世所谓上下相孚”是指_。A.上下级之间相互信任B.才德称位C.趋炎附势、拍马求宠D.下级思念上级参考答案:A13. “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小山”实际上是指眉毛。( )T、对F、错参考答案:T14. 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 )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 )A、孟子B、中庸C、大学D、礼记参考答案:D15. “凌波微步,罗袜

14、生尘”是洛神赋中描写女子的佳句。( )T、对F、错参考答案:T16. 下列哪句诗不是王维所作?( )A.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D.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参考答案:A17. “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出自( )。“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出自( )。A、西厢记B、牡丹亭C、长生殿D、桃花扇参考答案:A18. 下列词语的前两个字都要变读阳平的是( )。A. 冷处理B. 管理者C 老导演D. 耍笔杆下列词语的前两个字都要变读阳平的是( )。A. 冷处理B. 管理者C 老导演D. 耍笔杆参考答案:B19. 有“一门三学士”之誉的“三苏”指的是( )A.苏轼B.苏辙C.苏洵D.苏武E.苏建参考答案:ABC20. 南唐是五代时期词坛的另一个创作中心,代表作家中的( )表现的士大夫的忧生隐忧,( )亡国后所抒写的强烈沉痛的故国之思与深广的人生感慨,都改变了五代时期词狭小的题材空间。A.李商隐B.冯延巳C.杜牧D.李煜E.李世民参考答案:BD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