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经复习题整理后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147478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经复习题整理后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微经复习题整理后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微经复习题整理后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微经复习题整理后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微经复习题整理后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经复习题整理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经复习题整理后(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大学微观经济学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均衡价格 2、边际替代率 3、等产量线 4、垄断竞争市场5、公共物品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B、1981年失业率超过9%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起过30000美元。2、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项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A、购买者收入变化 B、商品价格下降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偏好变化3、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这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A、富有弹性 B、

2、具有单一弹性 C、缺乏弹性 D、其弹性不能确定4、如果某厂商增加一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而仍生产同样的产出量,则边际技术替代率为( )A、1/3 B、3 C、1 D、65、为了取得最大利润,厂商应该使得( )A、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B、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C、平均收益为最大 D、产量为最大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C大于AC时,AC下降 B、MC小于AC时,AC下降C、MC等于AC时,AC上升 D、MC等于AC时,AC上升7、产品差别是指( )A、长虹牌彩电与松下牌彩电的差别 B、彩电与收录机的差别C、小麦与玉米的差别 D、棉衣与棉裤的差别8、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

3、( )A、与完全竞争市场的一样 B、与完全垄断市场上的一样C、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都不同 D、既象完全竞争又象完全垄断9、基尼系数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 )A、绝对平均 B、绝对不平均 C、比较平均 D、贫富悬殊比较大10、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取决于( )A、消费者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 B、生产要素的价格C、生产的技术状况 D、产品的价格弹性三、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2、简述影响需求的因素。3、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与特征。4、简述短期生产函数中的资源配置。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已知某完全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函

4、数Qd=36-2P,成本函数为TC=12Q+0.1Q2,求该企业利润最大时价格、产量和利润。2、已知某消费者每月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价格分别为P1 =20元,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1X22 ,问消费者应如何分配收入才能使总效用最大?五、论述题(15分)论述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长期均衡,并对完全竞争市场的优劣作出评价。大学微观经济学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机会成本 2、需求 3、科斯定理4、边际效用5、均衡价格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得出某棉花种植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除哪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均保持为不变()A 土壤的肥沃程度 B

5、技术水平C 棉花的种植面积 D 棉花的价格2、在某一时期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以是()A 彩电的价格上升; B 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上升;C 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下降; D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3、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产品,我们可以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的需求将是()A 毫无弹性; B 有单位弹性;C 缺乏弹性或者说弹性很小; D 富有弹性或者说弹性很大。4、均衡价格随着()A 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C 需求的减少和供给增加而上升; D 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5、如果连续的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6、)A 与纵轴相交; B 经过原点;C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 与横轴相交。6、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A 应增加成本支出; B 不能增加成本支出;C 应减少成本支出; D 不能减少成本支出。7、当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A 都实现了正常利润; B 利润都为零; C 行业中没有任何厂商再进出;D 以上说法都对。8、假如某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从水平线变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说明()A 既有厂商进入也有厂商退出该行业;B 完全竞争被不完全竞争所取代;C 新的厂商进入了该行业;D原有厂商退出了该行业。9、规模报酬是在下述情

7、况下发生的()A 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B 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 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因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D 上述都正确。10、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的前提是()A 存在技术进步; B 短期生产函数;C 长期生产函数; D 技术系数不变。三、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试用序数效应论说明消费者均衡的形成。 2.用图形解释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3.简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与实现条件。 4.举例说明弹性与企业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设某国家对汽车的需求函数为:Q=0.7250.049P,而汽车的需求量、价格的变动如下表:年份需求量(千辆

8、)价格196075.31000196176.61050196279.41123196379.41235试计算需求量变化中由价格变动引起的变动量与19601963各年的价格弹性。2、设某人的效应函数为U = 2X + 2Y +XY + 8 ,预算约束为5X + 10Y = 50 ,求:(1)X、Y的均衡值;(2)货币的边际效应;(3)最大效应。五、论述题(15分)论述短期函数与长期生产函数中资源的最优配置。大学微观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消费者剩余2、准租金3、需求规律4、差别定价5、帕累托最优标准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得出某棉花种植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除哪

9、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均保持为不变()A 土壤的肥沃程度 B 技术水平C 棉花的种植面积 D 棉花的价格2、在某一时期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以是()A 彩电的价格上升B 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上升C 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下降D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3、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A 需求增加 B 需求减少C 需求量增加 D 需求量减少4、当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为()A 正值 B 负值C 不确定,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D 零5、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A可以代替的 B完全代替的 C互补的 D互不相关的。6、如果等

10、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A 应增加成本支出 B 不能增加成本支出C 应减少成本支出 D 不能减少成本支出7、规模报酬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A 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B 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 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因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D 上述都正确8、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A 规模报酬有关B 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C 要素的生产率有关 D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A. P=AR B. P=MR C. P=MC D.P=AC10、某人的吸烟行为属() A 生产的外部经

11、济 B 消费的外部经济C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D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三、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2、试说明“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原理。3、什么是无差异曲线?有何特征?4、简述价格歧视的含义与条件。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假设某完全竞争行业有100个一样的厂商,每个厂商的成本函数为STC=o.1q 2+q+10,成本用美圆计算。(1)求市场供给函数。(2)假设市场需求函数为Qd=4000400P,求市场的均衡价格和产量。(3)假定对每单位产品征收0.9美圆的税,新的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又为多少?2、已知某消费者每月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

12、元,两商品价格分别为P1 =20元,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1X22 ,问消费者应如何分配收入才能使总效用最大?五、论述题(15分)论述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与厂商的短期均衡。大学微观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需求弹性 2、无差异曲线 3、生产要素 4、完全竞争市场 5、边际产品价值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经济物品是指(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有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2、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 )A、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C、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D、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3、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平以下可能导致( )A、黑市交易 B、大量积压C、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 D、A和B4、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是等于它的(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