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1472817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设有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生态与环境科学、森林培 育、森林保护、植物学和森林资源管理 6个系,开设林学、环境科学、生物技术、 生态学、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园艺7个本科专业以及 4个专业方向。现 有林学和生物学 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林学和生物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以 及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态学、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野生动植物保护 与利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和林木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等 14个博士点学科 和 30 个硕士点学科;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 3 个,江苏省重点学科 2 个

2、,国家林 业局重点学科 4个。学院有15个实验室,4个研究所,5个研究中心和 1个研究 室,其中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1 个(林学),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 个,工程中心 1 个。现有教职工 131 人,其中教授 45 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1 人,博士生导师 40 人)、副教授 31 人。有 25 人被授予国家或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6 人被评为国家或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除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外,学院 还有一批实验条件好、设备先进、在国内具有领先研究水平的实验室、研究所或 研究中心。近 10 年来共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等各类毕业生共 4500 余名,为祖 国的林业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3、目前,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专科生 3000 余人。学院的科学研究十分活跃。近 10年来,在国内外各类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 2000多篇,出版教材、专著和译著150多部,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12项,国家 级教学成果奖 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43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 1项。目前承担 的国家、部省以及各类横向科研课题 200余项。学院还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 先后与美、日、加、英、法、德、俄和瑞典等十几个国家的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 了人员交流和科技合作关系。林学 江苏省品牌专业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生物学、地理学、林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知识;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评价;熟悉大中型林场、苗圃

4、、森林公园的 规划设计方法和运行机制;具有协调森林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发展旅游和对 公众进行科普宣传教育的基本能力;熟悉林木种苗生产和主要造林树种、经济林 树木栽培原理和技术;初步了解国内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及科学研究的 发展动态;具备初步从事林业科学研究的能力。主要课程有植物学、树木学、土壤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 生态学、森林保护学和森林经理学等。毕业生适宜到国家和省、市、县各级林业生产、设计、行政管理部门,从事 林木种子生产、育苗、造林、营林、森林调查规划及森林资源管理等工作,或在 科研机构、高等或中等林业学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并可到厂矿、农场、部队、 城市园林等部

5、门担任绿化规划、管理等工作。林学(水土保持与生态工程) 江苏省品牌专业主要课程有森林水文学、水力学、土壤学、生态学、树木学、森林培育学(含 种苗学)、水土保持原理、水土保持工程学、林业生态工程学、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工程制图、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水土保持规划等。依托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学科,该学科是我国南方唯一的博 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拥有完善的仪器设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成熟的教学方法。主 要研究方向是:南方山地丘陵区水土流失监测与控制、防护林工程、南方石灰岩山 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山地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和流域生态与管理。近年来,该学科 取得丰富的科研成果,主持完成的长江中下游森林植

6、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等 两项成果,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沿海平 原沙土区土壤侵蚀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等 3项成果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 与完成的8 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另外,出版著作5部,教材8部, 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毕业生适宜到国家和省、市、县各级水利、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和林业等行政 机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 方面的管理、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林学(树木及观赏植物保护)江苏省品牌专业林学(树木及观赏植物保护方向)专业所在森林保护学科于1952年组建,1958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 年在

7、全国首批设立硕士点,1986 年在全国首批设 立博士点, 2002 年列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2006 年被选为国家林业局林业重点学 科, 2007 年遴选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 年国家林业局在该学科设立“全国危险 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2008 年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在该学科成 立“江苏省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该专业课程有微生物学、树木学、普通动物学、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 学、植物病原真菌学、树木病理学、树木昆虫学、农药学、植物检疫学、鸟兽生 物学及观赏植物学等主干课程以及众多选修课程。通过学习,可培养出适应社会 发展需求、综合素质高的专门技术人才。该专业毕业生适宜

8、到国家和省、市、县各级与林业有关的行政机关和科研单 位,高等及中等农林业院校,省、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城市园林部门,各级林 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或森防检疫站、防火办、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处等单位工作。林学(植物资源利用)江苏省品牌专业培养具有野生植物资源识别、引种、栽培和利用等方面基础知识,掌握植物 资源的分析、加工和利用的基本原理及技能,熟悉植物资源市场开发与利用的生 产过程和管理环节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资源学、生物制品工艺学与原理、 天然产物化学与利用分析、新植物资源市场开发与利用、植物解剖与生药鉴定、 生物化学、仪器分析等。毕业生适宜到企事

9、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工作,也可以在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从事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培养具有野 生植物资源识别、引种、栽培和利用等方面基础知识,掌握植物资源的分析、加 工和利用的基本原理及技能,熟悉植物资源市场开发与利用的生产过程和管理环 节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植物资源学、生物制品工艺学与原理、天然产物化学与利用分 析、新植物资源市场开发与利用、植物解剖与生药鉴定、植物学、植物生理学、 植物分类学、生物化学、仪器分析等。毕业生适宜到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工作,也可以在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从事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园艺通

10、过园艺方面基础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在园艺植物分 类、遗传育种、植物繁殖、植物造景、植物栽培与养护等方面的科学思维能力和 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相关专业教学、研究、生产、开发和管理的基本 能力。学制四年,毕业生授予农学学士学位。主要课程:植物学、园艺植物分类学、观赏树木学、花卉学、植物生理学、 土壤学、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果树栽培、植物生态学、园艺植物种苗学、设施 栽培学、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观赏树木栽培与养护、盆景与插花艺术、植物配置 与造景、观赏植物保护学等。毕业生适宜到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也可在农业、林业、 园林、园艺等相关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应用研究

11、、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 理等方面工作。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 以及资源监测与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系 统与数字图像处理主流软件使用。主要核心课程有地图学、数字图像处理、遥感技术与应用、 GIS 空间分析、GIS 设计与开发等。 主要实践环节包括课堂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毕业生可从事区域与城乡规划、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监测与评价、交通运 输与管理、土地利用与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等工 作,也可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软件研发公司等部门或领

12、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 统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行政管理等工作。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诸如食品短缺问题、健康问题、环境问题及资 源问题的关键技术。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的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学成后能从事生物产品的开发与研制,品种改良、良种快速繁殖等方面的 工作,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主要课程有植物学、普通动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植物育种学、生物信息学、 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

13、工程等课程。本专业毕业后适宜到研究院所、高等、中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可在 农业、林业、食品、环保、园林、医药、化工等企业及相关公司和政府机构从事 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生物领域进一步攻读 研究生。环境科学 培养具有野生植物资源识别、引种、栽培和利用等方面基础知识,掌握植物 资源的分析、加工和利用的基本原理及技能,熟悉植物资源市场开发与利用的生 产过程和管理环节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植物资源学、生物制品工艺学与原理、天然产物化学与利用分 析、新植物资源市场开发与利用、植物解剖与生药鉴定、植物学、植物生理学、 植物分类学、生物化学、仪器分析等。毕业生

14、适宜到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工作,也可以在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从事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生物科学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生命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全面了解 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又掌握现代生物学技术,并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 创新能力,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生物科学基础型高级专业人才。毕业生适宜到科研部门、高等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包括为研究生输送 优秀人才),到农、林、工、医、食品、环保等相关行业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 工作或管理工作。生态学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恢复与重建,开发利用等 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受到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

15、评价、生态工程设计、生态系 统管理和规划等理论与方法的系统训练。毕业生具有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分析解决生态问题的初 步能力。毕业生可到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园林、国土管理、规划设计、农业及 林业管理等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也可继 续攻读生态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及博士学位。食品科学与工程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系 统掌握食品加工与贮藏、食品生产设备、食品营养与安全、农林资源开发利用等 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与食品有关的生产、管理、检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 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要求学生在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理论的基础上

16、,能够综合应用食品科学原理 与技术、现代分离技术、生物技术等进行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林副产品贮藏与加 工、食品新资源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并具备对食品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 制、检测分析,以及进行食品产业化体系的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能力。主要课程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 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贮藏与保鲜、食品工艺 学、食品安全学、食品质量控制、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学、软 饮料工艺学、果蔬及森林食品工艺学、粮油食品工艺学、畜产食品工艺学、发酵 食品工艺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感官评定、现代食品高新技术等。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类食品生产企业从事食品生产工艺设计、食品新产品开 发、食品质量监测与控制以及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工作;在与食品有关的各级 检验及管理机构(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质量监督、 海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