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观价值观讲课提纲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47248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人生观价值观讲课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人生观价值观讲课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人生观价值观讲课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人生观价值观讲课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人生观价值观讲课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人生观价值观讲课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人生观价值观讲课提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人生观价值观讲课提纲今天在座的都是刚从学校出来的年轻人。为了便于大家参加工作后能够起好步,走了今后的路,我今天给大家讲讲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讲三个问题:一、什么是人生观价值观?二、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途径和方法。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人生观价值观作为青年人来说,从学校踏入社会,正式有了一份工作,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生旅程。在踏入社会后面对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作出回答。选择了正确的人生目标,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人的一生可能会走得比较顺利一些。否则就可能要走许多弯路,吃不

2、少苦头,甚至万劫不复。什么是人生观价值观?所谓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活在世界上,既是一个自然人,也是一个社会人,一方面要同自然界打交道,一方面要同社会上的人发生各种联系。人们在改选自然和与人联系的各种实践中,必然要对人为什么活着,人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人的一生怎样渡过,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选择。这种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就是人生观。具体来说,人生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确立什么样的奋斗目标。这是人生观的核心。大千世界,古往今来,人生目的林林总总,多种多样,但就其本质来说,不外乎两大类:进步的与落后的,崇

3、高的与渺小的。把自己融入社会、国家、集体之中,追求社会、国家、集体的事业中来实现自己人身的价值,就是崇高的进步的人生观;只为个人求名求利,只求温饱享乐,一切以个人为轴心盘算利益得失,当然就是落后的渺小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多种多样的,这与一个人的实际生活经历、思想觉悟和知识水平有关。一个是,人生的。就是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人生应第二个是,人生态度。人生目的确定后,就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实现自己人生的目的。人生态度所要回答的就是人生的路怎么走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怎样立身做人,怎样对待和处理人生当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生态度就是一种精神状态。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的困难、挫折、磨难,

4、不可能一帆风顺。对这些问题能不正确对待和处理,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丧失信心、意志消沉,这是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在各种矛盾面前,采取回避、与世无争、置身事外,这就是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遇事不努力,一味怨天忧人、诅咒命运,这就是宿命论的人生态度。都是不可取的。第三个是,人生评价。所谓人生评价,就是怎样看待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也就是说,用什么样的标尺来评判人生活动的价值。错误的人生观,往往从利己主义出发评价人生,把当官大小、有钱多少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正确的人生评价,应该是从个人为社会、集体作出的贡献来看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

5、一定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而要把这些财富不断地创造出来,就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承担起责任和作出贡献。如果人人只索取哪谁来作贡献,如果没人作贡献,又到哪儿去索取?人生评价问题,是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价值观问题。什么是价值观?就是上面讲到的人生评价问题。用概念化的语言说,就是人们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通俗地说,就是评判、选择好坏得失的基本标准。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生观决定价值观,价值观是人生观的核心,也是驱使人的行为内动力。价值观的形成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从群体性说,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

6、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处于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每一社会都有一些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从而发现普遍一致的或大部分一致的行为定势,或曰社会行为模式。从个体性来说,在这种社会行为模式下,因人而异地形成个人的评价标准,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二是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家庭、学校、单位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他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个人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易

7、改变的。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的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这种价值冲突的结果,总的趋势是前者逐步让位于后者。三是价值观是人们对自身利益取向的反映。人的一生自始至终都面对自身利益的评价和选择问题,价值观反映的就是这种对待自身利益的态度和取向。尽管人们的利益取向是多元的,但归结起来就是两种利益取向,即是集体主义的还是个人主义,由此形成了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还是以个人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人生目的、人生目的、人生评价,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如何评价人生意义,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基础;人生为了什么,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目的,是人生

8、观的核心;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处理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问题,是人生观的具体体现。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人生观的整体,成为人生道路的行动指南。二、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分析,我们应该认识了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什么是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的一生必然受它的支配。它对于每一个正常人来说,不存在有没有、要不要的问题,只有自觉与盲目、正确与错误之分。1、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人生观是立身做人的道理,是人们思想行动的总开关。古今中外,成就了人生伟业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无不接受了正确的人生观,选择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柳青说人生的

9、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中有几步。毛主席16岁离家时就写了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必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2、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确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奋斗目标。青年人刚刚从学校踏入社会,参加工作,正是创业成才的时候。一个人要想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从刚刚步入人生征途的时候开始,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确立起远大的理想抱负,最大限度的发挥聪明才智,干出一番事业,千万不可碌碌无为,否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3、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始终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道路不可能笔直平坦,人生旅途也不可能一帆风顺。现实生活中这样那样的困难、困

10、惑、挫折和矛盾不可避免,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就能正确处理这些问题,不会悲观失望、意志消沉、失去理智。“君子求已,小人求人,君子无德怨自修,小人有过怨他人。”4、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自觉抵制各种错误东西的影响。大千世界,灯红酒绿,无可不有,稍不小心就会受到侵蚀,甚至陷入其中。有了正确的人生观,我们就能提高分辨是非,美丑,荣辱的能力,培养起自尊、自爱、自重的品格,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途径和方法1认真学习。知识是启迪智慧、驱走蒙昧的明灯。“读书明理”就是这个道理。2心有楷模。心中有榜样,做人的方向和目标才会清晰明确。每个人都应选择自己立身做人的楷模,用以指导、鞭

11、策、激励自己。3努力实践。在实践中确立,在实践中修正、在实践中完善、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观。积小步以致千里,积小流以致江海。4.自我修炼。心要思、心要定、心要静。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难、抵得住诱惑。不因小失大,不因一时一事冲动自毁前程,不因一念之差遗憾终身。老夫子说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孔子家书中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意,不为困而改节。做人无论立品立学立志立德,最要紧的是讲究“慎独”二字。立于物欲之中,如能不欺心,先审已而后论事,心地才能纯洁正大,观事才能周详,循道而行,无往而不吉。在实践自己的人生观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四个关

12、系:一是理想与实干的关系;二是眼前与长远的关系;三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四是事业与利益的关系。一是理想与实干的关系。人没有理想,就没有支柱,有如行尸走肉。但没有实干,就只能是空想。再好的理想,也只有通过实干苦干去实现。人最重要要具备两条:一是精神,二是能力。二是眼前与长远的关系。立足于长远,着眼于当前。长远就是规划好自己的人生,确立好自己的人生走向,不因一时一事的得失动摇自己的奋斗目标。当前就是打好人生基础。从个人的精神、能力上说,必须立足于当前,搞好自己品德的修炼、知识的积累、经验的丰富、人际关系的建立;从个人利益上说,要“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要计较眼前的一丁点小利。三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

13、因个人存在,个人因集体而生存。个人是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动力源泉,利益和自我需要的满足使人富于精神性和创造活力。不能否定个人利益及其个性的发展,也要反对古代的“明天理,灭人欲”和抽象的“国家利益”;也不该把追求个人利益等同于自私自利。但集体是个人价值存在和实现的基础,并且表征人的价值的大小。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在于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自己的人格力量,因此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达到自身的完美。”是事业与利益的关系。干出了一番事业,才谈得上人上的个人的发展,也才谈得上个人的人生价值。但要成就一番事业,是不可过于看重个人的利益的,有所得就会有所失。太重个人利益的人,不可能成为君子大家,如连蝇头小利也追逐的人,可能不仅一事无成,还可能掉入泥潭不能自拔。古人云:利旁有倚刀,贪人还自戕。君子之于利,合于义则行之,背于利则舍之。无止境在索取,会失去所要取的;拥有了而不知足,现有的也会失去。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