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模板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1469703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模板(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源市风光(横圳)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闸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如下:(1)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2)本工程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合同范围、工作内容和工程量、工期要求、施工条件、技术条款及招标图纸;(3)现场踏勘及标前所掌握的情况;(4)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执行的施工技术规程、规范及技术要求;(5)根据我公司施工队伍现有技术水平、机械设备情况及我公司近年来施工过水电站项目积累的施工经验等。1.2 编制原则(1)、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组织连续均衡生产和工序衔接,做到紧张有序,确保工程质量

2、,尽量缩短工期。(2)、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机械化、标准化施工作业水平。(3)、 严格遵守施工规范、规程,确保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做到文明施工。(4)、积极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不断优化施工方案。(5)、 推广增产节约,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6)、施工中重视环境保护,施工作业各项措施满足国家、地方所制订的法律、法规和招标人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条例,同时满足我公司制定的现场管理规定、文明施工细则等企业文件,以此为依据编制相应的保证措施。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河源市风光(横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源惠州河段,枢纽工程位于新丰江与东江交汇处下游的河源高新技术开发

3、区坑渡口处,上距河源市区约11.3km,下距紫金县古竹镇约18.6km,坝址控制集水面积16304km2。本工程的任务是以发电和承担新丰江水库反调节为主,兼顾航运和改善水环境。水库正常蓄水位为34.2km,相应水库库容为4400万m3,电站最大水头5.82m,最小水头2.00m,平均水头4.52m,电站装机容量为24900kw。年发电量为15193万Kw/h。本工程为II等大(2)型工程,其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枢纽建筑物主要由连接土坝、河床式发电厂房、船闸及泄洪闸坝段组成。2.2地形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2.2.1工程地质地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层(Q4ml)、冲积粉质粘土层(Q4a1d

4、1)冲积中粗砂层(Q4a1d1)、冲积砂砾石层(Q4a1d1)、残积粉质粘土层(Q4e1)、白垩系上统砾石层K2a。人工填土层(Q4ml)分布于右岸个别部位,由附近山坡以搬运填筑而成,褐红色,含有少量未完全风化的砾石,多为含砂粉质粘土,呈稍密状态。冲积粉粘土层(Q4a1d1)两岸均有分布,含少量砾石,局部砂性重,土质均一,量可塑性状态,层厚1.0013.5m;冲积中粗砂层(Q4a1d1)主要分布在河床部位,呈浅黄色,含少量砾石,分选性差,岩性以石英和砂岩为主,局部夹有粘性透镜体,层厚1.80m5.25m,呈稍密状态。冲积粉质粘土层(Q4e1)仅存在个别部位,厚度2.00m9.30m,呈紫红色,

5、由原风化残积而成,呈可塑硬塑状态。白垩系上统砂砾层K2a根据风化强度不同可分为全风化带、强风化带、弱(中)风化砂砾岩和微风化带等亚层。全风化带为泥质砂砾岩,多呈土状,但层间有未完全风化的岩石存在,一般岩芯丰碎,取芯因难,仅在个别孔中可见;强风化砂砾石强度较低,岩芯破碎,多呈短柱状;弱(中)风化砂砾岩,岩石较为坚硬、岩芯多呈长柱状;微风化砂砾岩,岩石新鲜坚硬,岩芯取用率多在95%。2.2.2水文气象东江流域地处亚热带,高温多雨,具有高温多雨湿润复季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冬季为大陆气候,夏季为海洋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节。降雨以南北冷暖气团交绥的锋面雨为主,多发生在46月份。其次是台风雨,多发生在79月

6、份。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冬春干旱,夏秋洪涝。4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80%以上,降水面上分布一般是西南多,东北少。以河源站为代表的气象特征性如下:(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21.2,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3.8。(2)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1912mm,最大年降水量2735.2mm(1959年),最小年降水量970.2mm(1963年)。(3)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4)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275.7mm,最大蒸发量1503.7mm,最小蒸发量1140.5mm。(5)风向、风速多年平均风速1.4m/s,最在风速17.7m/s。春夏多吹东南风,秋冬多吹西北风。2.3对外交通条件本工程位

7、于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临江镇境内,距河源市城区约11.3km,距广州市160km。有水泥公道通往河源市区与主要交通干线相连。此外,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通过工程所在地,再加上东江为本省主要通航河道之一。因此,本工程对外交通条件非常方便。第三章 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说明3.1、施工总体目标根据本工程的招标文件及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本标段工程施工的总体目标如下:(1)工程管理目标以“重合同、守信誉,保质量,争效益”为宗旨。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在总结广西柳江红花水电站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强化工程管理、健全管理体制,创建一流的施工队伍。(2)施工安全目标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按

8、照合同要求并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交通、机械事故的发生。(3)施工质量目标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施工,杜绝质量事故发生,工程总体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70%以上,力争创优良工程。(4)施工工期目标围绕标书要求的各项控制性工期目标,抓住施工的重点难点,统筹兼顾组织好项目施工,制定切实有效的工期保障措施,合理安排好施工程序,抓好工序衔接,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施工进度,确保节点工期和合同工期目标的按期完成。(5)环保及文明施工目标以“均衡生产,文明施工、科学管理”指导工程建设。在合同实施的同时,同步实施相应的环保措施,使施

9、工现场各项环保指标达到国标和地方标准,满足合同要求。工地做到整洁清爽、有序,施工标志齐全、美观,施工工艺科学合理,推行程序化、标准化作业,创建文明工区。3.2施工规划原则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提供的施工技术条件、施工环境,本标段工程施工按以下原则进行规划:施工设施布置满足使用要求,施工手段能保证各施工项目按计划进行,施工进度满足工程控制工期要求。施工布置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简单实用,布置力求紧凑合理、管理集中、调度灵活、运行方便、安全可靠。利用发电厂房工程施工现有道路作为施工主要干道,各场内交通道路满足主体施工的需要,路面宽度满足施工车辆的通行强度需要,供、排水布置合理全面,确保施工顺利。

10、施工机械设备在满足施工进度、施工强度的前提下,布置力求合理、运行方便。机械布置考虑主坝体形结构、砼浇筑及结构件安装的部位、工期,合理选型,以便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减少设备安拆次数。3.3施工特点、难点及重点(1)、本工程是综合性的航运、发电枢纽工程,其良好的施工组织对施工的顺利进行是关键的保证。本工程阶段性控制工期紧,季节性施工强度大,里程进度要求严密。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本工程的施工任务需在13个月内完成,施工期间遇上汛期作业。(2)、施工场地开阔,便于施工布置,对外交通非常方便。施工线路长,施工区域范围较大,可充分利用施工场地开阔、便于施工布置的特点,合理布置施工机械,提高砼月浇筑强

11、度。(3)、导流工程采用分期导流方式,共分二期。受上游库区淹没条件控制,须确保各期导流期间,当天然来水量小于或等于2249m3/s时,上游围堰堰前水位不应超过33.2m。 (4)、受工期的限制,本工程在高温季节也安排了适量的砼浇筑,因此应做好高温季节砼浇筑的温度控制措施。(5)、工期紧,施工工序多,投入的技术力量较大。重点确保主要项目的控制工期按期完成,满足坝顶公路通车、闸门设备安装、坝体挡水等工期要求。3.4施工主要工程量 溢洪闸工程主要工程量见:表3-1溢洪闸工程主要工程量表3-1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土石方开挖万m36.862底板C25砼m3184993闸墩C20砼m3156704铺

12、盖C25砼m342725护坦C25砼m3110306砼海漫C25砼m317237公路桥预制梁C30砼m313678工作桥预制梁C30砼m317099公路桥面C25砼m3307610启闭机室C25砼m3206811深齿槽C20砼m3126512连续墙C20砼m3205113C10垫层素混凝土M3160614钢筋制安t285015止水铜片m135516砖墙(厚240)m2198417启闭机室装修m218803.5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方案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及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施工技术条件、施工环境,结合工程特点,在确保重点,重视难点,对溢洪闸工程主要施工进度做如下说明。3.5.1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

13、招标文件要求,我公司计划溢洪闸工程施工从2007年1月15日开工,2008年3月10日完工,施工总工期14个月共420日历日。2007年1月15日2007年1月29日,完成溢洪闸上、下游横向围堰施工。2007年1月30日2007年2月3日完成基坑抽水。2007年2月4日2007年3月5日对溢洪闸基坑进行开挖。2007年3月8日2007年7月25日进行42.00以下混凝土浇筑施工。2007年7月26日2008年2月10日进行42.0上(启闭机排架)混凝土浇筑施工。2008年2月11日2007年2月25日进行上、下游围堰拆除;3.5.2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及网络图见附图:河源市风光(横圳)水利枢纽工

14、程溢洪闸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以及河源市风光(横圳)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闸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第四章 施工总布置4.1简述 本工程需进行土石方开挖6.86万m3,混凝土浇筑6.44万m3,钢筋制安2850t,砌砖1984m2,装修1880m2。为满足本工程混凝土浇筑、建筑装修等施工,需要合理布置较大型的施工机械,配套布置混凝土拌和系统、综合加工厂(包括混凝土预制构件场、钢筋加工厂、模板加工及修理厂、机械设备停放修理场、综合仓库及机电设备库、炸药库等设施。由于本枢纽工程先期施工的发电厂房已接近收尾工作,故厂房的施工机械可调往溢洪闸施工现场进行组织施工。4.2施工道路布置除可利用厂房施工提供的施工道路外,还需布置场内施工道路2条。为满足主体工程土石方开挖、混凝土浇筑需要,需修建施工支线道路,其道路布置如下:(1)溢洪闸坝段1#施工道路:从上游厂房进水口围堰接往溢洪闸段上游土石围堰右侧旁进入各坝段施工区,道路长度约350米,宽度6.0米,石碴路面。(2)溢洪闸坝段2#施工道路:从下游厂房出水口围堰接往溢洪闸段下游土石围堰左侧旁进入各坝段施工区。道路长度约350米,宽度6.0米,石碴路面。以上施工道路的特性见表4-1: 表4-1 场内施工道路特性表道路编号路长(m)路宽(m)路面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