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最美乡村教师申报事迹材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1474799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安市最美乡村教师申报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海安市最美乡村教师申报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海安市最美乡村教师申报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海安市最美乡村教师申报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海安市最美乡村教师申报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安市最美乡村教师申报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安市最美乡村教师申报事迹材料(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届“最美乡村教师”拟表彰对象事迹材料1白甸镇周国霞、王梅军夫妇周国霞、王梅军是长期扎根我市边远乡村教育战线的一对模范夫妻。周国霞老师1995年毕业于如皋师范,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美好憧憬,恪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言传身教、出类拔萃”的职业操守,坚定“扎根水乡、潜心从教、造福桑梓”的理想信念,开始了她的圆梦之旅。24年的从教经历,让她从青年步入中年,从青涩变得成熟,从默默无闻到小有名气,成为市县内教学实绩突出、教育科研拔萃、培育新秀超群的骨干教师。一、热爱教育,展现生命意义周国霞老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处处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热爱乡村教育事业,安心乡

2、村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甘于吃苦,积极进取,乐于奉献,师德高尚,为人师表。“目标第一,追求完美,创造成功,铸就辉煌”是她前进的方向;“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师德人品,堪称楷模”是她为师的标尺。她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全面成长,所教班级学生满意度95%以上,受到领导同行以及家长的一直认可,在白甸水乡有着广泛的赞誉。担任“周国霞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以来,能够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团结协作,遇见更好的德育在海安教育信息网上宣传,遇见德育,幸福成长来自水乡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回眸在海安微教育上发布。近五年年度考核合格,2018年优秀,能够胜任学校一到六年级大循环教学,她服从领导分工,

3、由高年级到低年级教学毫无怨言,还主动交流到瓦甸小学任教两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语文骨干教师”“海安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海安县骨干教师”等。二、走近学生,播撒希望之种作为一名教师,周国霞老师始终遵循德育为先,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教学为本,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展特长的原则,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从教以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24年的班主任工作,她用真心做孩子们的大朋友,用真爱开启他们的心扉,用真情呵护他们的心灵,用真理滋润他们的心田,扎扎实实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4、。班级管理中注重班风、学风建设,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恒心呵护学生心灵。扎扎实实地做好特困生、留守生的思想工作,先后为刘正良、刘张涛等特困学生解决生活困难。积极引导解决罗燕、方宏彬等留守学生学习和心理的问题。两次被评为“县优秀辅导员”,10年被评为“南通市优秀班主任”,12年被评为“海安县优秀德育工作者”,14被评为“南通市德育骨干教师”,18年被评为 “南通市优秀辅导员”,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校、镇、县“文明班级”,2018年所带班级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动感中队”“雷锋英雄中队”。三、立足课堂,跋涉名师之路教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周国霞老师的追求是

5、“没有最好,只求更好”。 24年的磨练使她的教学技艺日臻完善。她注重厚积薄发,博采众长,寻找最科学、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课前反复推敲设计,锤炼语言,考虑情感,寻找教学的突破口,优化教学的环节,形成了课堂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过渡自然,情感充沛,语言精练的教学风格。近年来她一直担任语文组教研组长,先后执教南通市公开课读后之感,感从何来,海安市公开课我是文明小游客春之迹童眼寻春科学技术的喜与忧为了永不忘却的记忆以及国家教育资源一师一优课雨后小动物过冬大自然的语言等,获得领导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教学中,她不断探索课堂教学艺术,追求课堂教学的新境界,她教学功底扎实,参加小学语文青年教师

6、基本功大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以及少先队活动评比、品德与社会课评比均获县一等奖,2018年5月和8月参加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分获海安县特等奖,南通市二等奖。参加省级名优辅导员工作室沙龙传承文化,我们同行,做了文化传承活动案例举隅在幸福之路上行走的海安市讲座,收到一致好评。近五年教学成绩突出,所任教语文学科教学质量一直保持同年级前列,多次获得白甸镇沈进教学业绩突出成绩奖。四、投身科研,积淀学者底蕴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应有自己的思想,走出自己的路,建构自己的世界。锁定“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目标,周国霞老师热爱阅读,勤于笔耕,收获颇丰。近五年,先后参与了省十二五课题基于微型课题研究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

7、施、省少先队课题微队会联盟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以及海安市个人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案例研究利用班级微信群培养劳动习惯的研究利用微队会进行德育教育的研究均已顺利结题。利用课余,她继续广泛阅读各级各类报刊,认真撰写教育科研论文。“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的内生型发展微队会,走出一片德育新天地出墙红杏亦芬芳校本课程实施中精致预设与精彩生成的研究故事中队微信群开辟劳动新天地夸赞要有度,批评须无痕行走在阅读之路上行走在微型课题的路上等文章发表于省市级刊物。“近”“趣”“实”“新”聚焦少科院建设,为科学人生护航万紫千红总是春破茧成蝶,化羽成仙等多篇论文获得省市级奖。另外她指导青年教师

8、傅大平参加海安市教学观摩课乡下孩子彩色的梦,获得好评,成长为县骨干教师、南通市优秀班主任;指导杜亚琴、李洋、孙丽娟等老师积极进取,参加县比赛多次获奖,发表文章多篇。扎根水乡土,情系水乡人,是她的人生追求。追求的过程,既是付出,也是收获;既有艰辛,更有快乐。“我的事业在这里,我的理想在这里,我的岁月在这里”,在乡村教育的热土上,周国霞老师倾注着无限的心血与不变的真情!王梅军老师也是1995年夏天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为白甸水乡的一名物理教师。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一直是他的梦想,为着这个梦想,他已在白甸这个乡村热土上孜孜追寻了二十四个春秋。带着对乡村教育事业的美好憧憬,他在这个普通的岗位上体会到了初为

9、人师的羞涩与不安,也感悟到了师魂的平凡与伟岸。二十多年的从教经历再加上自身的刻苦勤奋,使他迅速成长为中小学高级教师,南通市物理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中学物理学科竞赛高级教练员,南通市中考命题组成员,南通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专家,如今担任白甸镇初级中学校长。此刻,当他行走在乡村教育的引桥之上,继续向着心中的理想彼岸前行时,心中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一定要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乡村教师!师德:忠于职守 勇于施救作为一名教师,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敬业爱岗、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始终遵循德育为先,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教学为本,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展特长的原则,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优秀的

10、教师。还记得有一年,他在学校午值,有一个孩子突发疾病,那时通讯设备落后,无法立即联系他的家人,他二话不说,立即安排好值班老师,骑上自行车将孩子急速送到医院。医生说还好他送医治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时正值初冬,王老师骑车到医院的时候,后背已经完全湿透。孩子的家人后来赶到医院,对他非常感激。他觉得关心学生这是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做的,正是由于他对学生的这种爱,好多学生毕业之后常会回母校看望他。出色的表现使他被评为“南通市优秀工作者”和“海安市师德标兵”。教学:乐于奉献 富于挑战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艺术创造的过程。还记得有一年由于师资缺乏,缺少一个化学老师,这可急坏了校领导。校领导找他谈心,问他可否

11、在教两个班物理的情况下再教一个班化学,他听了,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于是,他除了完成自己的物理教学之外,业余时间全部用在钻研化学教学上了。那段时间,他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了,白天上课,向老教师请教探讨,课后批改作业,双休日还要用于备课钻研。就这样,一个物理本科毕业生,一个化学教学的门外汉,硬是把物理和化学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学生能力提升较快。正是这种乐于奉献,富于挑战的精神,让他也先后被评为“海安县优秀青年教师”和“海安县168爱生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被2016年12月江苏教育报社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杂志上行走在物理教育的引桥上一文报道。由于教学上勤于钻研,多年的摸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多次

12、开设省市级公开课,获得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参加江苏省优质课比赛获得一、二等奖。管理:勤于读书 敢于担当追寻教育最优境界的过程需要过硬的素质。他担任学校中层干部及负责人十多年,无论年级组长,还是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始终做好教师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如在做职称评定联络员时,坚持原则,用好政策,不计报酬,热情服务,每年来无一错报、假报、漏报、举报现象。在主持学校全面工作中,始终以学生素养全面提升为宗旨,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近年来考取海中人数屡攀新高。只要一有空,他特别喜欢读书,每年都能完成读书笔记上万字。并已有3000多篇文章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初中生世界、中学物理、物理教学

13、探讨、中学数理化、中学生学习报、学习方法报、少年智力开发报、数理报等报刊发表。回首往昔,既是付出,也是收获。既有艰辛,更有快乐。今天,他将继续驻足于乡村教育的引桥之上,“积跬步”,朝着优秀的人民教师这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用那种“韧”的精神,去谱写明天的辉煌。2城东镇延寿小学于九军呕心化春雨 倾情撑蓝天“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城东镇延寿小学于九军老师的真实写照。二十一个春秋,他把人生的脚步驻足于乡村教育的热土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用淳朴的心灵、满腔的热血书写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光辉篇章。他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指导老师、省市优秀学员、县骨干教师、县德育联盟先进个人、县优秀学习型个人、

14、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县优秀班主任、镇学科带头人、镇十佳师德标兵、镇优秀党员、镇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等,受县政府嘉奖2次,记三等功1次;2015年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中国名师联盟希望工程园丁奖”光荣称号;个人事迹先后在红色思源网、海安县教师节事迹报告会、海安市电视台等媒体上宣传报道。敬业篇:乡村教育献青春1998年,他从如皋师范毕业,分配到延寿小学任教。这是我市唯一的一所村小,位于李堡、大公、城东三镇交界处,规模小、条件差、教师少、课务重,许多年轻教师来这里总是干不到几年就走人了。面对同事一个个调进城,走进镇,他不为心动,却选择了坚守,一干就是十九年。因落实教师交流政策,2017年7月他被

15、交流到西场小学任副校长,今年7月两年期满他毅然又返回到延寿小学。不少同事都责怪他:“脑子进水了,大好的机会,走了怎又回来啦?去想想办法呗”他总是淡淡一笑:“搞教育在哪都一样!”二十一年来,正是基于对乡村教育事业的热爱,他始终坚守着这片土地,默默地辛勤地耕耘着。村小,人少事多。在这里,他成了“万事管”。他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曾担任过班主任、少大辅、教导主任、校长助理,现在既是语文教师,又是副校长兼教导主任,既是教育装备管理员,又是继续教育联络员,既是学籍管理员,又是学校宣传员在西小交流期间,他任教一个班语文,还要负责教学、科研德育、安全、法治、创文等工作。繁重的事务工作缠于一身,他总是任劳任怨

16、,毫不懈怠,整天看到的是他那忙碌的身影,甚至有时忙到半夜才回到家。他为了不耽误学生们的语文课,每天放学后,总是带着教科书、学生作业本回家,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批改作业,总要工作到深夜才休息。在学校,他还是个“百搭”。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安全员无人做,我顶上;食堂会计缺人手,我也补;图书室少管理员,我来扛;教师病了请假,我来代;校园网络出故障,我来修”这些话句经常挂在他的嘴边。记得2003年11月,他任教毕业班语文,崔凤兰老师因腰椎膜间盘突出要做手术,三年级语文无人来教,他主动承担起教学任务,学期末两个班语文均名列镇前茅。他的付出,没有白费,学校所取得的各项成绩与荣誉,无不浸透了他的汗水,二十一年来,他都是这样勇挑重担,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