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翻译--在精镗中提供稳定高频振动的摩擦阻尼器.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148103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文翻译--在精镗中提供稳定高频振动的摩擦阻尼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外文翻译--在精镗中提供稳定高频振动的摩擦阻尼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外文翻译--在精镗中提供稳定高频振动的摩擦阻尼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外文翻译--在精镗中提供稳定高频振动的摩擦阻尼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外文翻译--在精镗中提供稳定高频振动的摩擦阻尼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文翻译--在精镗中提供稳定高频振动的摩擦阻尼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文翻译--在精镗中提供稳定高频振动的摩擦阻尼器.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I 英文文献翻译在精镗中提供稳定高频振动的摩擦阻尼器Evita Edhi, Tetsutaro Hoshi摘要在精镗过程中防止发生超过10000Hz的高频振动而造成刀具寿命降低问题的摩擦阻尼器已研制成功。新阻尼器结构简单,它由一个联接在主振动结构上的附加质量与一小块永久磁铁构成。其原理是简单的,利用库仑力和粘性摩擦将振动能量消散在阻尼器和主振动结构的接口之间。阻尼器对高频也有效,因此无需调谐,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在精镗中消除高频颤振的摩擦阻尼器的典型设计,其有效性由切削试验得以证明,并保证刀尖的正常寿命。对这种新型阻尼器基本原理的理解在理论和实验分析中得以介绍。在镗削过程中这种新型阻尼器能够

2、有效的防止超过5000赫兹的颤振。关键词 高频振动 摩擦阻尼器 精镗1、引言先前有研究报告称精镗中出现超过10000赫兹的高频颤振。这种频率首先发现于留在切削表面的振纹上,然后在切削实验中直接使用激光位移计测量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从镗刀的自然弯曲振动以及自我激发的切削过程中的动力学再生效果、内调制虚部的影响和x-y方向的循环发现了这种颤振。本研究的目标是防止这种颤振振动的发生。预防切削颤振的有效措施可能是通过提高刀具系统的阻尼能力。阻尼能力是通过以下方面产生的:(1)包含在刀具系统接口处的某些微量滑动;(2)在晶界滑移内部振动引起的阻尼损耗(内耗);(3)在主振动结构和振动阻尼器接口处的摩擦。许

3、多研究人员对不同类型的用以防止颤振振动,并提高镗刀或其他切削操作稳定性的阻尼器进行了研究。该阻尼器已不是传统阻尼器的动态特性或冲击特性了,动态阻尼器包括额外的弹簧质量子系统,通过调节系统的固有频率,使之与主体结构相匹配。一般动态阻尼器设计包括任意方向的滑动或内部摩擦耗能的弹性材料。弹性阻尼器由一个或多个的自由移动机构组成,其原理是利用自由移动体撞击主体结构来耗散颤振能量。阻尼器受一定的速度影响才能有效的发挥其功能,因此不能适用于抑制低频振动。近来有报道一种动力与摩擦混合阻尼器,并发现它能有效地抑制低频振动。本文中所设计的阻尼器必须能有效地抑制高达10000赫兹的高频率颤振,而且它的设计受到镗刀

4、本身的工作空间及其自身大小的限制。它最完美的地方就是不需要调整。该阻尼器在本研究提出一个大规模隶属永磁结构的概念。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分析抑制高频振颤阻尼器的有效性及其阻尼特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已进行一个类似于抑制精镗中高频颤振的切削试验以及理论和实验的能源阻尼耗能分析。2、镗刀测试和阻尼器结构的构想根据研究,在精镗中原本有一个高频颤振问题,镗刀本身包括一个直径分别为13毫米和20毫米的长悬臂杆和法兰。在杆的一端有一直径为5.5毫米的小孔,以适应5毫米或孔径更小的阻尼器。该孔的位置选择在径向方向,因为我们已经知道高频振动在X-Y方向循环。当镗刀空转时,阻尼器被孔壁的离心力推动但可以再径向方向自

5、由移动。上限用以保护运行中的阻尼器。该阻尼器的有效性已经通过了检测并准备和其他镗刀做比较。用作比较的工具之一具有相同直径的长悬臂杆即直径为13毫米,但其延伸超出了前沿10毫米并产生约5000赫兹的颤振振动。其他与之比较是16毫米直径悬臂式镗刀,将以更大的长径比产生较低频率的颤振振动。新型摩擦阻尼器的基本结构是一个附加质量和永久磁铁的组合,其中质量平面平行于主结构的振动方向。磁铁可以是不可分割的或者是可分割的都行。另一部件,垫片,可以插入到永久磁铁和主要结构之间,其目的是控制电磁力的大小。新型摩擦阻尼器在抑制高频振动的有效性已得到积极评价。3. 实验方法为了验证该阻尼器控制颤振的有效性,并保证正

6、常的刀具磨损和表面粗糙度,切削试验将与其设计尺寸一样,与13毫米直径的钻孔工具配合使用。这样的话,镗刀安装在一个卧式加工中心的主轴上,通过设置调整孔直径以自动控制刀尖径向位置。将内表面是由旋转刀具镗加工的环型工件准备好。工件的材料是SCM420H合金钢,淬火至硬度为313332HBS,外径为25mm,内径为14.720.05mm,长度为15mm。工件由专门设计的具有足够硬度的夹具装夹。切削试验是在标准条件下进行的,切削速度为130m/min,进给量为0.03mm/rev,背吃刀量为0.14mm,切削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切削液。一种新的尖端技术在加工过程中不断调整加工条件。每个试验重复两次,其中一次

7、在镗刀系统中安装阻尼器,而另一次不安装。刀具材料用的是非涂层TiC金属陶瓷,其轴向前角为-50,径向前角为-150,刀尖圆弧半径为0.4mm。对于直径为16毫米的工件振动的测量,准备用另一个安装程序将环行工件的外表面固定。这样的话,工件被夹紧使测试在一对立式加工中心机床基板上举行。环行工件和机床主轴一同旋转。4.摩擦阻尼器的机理分析4.1 理论分析振动的产生,一旦达到一定的振动幅度,阻尼器将开始滑动,由此引起阻尼器的主体结构和界面的摩擦,从而耗散振动能量,并防止振幅不断增大甚至超出极值振幅。4.2 实验分析为了确定该假设库仑力和粘性摩擦的区别,一个主体结构模型振动的两个理论模型的有效性监测了二

8、者的不同状况,并激发了电动式激振器外部。用作主体结构的是一直径为16毫米的悬臂钢梁,它和原长为170mm的镗刀具有相似的设计,其二阶弯曲频约能达到5700Hz。在检测梁的端部振动时将使用微型加速度测量计。阻尼器主体结构的顶部有一磁铁,并通过此处与油管口相接。首先采用随机激励确定主体结构的固有频率。然后是应用在正弦激励变幅的动力输入f至z微调周围随机激励确定固有频率。与此同时,用FFT分析仪分析振幅在主体结构出的响应差异。激发各周期能源供应量的正弦振动是从测量f时开始的,计算如下当x是降低阻尼器或与供油接口相连接时,主体结构的振幅也降低了。当使用阻尼器时,激励由0.3N增至0.6N时,振幅x将不

9、会增大。对于较低的频率,虽然也能有一定大的抗振效应,但效果并不明显。5、结论为了控制频率高达10000Hz的高频颤振,正如以前报道的精镗过程一样,利用一种新的阻尼器与主体结构之间的摩擦效应,削弱振动能量而达到减振目的。新的阻尼器由一个联接在主振动结构上的附加质量与一小块永久磁铁构成。据目前的研究已证实了库仑力和粘性摩擦在滑动界面的产生。由于库伦摩擦力,发生在主体结构处的滑移就能抵消一部分颤振能量,而且它们之间大致是呈线性关系的。如果在此条件下能够充分的消耗颤振能量,则就可以抑制颤振了。在抑制高频颤振时,该阻尼器显得更为有效。由于受到阻尼器主体结构自身条件的限制,在精镗中该阻尼器能抑制的最高颤振

10、频率只能略高于5000Hz。由于简单的结构设计,也无需经常调整,使用拟阻尼器抑制连续切削高频率颤振(如精镗等)是一种可行性方法。致谢本研究得到了NT工程公司的大力支持。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材料和工具,得到了Y. Komai先生和M. Nakagawa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附件II 英文文献原文Stabilization of high frequency chatter vibration in fine boring by friction damperEvita Edhi*, Tetsutaro HoshiAbstractFriction damper has been found suc

11、cessful to prevent high frequency chatter occurring at more than 10,000Hz, and causing problem of reduced tool life in fine boring operation. The new damper is characterized by simple structure that consists of an additional mass attached to the main vibrating structure with small piece of permanent

12、 magnet. The principle is straightforward in which Coulomb and viscous frictions dissipate vibration energy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damper and main vibrating structure. The damper needs no tuning, and is effective at high frequency. The paper first introduces a typical design of the friction da

13、mper with experimental proof by cutting tests of its effectiveness in eliminating the high frequency chatter in fine boring, and assuring normal tool life of the cutting edg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nalyses are introduced for understanding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14、new damper. The new damper is effective for boring tools, which vibrate at frequency more than 5,000Hz.Keywords: High frequency chatter; Friction damper; Fine boring.1. IntroductionA previous study reported fine boring tools exhibiting chatter at high frequency, more than 10,000Hz . The frequency wa

15、s first identified from the chatter mark left on the surface, then further confirmed in cutting test by direct measurement using the laser displacement meter. The chatter was found attributable to bending natural vibration of the boring tool, self-excited by cutting process dynamics that include the

16、 regenerative effect, the imaginary part effect of inner modulation, and X-Y Looping. Prevention of such chatter vibration is the target of the present study.Effective chatter prevention during cutting operations may be achieved by increasing the damping capacity of cutting tool system. Damping capacity is generated through (i) micro-slip at certain interfaces included in the tool syste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人文/社科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