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1480345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环境创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园环境创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园环境创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园环境创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园环境创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环境创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环境创设》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环境创设授课专业:2013级学前教育一、二班任课教师:肖玲第一章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概述第一节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概述上课时数:4课时教学形式:讲授、讨论、其他教学目的:1.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含义。 2.了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特点。 3.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教学重点: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原则教学难点: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原则教学内容:一、环境及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的各种条件的总和。按属性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身心与发展的自然界。如大气、动植物、土壤、水等。社会环境:人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

2、化的总和。 (二)幼儿园环境: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三)幼儿园环境的分类 1.物质环境(显性环境) 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 物质环境涵盖幼儿园所有室内外的活动设施设备。 包括: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玩具学具、图书声像资料、环境布置、空间布置以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 2.人文环境(隐性环境) 人文环境包括幼儿园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 人际环境:幼儿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文化环境:园风园貌、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情感氛围、艺术娱乐活动 二、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特点 (一)环境的教育性 幼儿园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其环境是在教

3、育目标的指引下,有目的、有计划,针对幼儿的特点而精心创设的。遵照规程“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的要求,幼儿园将各种条件加以优化、合理组合,“使幼儿园的每一个平方都发挥其教育功能”,把教育意图渗透在环境之中。如有一个幼儿园,进门是一条“之”字形的弯曲小路通向教室,路边有小水池,其旁有一个江南农村常见的小水车,水车旁连着一个儿童乐园里常见的脚蹬滚筒。这样一个环境设计充分考虑了幼儿的特点:幼儿走直路也喜欢拐来拐去的,那就让弯曲的小路去满足他们;造型优美的水车既美化环境又让城市的幼儿大开眼界、而且不光让其看,还让幼儿自己操作,有趣的蹬滚筒游戏使他们能亲眼看到水车怎样把水运到另一个地方;游戏之余,腿

4、部肌肉力量不强的城市幼儿又能得到一次很好的锻炼。由此不难看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是其它非教育机构难以比拟的。(二)环境的可控性 如上所述,幼儿园小环境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精心设计的,因此,它是一种高度结构性的组合,不仅教育性强,其可控性也很强。表现在:环境的构成处于教育者的控制之下。社会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儿童用品必须通过筛选,选其精华作为教育内容组织到环境中。教师有效地调控环境中的各类要素,维持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而幼儿园的外环境,这是教师难以控制的。环境的可控性和环境的教育性之间相互促进,可控性保证了教育性,教育性使可控性有明确的标准和方向。 (三)影响幼

5、儿园环境的质量的主要因素影响幼儿园环境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物质条件。物质环境好比是幼儿园教育赖以展开的舞台。没有舞台、或舞台太小的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以演出精彩的剧来。二是人的要素。舞台是静态的,其布景再好,如果没有人去使用,那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人的因素是最宝贵的,当满足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后,可以说,人的因素是决定环境质量的关键。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园园长的教育观念和管理水平,教师的观念、人格、专业水平和行为等是环境中对教育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三是幼儿园文化。相对于人和物等可见因素,文化较为抽象,似乎难以捉摸。但它对幼儿园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可忽视。由于我国社会的大

6、变革,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正面临互相交织、互相冲突、互相取长补短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五光十色的文化现象正在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由于文化与教育的特殊关系,教育受到的影响更是巨大的。对幼儿园教育来说,社会文化主要通过园长、教师、家长等作为载体,以及可见的物质形态(比如物化的精神产品,书、文艺音乐作品、各种工艺装饰品、建筑物等)和不可见的观念形态(如人的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精神风貌等),直接或者间接地成为幼儿园的文化构成。在这一过程中,能否对社会文化作出正确、自主、明智、有远见的选择和追求,而不是盲目地赶潮流、良莠不分、急功近利,这主要取决于幼儿园

7、人的因素,决定于园长、教师、家长的综合素质。选择和追求的不同会使幼儿园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出现高低之分、文野之分、雅俗之分,从而使幼儿园环境的氛围和布置及环境的教育也随之迥然不同。三、幼儿园内环境创设的原则(一)目标性原则围绕教育目标创设环境,并随着教育目标的变化而变化,使环境适合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需要,从而引起幼儿的兴趣,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如:为配合刚入园的幼儿顺利地完成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教师在活动室内为幼儿设立了宠物角,准备许多鲜艳、个大的毛绒玩具和有趣的电动玩具,并请家长配合为幼儿带来他们在家最喜爱的玩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感到在幼儿园也有许多他们喜欢的东西。 在创

8、造环境时应目标明确,对干扰环境教育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要坚决抵制,比如环境的商业化色彩、不良文化的侵入等。 (二)安全、卫生、便于活动的原则安全、卫生是幼儿生活的环境应具备的首要条件。在对室内外进行安排和布局、挑选各种玩具材料、安放各种活动器材时,安全和卫生两个因素是教师的基本考虑。教师要注意检查活动室的温度、湿度、通风情况,检查桌椅用具的边缘是否尖锐、是否有松动,检查玩具材料是否经过消毒和日晒,是否有幼儿能吞得下去的或尖利的玩具,检查各种卫生剂、电源是否置于远离幼儿的地方等。但也不能因强调干净、秩序安全而限制了幼儿的活动,束缚了幼儿的手脚。应压缩室内桌椅所占的面积,尽量把空间留给孩子,使他们不

9、局限于座位上,可以在活动区之间自由走动,自由选择材料和伙伴。丰富的玩具材料吸引幼儿动手操作。他们的手脚放开了,获得了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条件,敢于大胆尝试和探索,便于在积极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三)和谐性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应该是充满爱、温暖和相互尊重,这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改变教师不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人格的做法,坚持正面教育,尊重幼儿的意愿,给予幼儿更多的独立和自由,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幼儿都相信:“我是好孩子”、“老师喜欢我”。不仅如此,幼儿园的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都应建立一种和谐的、相互尊重的关系。 (四)主体性原则 幼儿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中主动

10、构建的过程。牢记幼儿是自己发展的主体,环境的创设是为了教育幼儿,为了幼儿的健康发展。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要注意观察了解不同孩子所处的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需要,充分利用多种环境材料,使幼儿都得到活动的机会,主动参与环境创设。例如:请幼儿与教师共同组织以“美丽的夏天”为主题的一面壁画。教师引导幼儿收集关于夏天自然环境变化的经验,对布置的内容提出建议,并为幼儿准备各种不同的材料供他们选择来剪桃子、做荷花、折扇子等,并将做好的布置在墙壁上。从一起讨论到一起欣赏,整个过程都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幼儿在参与创设的过程中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他们对自己创造的美就会格外地珍惜。班级学期教育教学计划是每学期开始前,由幼

11、儿教师根据本学期园务计划和全园学期教育教学计划。按照纲要对所在年龄班规定的教育内容要求,结合本班的实际制定的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它反映班级学期教育教学的具体项目、内容、要求和工作重点等,是各年龄班教师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 班级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本班情况分析,包括班级人数、男女比例、幼儿智力水平,道德、健康状况、个性特征及其家庭教育状况等。 2.对本班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教育教学要求,对个别幼儿教育教学要求。教材内容的确定以及按要求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家长工作的内容要求和联系方式。 3.班级学期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包括身体发展目标、认知发展目标、社会性

12、发展目标以及个别教育目标等。 4.新班幼儿的接待工作和大班幼儿的结业工作。 (五)因地制宜,注重效用性的原则 效用性原则就是以最小的投资生产出最大的效用。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所处的特殊环境,各幼儿园都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因地制宜进行教育环境的创设,显示出独有特点和地方特色。为使幼儿园环境产生最大的效用,在环境装饰时应注意:应该强调实用,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不应该盲目攀比,追求豪华,而应充分利用现有物质条件,创设适宜环境,提高环境利用率和使用价值。如某园面积小、条件差,便将四个班教室分别作为“角色区”、“建构区”、“美工区”、“表演区”,各类材料集中摆放,既避免了一起玩玩具不足,又避免了空间不足。游戏

13、时,全园打破班级界限,共同游戏,大大提高了空间和材料的利用率,满足了幼儿的需要。而条件很好的幼儿园,除各班设活动区外,还可设立专门的科学游戏室、角色游戏、音体活动室、图书室、电教室等专用教室,供全园轮流活动。第二节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价值上课时数:1课时教学形式:讲授、讨论、其他教学目的: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价值教学重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价值教学难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价值教学内容:一、安全价值 (一)幼儿园安全环境创设的要求 1.保障儿童的安全与健康2. 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要求3. 显示幼儿园的特色文化 (二)当前幼儿园安全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1.片面理解安全环境创设的含义 2.颠倒环境创设

14、中的主客体关系 3.幼儿家长安全观念滞后 (三)幼儿园安全和谐环境的创设方法 1.科学布局,合理设置,建设符合现代化需要的幼儿园2.充分准备,师幼合作,创设丰富安全的活动区域3.注重合作,以人为本,营造宽松温馨的软环境4.多渠道,广角度与家长沟通,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 二、教育价值 (一)实现幼儿与材料的互动 (二)设定特色实践和特色课程(三)实施一致教育 1.家长讲课堂 2.丰富多彩的亲自实践活动 第三节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上课时数:3课时教学形式:讲授、讨论、其他教学目的:1.认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各种原则。 2.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各种原则。教学重点:认儿园环境创设的各种原则教学难点:儿园

15、环境创设的各种原则。教学内容:一、安全性原则 安全的幼儿园环境是适合幼儿发展的必备条件,只有在安全的环境里,幼儿的生命健康才能获得保障,才有可能获得自由、快乐的发展。 二、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发展”是幼儿阶段的第一要务,幼儿园的所有物质条件都要从保障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出发,要与幼儿发展水平、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相互匹配、同步、协调,要能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自主性原则(参与性原则)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也是幼儿园一切环境设计的出发点和服务对象。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尊重幼儿在环境中的设计、支配、管理的主体地位。强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