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复习名词解释与论述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1477539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复习名词解释与论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复习名词解释与论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复习名词解释与论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复习名词解释与论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复习名词解释与论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复习名词解释与论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复习名词解释与论述(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局部:名词解释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真近点角:在轨道平面上卫星与近地点之间的地心角距升交点赤经:在地球平面上,升交点与春分点之间的地心夹角 近地点角距:在轨道平面上近地点与升交点之间的地心角距天球:指以地球质心为中心,半径r 为任意长度的一个假想球体。为建立球面坐标系统,必需确定球面上的一些参考点、线、面和圈。岁差:指由于日月行星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章动:北天极除了均匀地每年西行以外,还要围着平北天极做周期性的运动。轨迹为一椭圆。极移: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体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地极点在地球外表上的位置随时

2、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为极移历元:在天文学和卫星定位中,与所猎取数据对应的时刻也称历元。轨道:卫星在空间运行的轨迹轨道参数:描述卫星轨道位置和状态的参数卫星星历:描述卫星运动轨道的信息,是一组对应某一时刻的轨道根数及其变率预报星历:是通过卫星放射的含有轨道信息的导航电文传递给用户,经解码获得所需的卫星星历,也称播送星历后处理星历:是一些国家的某些部门依据各自建立的跟踪站所获得的周密观测资料,应用与确定预报星历相像的方法,计算的卫星星历。GPS 卫星所放射的信号包括载波信号、P 码或 Y 码、C/A 码和数据码或 D码等多种信号重量,其中 P 码和 C/A 码统称为测距码。(1) 码的概念:表达不同信

3、息的二进制数及其组合,称为码(2) 随机噪声码:对某一时刻来说,码元是 0 或 1 完全是随机的,这种码元幅度的取值完全无规律的码序列。导航电文:导航电文是包含有关卫星的星历、卫星工作状态、时间系统、卫星钟运行状态、轨道摄动改正、大气折射改正和由 C/A 码捕获 P 码等导航信息的数据码或 D 码。确定定位:也称单点定位,是指在协议地球坐标系中,直接确定观测站相对于坐标原点地球质心确定坐标的一种方法。相对定位:用至少两台GPS 接收机,同步观测一样的GPS 卫星,确定两台接收机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有静态相对定位和动态相对定位之分静态定位: 接收机静置在固定测站上,观测数分钟至2 小时或更长时间

4、, 以确定测站位置的卫星定位,是不考虑轨道的有无、打算点位置的定位应用。1动态定位: 动态定位是以确定与各观测站相应的、运动中的、接收机载体的位置或轨迹的卫星定位。伪距:是由 GPS 观测而得的 GPS 观测站到卫星的距离, 由于尚未对因 “卫星时钟与接收机时钟同步误差 ”的影响加以改正,在所测距离中包含着时钟误差因素在内,故称 “伪距”。GPS 卫星信号的基准频率是 10.23 MHz.被动式测距:仪器本身不发送信号,只能被动的承受目标信号,依据信号传播的速度信号时间求单程距离。主动式测距:用电磁波测距仪发送信号,通过另一端的反射器反射回来,再由测距仪承受算出距离。整周跳变:在 GPS 接收

5、机承受信号时,由于种种缘由,接收机整波计数器在确定时间内记录下来的周数突然发生了变化,也就是错误地记录了周数, 这种突变叫做整周跳变。整数解:将平差计算所得的整周未知数取为相近的整数,并作为数代入原方程,重解算其它待定参数。整周模糊度:是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载波相位测量时,载波相位与基准相位之间相位差的首观测值所对应的整周未知数。差分 GPS: 通过在固定测站和流淌测站上进展同步观测,利用在固定测站上所测得 GPS 定位误差数据改正流淌测站上定位结果的卫星定位。广域差分 GPS: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中用相对较少的基准站组成差分 GPS 网, 各基准站将求得的距离改正数发送给数据处理中心,由数据处

6、理中心统一处理, 将各种 GPS 观测误差源加以区分,然后再传给用户。优点:精度高且分布均匀、基准站个数较少;缺点:技术简洁,花费大载波相位测量:是利用接收机测定载波相位观测值或其差分观测值,经基线向量解算以获得两个同步观测站之间的基线向量坐标差的技术和方法。SA 技术:人为地将误差引入卫星钟和卫星数据中,有意降低GPS 精度。其直接影响是 C/A 码的精度从原先的 20m 降低到 100m 。单点定位:即确定定位。GPS 气象学:利用 GPS 理论和技术来遥感地球大气,进展气象学的理论 和方法争论,如测定大气温度及水汽含量,监测气候变化等,叫做 GPS 气象学重建载波:在 GPS 信号中由于

7、已用相位调整的方法,在载波上调整了测距码和导航电文,因而承受的载波相位已不在连续,所以在进展载波相位之前要进展调试工作设法调制在载波上的测距码和卫星电文去掉,重猎取载波。多路径误差: 也叫多路径效应,由放射器到接收仪,经由不同长度两路径的无线电波间相互干扰形成定位误差。卫星分布的几何图形对精度因子的影响:GPS 确定定位的误差与精度因子 DOP 的大小成正比,由于精度因子与所测卫星的空间分布有关,卫星的运动以及观测卫星的选择不同,所测卫星在空间分布的几何图形是变化的,导致精度因子的数值也是变化的。静态相对定位:用两台接接收机分别安置在基线的两个端点,其位置静止不动, 同步观测一样的 4 颗以上

8、卫星,确定两个端点在协议地球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 这就叫做静态相对定位。优点:消退或减弱一些具有系统性误差的影响,如卫星轨道误差、钟差和大气折射误差等。削减平差计算中未知数的个数。动态相对定位:用一台接收机安置在基准站上固定不动,另一台接收机安置在运动载体上,两台接收机同步观测一样卫星,以确定运动点相对基准站的实时位置。伪距:就是由卫星放射的测距码信号到达 GPS 接收机的传播时间乘以光速所得出的量侧距离。由于卫星钟、接收机钟的误差以及信号经过电离层和对流层的延迟,量侧距离的距离与卫星到接收机的几何距离有确定的差值,因此,称量侧距离的伪距。GPS 相对定位:是至少用两台 GPS 接收机,同步观

9、测一样的 GPS 卫星,确定两台接收机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头接收卫星信号到观测停顿,连续工作的时间段称为观测时段,简称时段。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环。异步观测环:在构成多边形环路的全部基线向量中,只要有非同步观测基线向量, 则称该多边形环路为异步观测环,简称异步环独立观测环:由非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简称独立环后处理星历:一些国家某些部门,依据各自建立的卫星跟踪占所获得的对 GPS 卫星的周密观测资料,应用与确定播送星历相像的方法而计算WGS-84 大地坐标系:原点位于地球质心,Z 轴指向 BIH1984.0 定义的

10、协议地球极CTP方向,X 轴指向 BIH1984.0 定义的零子午面和 CTP 赤道的交点,Y 轴与 Z、X 轴构成右手坐标系。GPS 确定定位:也叫单点定位,即利用GPS 卫星和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观测值直接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在 WGS-84 坐标系中相对坐标系原点的决对位置.广域差分:根本思想是对GPS 观测量的误差源加以区分,并单独对每一种误差源分别加以“模型化”,然后将计算的每一种误差源的数值,通过数据链传输给用户, 以对用户 GPS 定位误差加以改正,到达减弱这些误差源,改善用户GPS 定位精 度的目的。同步观测:同步观测是指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一组卫星进展的观测.异步观测环:

11、在构成多边形环路的全部基线向量中,只要有非同步观测基线向量, 则该改多边形环路叫异步观测环。单差、双差、三差的概念、原理、优缺点:单差:在不同观测站,同步观测一样卫星所得观测量之差。优点是卫星钟差的影响已经消退。双差:在不同观测站,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所得单差之差。优点是消退了接收机钟差的影响。缺点是可能组成的双差观测方程数将进一步削减。缺点是观测方程数目明显削减,对未知参数的解算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三差:于不同历元,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所得观测量的双差之差。优点是消退了整周未知数的影响其次局部:简答与论述空间定位技术的优点 测站间不需要相互通视 数学模型简洁且能同时确定点的三维坐标 易于实现全

12、天候观测 能到达大地测量所需要的精度水平,在长距离上仍能获得高精度的定位结果 观测时间比较短 操作简洁,功能多,应用广 经济效益显著GPS 定位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空间局部 GPS 卫星:供给星历和时间信息,放射伪距和载表信号,供给其它关心信息 地面监控局部地面监控系统:中心把握系统、实现时间同步、跟踪卫星进行定轨 用户局部 GPS 接收机:接收并测卫星信号、记录处理数据、供给导航定位信息简述 GPS 系统的特点1) 定位精度高1 分2) 观测时间短1 分3) 测站间无需通视1 分4) 可供给三维坐标 1 分5) 操作简便0.5 分6) 全天候作业1 分7) 功能多,应用广0.5 分8) 答复:

13、全能性、全球性、连续性和实时性的也各 1 分。简述接收机的主要任务。当 GPS 卫星在用户视界升起时,接收机能够捕获到按确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并能够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 2 分;对所接收到的 GPS 信号,具有变换、放大和处理的功能2 分;测量出 GPS 信号从卫星到接收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 GPS 卫星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2 分。符合以下要求的周期运动现象可用作确定时间的基准: 运动是连续的、周期性的。 运动的周期应具有充分的稳定性。 运动的周期必需具有复现性,即在任何地方和时间,都可通过观看和试验, 复现这种周期性运动。简述无摄运动

14、中开普勒轨道参数要求绘图表示 。轨道椭圆的长半径;a1 分轨道椭圆偏心率e或轨道椭圆的短半径;1 分卫星的真近点角;V1 分升交点赤经;1 分轨道面倾角;i1 分近地点角距。1 分简述快速静态定位的作业方式。在测区中部选择一个基准站,并安置一台接收设备连续跟踪全部可见卫星(3 分);另一台接收机依次到各点流淌设站,每点观测数分钟(3 分)。什么是伪距单点定位?说明用户在使用 GPS 接收机进展伪距单点定位时,为何需要同时观测至少 4 颗 GPS 卫星?依据GPS 卫星星历和一台GPS 接收机的伪距测量观测值来直接独立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在 WGS-84 坐标系中确实定坐标的方法叫单点定位,也叫确

15、定定位。5 分由于进展伪距单点定位时,每颗卫星的伪距测量观测值中都包含有接收机钟差这一误差,造成距离测量观测值很不准确。4 分需要将接收机钟差作为一个未知数参与到伪距单点定位的计算中,再加上坐标三个未知数,所以至少需要 4 个伪距观测值,即需要同时观测至少 4 颗 GPS 卫星。 4 分什么是多路径误差?试述消弱多路径误差的方法。10分在GPS测量中,假设测站四周的反射物所反射的卫星信号进入接收机天线,这就和直接来防卫星的信号产生干预,从而使观测值偏离真值,产生多路径误差。5分消多路径误差的方法:1选择适宜的站址a、测站应远离大面积安静地水面; 1分b、测站不宜选择在山坡、山谷和盆地中; 1分c、测站应离开高层建筑物 . 1分2对接收机天线的要求a、在天线中设置抑径板1 分b、接收天线对于极化特性不同的反射信号应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 分简述美国 G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