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1475820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齿轮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齿轮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齿轮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齿轮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齿轮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齿轮一、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准备: 关于齿轮的资料、胡萝卜、吹塑纸、裁纸刀、细竹棍。2教师准备:齿轮模型 、三球仪、手动钻、泡沫塑料板、小铁钉。二、教与学的目标: 1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信息途径获得的关于齿轮运用的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2乐于合作与交流,认识到齿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3知道利用齿轮可以传递动力,又可以改变转速和回转方向,了解齿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三、导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出示齿轮模型,探讨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齿轮,从而引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参考资料: 实验室中的三球仪、手动钻、机械表都用到齿轮。(二)探究新知1做齿轮,初步感受齿轮的特点。(1)

2、教师激发学生做齿轮的兴趣,师生共同探讨制作方法。(2) 学生自己动手做齿轮。(3) 让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交流制作体会。参考资料:(1)做齿轮的注意事项:齿轮首先应当是圆的,齿要大小均匀,两个齿轮还要很好的啮合,有时还要考虑到厚度要合适,更重要的是轮轴要在齿轮的中心点上。(2)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本就没有自己制造齿轮的能力,到了20世纪60年代,才能批量生产齿轮,但也仅仅是一般规格的齿轮;直到70年代,我们才掌握了齿轮的生产技术。2提供齿轮,深入探究齿轮的作用。(1) 设计研究方案研究方法:组装两个大小一样的齿轮,转动其中的一个齿轮观察另一个齿轮的运转方向和运转速度。 / 组装两

3、个大小不一样的齿轮,让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观察两个齿轮的运转方向和速度。组装两个大小不一样的齿轮,让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观察两个齿轮的运转方向和速度。(2) 探究齿轮的作用(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报告单)组装方法我们小组的发现其他小组的发现(3) 汇报研究发现参考资料:齿轮不仅能传递力,还能改变转动的速度和运动的方向。齿轮的个数决定了运转方向:偶数个的齿轮改变运转方向,奇数个的齿轮(个数大于)不改变运转方向。齿轮的大小决定了运转速度。(三)科学与生活学生研究机械闹钟中的齿轮。研究方法:拆开机械闹钟中的齿轮,观察里面齿轮的个数以及这些齿轮之间转动圈数的关系。(四)拓展活动探究游乐场中的娱乐设施运用了哪些简单机械的原理。跷跷板属于杠杆原理;过山车、滑梯包含斜面原理;碰碰车里有齿轮等。教学反思 温馨提示: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