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养蚕实践活动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147109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蚕养蚕实践活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蚕养蚕实践活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蚕养蚕实践活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蚕养蚕实践活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蚕养蚕实践活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蚕养蚕实践活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蚕养蚕实践活动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蚕实践活动方案一、活动产生背景本活动产生纯属偶然,在一个极为自然的状态中生成,事先并未经过精 心策划。在一个春意融融的早晨,林舒琦将自己养的蚕带到学校向同学展示,此 举在班级引起轩然大波。班里的孩子大多是第一次亲眼目睹,看到爬在绿色桑叶 上蠕动的黑色小生灵,显得特别新奇,特别兴奋,继而萌发了养蚕的愿望。林舒 琦答应分发给和她有着共同爱好的同学养,并制定了一份简单的养蚕计划。根据 学生的兴趣、需求,抓住了这一契机,当机立断进行组织。就这样,一个新的实 践活动方案便应运而生。二、活动目标1、使小学生通过养蚕实践活动,了解蚕的生活习性,对蚕的特点作详细的 了解。2、增强动手能力。让儿童学会运用简单

2、测量工具对物体定量观察、采集数 据、简单记录,学会用各种感官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特征,学会较 长时间观察、记录生物生长与变化,学会通过语言、图画和文字对生物生长期的 变化进行描述比较。3、引导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创新精神,培养科学探究能力。4、培养合作精神。在合作养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5、感受中华文化。引导儿童在养蚕活动中增进对于中国养蚕抽丝历史对人 类服饰贡献的了解,感受中华古蚕桑文化的灿烂。6、学写观察日记,为学生创造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 热爱。7、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8、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珍爱小生命的美好情感。三、活

3、动时间大约一个半月两个月四、活动对象三年级二班全体同学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养蚕前的准备工作蚕是一种娇弱的动物,对环境(温度、湿度、食物的鲜洁程度、蚕房的清洁) 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使学生能正确地对蚕进行饲养和管理,利用活动课时间, 请辅导员或林舒琦对养蚕的一些基本知识进行介绍。1、了解养蚕的悠久历史让学生了解我国养蚕的悠久历史,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4000多年前 就已经利用蚕丝来织丝绸。2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人工养蚕。公元前二世纪我 国就有大量的蚕丝和丝织品运往国外,有“丝绸之国”之称。外国人学到养蚕抽丝 技术已比我们晚了两千多年。中国丝绸在国际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外国人争相购买,对

4、促进我国经 济发展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起了重要作用。2、指导学生养蚕,讲解养蚕相关资料。(1)卵期的管理讲解:养蚕要准备蚕卵和养蚕的纸盒。(出示纸盒)盒里面铺一层干净的白纸, 把蚕卵放在纸盒内,放在温暖的地方,如果气候比较干燥,每天喷洒少量的水。 盒内不用放棉花,更不要把蚕卵放在火炉上烤,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小蚕自己就 会出来,我们这里一般3月底或4月初是小蚕孵出的时期。在这段时间,每天 都要看看有新出的小蚕没有。小蚕一般上午出得最多。小蚕一出卵壳就要吃,因 此要赶快用毛笔或羽毛轻轻把它刷到桑叶上。(2)幼虫期的饲养和管理蚕最好的食物是桑树叶。桑树是一种落叶乔本,叶卵形,边缘有锯齿(出示 标本)

5、,叶片比较光滑。在喂蚕时,一定要确认是桑叶的,才能给小蚕吃。如果 找不到桑叶不要紧,萬笋叶也可以养蚕。吃萬笋叶的蚕虽然身体不那样白,但一 样生长发育,能吐丝结茧变蛹化蛾,并产卵繁殖后代。有人做过实验。蚕小时候 用萬笋叶喂,最后一段时间用桑叶喂,效果很好。无论用桑叶还是萬笋叶喂蚕,叶子都要洗净擦干。不要用变黄腐败的叶喂蚕。 为使富余的叶不至于很快萎蔫。可以把它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放在阴凉处, 可保鲜好几天。给蚕喂叶,每天至少4次,清早、中午、下午、晚上。每次量要适当,以免 造成浪费。但晚上要多放些叶子,因为蚕整夜都在吃桑叶。小蚕要用嫩叶喂,叶 不一定切碎。给小蚕换叶时,可以直接把新叶盖在旧叶上

6、。等小蚕都爬到新叶上, 就把新叶拿开放在一边,再检查旧叶上是否还剩有蚕。这样可减少蚕的伤亡和丢 失,同时也便于清除残叶和蚕粪,蚕盒要保持清洁,及时消除残叶和蚕粪,特别是用萬笋叶养蚕更要注意这个 问题。如发现病蚕,要赶快拿开,以免其他蚕被传染。病蚕一般食欲不振,身子 发僵发硬,或没有精神,身体渐渐发软,流出臭水等。注意不要在养蚕的房里喷 洒杀虫剂、这样会伤害蚕。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它的表皮不能随着身体长大而长大,当蚕的身体长大 受到限制时,就要脱皮。蚕脱皮时不吃不动,好像睡眠,经一日左右。新皮形成。 蚕又开始活动。蚕眠时,不要认为是病蚕而把它扔掉。在没有弄清是脱皮还是生病时,可先 拿开隔离观察。

7、如一日后恢复活动和吃食再拿回来。(3) 蚕吐丝作茧期的管理蚕长到一定的时候就要吐丝作茧。快吐丝的蚕身体透明发亮。不再吃桑叶爬 到一边,头时时仰起。晃来晃去。这时要赶快把蚕拿出来放在纸条做成的方格内 最后在格上盖一厚纸做盖,让蚕在格内吐丝做茧。(4) 蚕蛾期的管理(蚕蛾出茧多在清早)蚕蛾出茧后,雌雄蚕蛾就要交配。如果蚕蛾出茧时 间相距较大,且蛾的数量少,又偏偏都是雌的或雄的,就不能配上,白白等死。 因此几个小组可把刚出茧的蚕蛾凑在一起,让它们能及时配对交配。雌蛾交配后就要产卵,这时要在盒底放一白纸,最好是白棉纸,让雌蛾 把卵产在上面,以便保存。3、了解哪里可以采到桑叶,为认养蚕宝宝做准备。4、分

8、组开展“我为蚕宝宝安家”的小活动。按家庭住址分成7个养蚕小队,每个小队47人,选出一名队长,以小队为单位制作养蚕箱,并在班内展示,评出蚕宝宝的最佳安乐窝”。第二阶段精心饲养,记录生长情况小组分好后,以小组为单位认领蚕宝宝,每组五条,为保证每位同学都有饲 养的机会,小组排出顺序表,组员们轮流饲养,其余组员可以随时去关注。负责 养蚕的同学要做好以下各种工作。1、喂养蚕宝宝采摘桑叶要注意爱护桑树,不要折枝,每次采摘的叶不要多,更不能把树上 的叶采光。另外,要注意安全,不要到太远的地方去采桑叶,不要上树,采高枝 上的叶,可以用捆在竹竿顶端的铁丝钩采摘。2、填好观察记录表强调:在养蚕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认

9、真记录。写观察记录时,可参照观察记 录表中的提示,重点观察,将观察记录写在实验记录纸上。(可参考下面表格,也可以小组自行设计)养蚕观察记录表生长天数食量身体长度身体大约重量有无异常情况除了填写好观察记录外,还可以写简短的观察日记,记录养蚕的心得体验, 心情变化等,观察日记不必每天写,发现蚕有明显的变化再写。蚕蛹、蚕茧、蚕 蛾、蚕卵要留作标本。在此过程中以下问题供学生研究:(1) 不用桑叶喂蚕,它能吐丝吗?(2) 蚕蜕皮时为什么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3) 剪开茧子的蛹还能活吗?(4) 如何辨别蚕蛾的雌雄?4、拍摄养蚕照片。第三阶段交流、总结、评比当蚕宝宝完成了它的整个生长发育周期后,组织“我与蚕

10、宝宝共同成长”成 果展评.1、交流学生对自己的活动成果(观察记录、摄影作品、征文、标本)进行展示交流, 共同交流养蚕的发现,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记录形式。2、评比(1) “养蚕摄影”比赛(2) “谁的蚕结得茧最大”比赛(3) 养蚕日记”比赛3、总结养蚕应注意什么?一、防农药中毒。农田治病虫要远离桑地、蚕室,更不能污染桑树;附近农作物 治虫喷药,为了避免蚕儿嗅到农药气味要及时关闭蚕室门窗;蚕农施药后要冲凉 换衣才能喂蚕或进行其它养蚕操作;桑树喷水和根外追肥,禁用施过农药的工具; 养蚕季节不宜在蚕室附近农田喷洒杀虫双等有机氯农药,其熏蒸作用会导致蚕儿 中毒;喂蚕桑叶要经过试喂确认无毒后,才采叶喂蚕。二

11、、蚕室内禁用蚊香或灭蚊、灭虫剂,在邻近蚕室的住房内使用,也要关闭蚕室 门窗,以防蚕儿中毒。三、蚕室要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蝇类入蚕室内危害蚕儿,并添加天蚕蝇乳剂, 以杀灭蝇蛆。四、养蚕前要堵塞鼠洞,蚕架与墙壁要保持一定间距,蚕架脚周围要撒上石灰粉 或蚕药,以防止老鼠上爬。养地蚕,要做好药物灭鼠。五、夏、秋养蚕气温较高,早上要在蚕室内喷洒井水,挂湿布或草帘,白天关闭 门窗,防止热气流入室内,夜里气温低,要整夜开放门窗。桑叶喷洒清水,室内 用电风扇吹微风,也有利于室内降温。六、发现病蚕要及时清理,投入盛有漂白粉溶液或石灰浆的消毒盆内,不可乱丢 病蚕,禁用病蚕饲喂畜禽,以防止病原传播扩散,污染环境。七

12、、蚕沙含有大量病原物,不能随意乱倒,更不能在蚕室周围摊晒,应集中到野 外堆沤或放入粪坑内沤制,以防止病原扩散。八、夏秋高温,病原繁殖快,要注意计划采叶、及时运叶,合理贮叶,不能堆积 过厚,防焗热变质而诱发蚕病。贮桑池每个龄期要消毒一次,以灭病菌,要不喂 过夜桑叶。九、高温多湿天气忌喂湿叶,贮桑叶不能洒水,要勤除沙,多撒新鲜石灰粉、干 稻草等材料,抑制病菌滋生繁殖。十、不是养蚕季节,蚕室不要存放谷物、糠麸等物,以免受潮产生螨类,养蚕时 危害蚕儿。养蚕节桑有什么窍门?正常情况下养蚕,每生产1 公斤蚕茧需15 公斤桑叶采取节约用桑措施后,每张蚕种可节约 用桑 50 公斤左右,而蚕茧产、质量可丝毫不受

13、影响其节约用桑措施是:1、桑叶要合理采、运、贮尽量做到早上或傍晚采叶,随采随运,松装快运采回的桑叶抖松 后放入贮桑池或贮桑室内,合理贮藏,防止风吹或堆积发热变质,造成桑叶浪费2、防止桑叶萎凋稚蚕期采用炕床(房)育、塑料薄膜覆盖育,以利保温保湿,使桑叶保持新鲜大蚕期喂蚕后适当关闭门窗,待蚕食去桑叶70%左右,再开门窗通气,能有效地防止桑 叶萎凋3、确保蚕室温度大、小蚕适宜温度分别为24C、25C,在适温范围内,蚕食欲旺盛,减少 残次桑叶,而且提高叶丝转化率4、推广少回育、条桑育小蚕平面立体一日一回育、全龄二回育、大蚕条桑育等省力化养蚕 技术,不仅提高养蚕工效,且有利蚕儿食桑,比普通育节省桑叶 5

14、%左右5、计划用桑和定量给桑按不同蚕期逐龄、逐日、逐回制定标准用桑量,做到“蚕儿饱食不浪 费,节约用桑不饿蚕”每龄蚕初、末期,蚕食桑量减少,这时喂叶要适量5 龄蚕盛食期要让 蚕儿充分饱食,但每日最大用桑量要控制在110公斤以内6、添食蜕皮激素蚕儿见熟5%左右,每张种使用1支蜕皮激素,兑水25公斤,拌和20公 斤桑叶,一次给蚕吃完,能促使蚕儿一齐老熟,每张种可节省桑叶10 公斤左右如何抓好眠起处理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眠起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养蚕技术,处理得好与不好,关系到蚕儿的健康状况和发病率,以 及产茧的多少因此应着重抓好如下技术环节:1、适时眠除小蚕发育快,就眠快,眠期短,下眠网宜提早;四龄蚕

15、催眠期长,下网宜偏迟 些在高温多湿宜早,低温干燥宜迟,上午就眠宜偏早,下午就眠偏迟眠除时见蚕座有少量(2-3 条)眠蚕时,撒上糠灰或鲜石灰粉(使蚕迅速上爬)再加眠网,给桑(桑叶适熟稍偏嫩),蚕全部 爬上后即可进行如果是晚上加眠网,应第二天早给一次桑叶后眠除2、提青分批眠除后喂两口桑,蚕儿全部眠定,不用提青,座中极少数弱小迟眠蚕用手执出 淘汰如果有一半未入眠,就用中心分批法,把蚕分成二批入眠方法是:蚕眠一半,再加眠网 一次和均匀给桑,使蚕儿爬上网后移至加一窝饲养就眠如果蚕儿生长发育参差不齐,就用提 中心分二头的方法,把处于眠中状态的大批蚕分出来,将早眠与迟眠蚕在起蚕饷食时并窝饲 养3、眠中管理蚕儿入眠后,要保持安静,通风换气,防止阳光直射高温多湿天气,要在蚕座 撒糠灰或石灰粉吸湿,既防止病菌孳生,又防止早起蚕食残桑造成发育不齐4、适时饷食:应贯彻迟饷食,即是在见蚕基本蜕皮完,而且有80-90%的起蚕头部为淡褐色 时进行饷食遇高温闷热或白撞雨时,宜提早饷食一般见起后5-7 个小时饷食各龄饷食前要进 行蚕体蚕座消毒,而后下网给桑,用桑要新鲜偏嫩5、控制日眠控制日眠,应以三、四眠为重点一般来说,三眠日眠,大眠亦日眠,三眠踏夜 眠,大眠也会踏夜眠日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