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分析(第一稿)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1477385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量分析(第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定量分析(第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定量分析(第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定量分析(第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定量分析(第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定量分析(第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量分析(第一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定量测定”的实验探究活动一、感知测定实验的解题思路称取10样品研成粉状充分反应 过滤滤液滤渣洗涤 干燥称得质量7g加入足量稀硫酸操作A操作B计算例: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某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流程:解题的一般思路:根据测定目的,结合测定流程理清测定原理:加入的稀硫酸将锌反应掉转化成硫酸锌溶液,滤渣即为合金中的铜,通过测定铜的质量,可计算出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找准测定数据: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明了计算方法:m(Zn)=10g-7g=3g w(Zn)=3g/10g 100% = 30%分析误差原因:结合原理,从流程中可以看出,凡是会导致测定数据铜的质量出现偏差的操作,都是

2、产生误差的原因,故应该从操作A和操作B中去寻找。活动二、学会寻找测定原理和测定数据1下表为某同学小结的测定原理,完成表格,结合表格思考有关问题。待测量主要操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测定量某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假设其它成分不与酸反应)称取一定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收集所得的气体V(H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假设其它成分不与酸反应)称取一定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将所得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M(CO2)问题:样品中加入试剂后,为什么要充分反应?涉及气体的实验中,实验前为什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下列装置中,适合测定氢气的是哪些?适合测定二氧化碳的有哪些?试着说明

3、选择的原因。称取10样品加水溶解溶液足量氯化钙溶液滤液滤渣充分反应 过滤计算某些操作2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流程,结合流程,思考有关问题。问题: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某些操作”的操作对象是“滤液”还是“滤渣”?具体有哪些操作?你能说说这样操作的目的吗?根据“测定原理”和“测定量”,你觉得氯化钙溶液还可用什么试剂代替?3.根据实验目的和有关资料,思考有关问题实验目的:测定“孔雀石”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资料卡片:“孔雀石”中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其化学为Cu2(OH)2CO3;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假设杂质中不含碳、氢元素。问题:写出“孔雀石

4、”受热分解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从化学方程式中可以看出:“孔雀石”中碳、氢两种元素分别转化成什么?欲知碳、氢元素的质量,最方便测定的数据是什么?下列装置中,适合测定水的质量有哪些?适合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的有哪些?该实验中测定水和二氧化碳有没有先后顺序?为什么?活动三、感悟误差分析角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测定一瓶氧化铜样品中(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氧化铜的质量分数,组装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他们称取了两份质量均为10g的样品,分别用两套不同的方案进行了测定。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装置中,反应前的主要成分是 ,完全反应后的主要成分是 。2甲方案的原理:测定样品

5、中氧元素的质量通过化学式计算m(CuO)测定结果计算为测出样品元素的中氧元素质量,需测定的数据为 (填序号) A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 B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 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 误差分析:m(O)= m(反应前)m(反应后),m(反应前)为定值,由此可以看出,凡是影响A装置反应后质量的操作即为产生误差的原因。错误操作引起的后果测定数据m(O)出现的偏差(填偏大、偏小、没影响)加热时间过短氧化铜未完全反应A处未完全冷却就停止通CO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3乙方案的原理:测定生成的CO2的质量通过化学式计算m(CuO)测定结果计算为测出生成的CO2质量,需测定的数据为 (填序号) A装置反应前、后的

6、质量 B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 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 误差分析:m(CO2)= m(反应后)m(反应前),由此可以看出,凡是影响测定C装置反应前、后质量的因素即为产生误差的原因。 提醒:多装置组合的实验中,要结合实验目的,分析每个装置的作用,也许能从中找到产生误差的原因;关注环境中的一些物质(如空气、水等),它们的存在也可能导致实验产生误差。 从装置的角度寻找原因若没有B装置,则可能会导致测定数据m(CO2)出现怎样的偏差?若B、C装置的顺序颠倒,则可能会导致测定数据m(CO2)出现怎样的偏差?从环境中物质中寻找产生误差的原因 加热前通入CO的目的,除了能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还能排除什么对测定

7、数据m(CO2)的影响?在C装置之后再连上C装置,也能防止对测定数据m(CO2)的影响,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许多实验中用氮气或稀有气体作保护气,目的是为了什么?体验中考1“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Na2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拟测定某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方案一】沉淀分析法(如图1所示)(1)“操作”的名称是 。(2)溶液M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3)若沉淀A没有洗涤烘干,导致Na2CO3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判断沉淀A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所得滤液,滴加AgNO3溶液,若 (填“有”或“无”)白色沉淀,则洗涤干净。(4)样品中Na

8、2CO3的质量分数为 (用字母m、n的代数式表示)【方案二】气体分析法(如图2所示)(1)B装置的作用是 ;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过称量 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即可求得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3)理论上【方法二】比【方案一】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原因是 。2.碱式碳酸盐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DA B 橡胶管050量气管水水准管C 某碱式碳酸盐样品M(OH)2MCO3,为确定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及步骤(不考虑植物油中溶解CO2产生的影响)。 连接装置并 ;准确称量样品的质量;装药品,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数;加热至样品质量不再减少;冷却到室温;调节两期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数、列式计算。请将上述实验步骤补充完整;装置B的作用是 ,少量植物油的作用是 ,C中的试剂是 (填字母序号); a碱石灰 b浓硫酸 c硫酸铜步骤中调节液面相平的操作是将水准管 (填“缓慢上移”或“缓慢下移”)。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仅因下列因素可使M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反应前量气管水面在0刻度处,反应后仰视读数 b样品未分解完全即停止实验 c量气管中未加植物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