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146750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秋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3年秋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3年秋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秋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秋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秋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晨曦赃(zng)物响彻云宵 锐不可当(dng) B鞠躬 提(t)防 名副其实 永垂不朽(xi)C箱箧 寒噤(jn) 臭名昭著 负隅(y)顽抗D杀戮 阻遏() 眼花潦乱 转弯抹(m)角2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最美女教师张莉莉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荡气回肠的大爱之歌。B假酒销售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市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了。C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D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3下面这段文

2、字中划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任选一句修改。(2分) 为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的交通乱象,(1)福州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2)交警通过增设护栏等措施来解决行人横穿道路,保障非机动车、行人出行安全。我选 句,修改后的句子: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 B. C. D. 5参照划线部分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3、句。要求:语意连贯,具体形象。(4分)一位诗人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滴水珠里有浪花的影子,一个眼神里有思念的影子; , ;一块岩石里有群山的影子,一声细语里有关爱的影子。的确,任何小事物都藏有大世界,任何细微处都含有真感情。6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上面这段话选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 。“我似乎从头上浇

4、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 的心情。由此可见,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 对“我”要求过于严格,完全不顾及孩子心理的人。7诗文积累。(8分)爱莲说中写“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的句子是:_ _ ,_ _ _。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句子是,。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见百川到海,不禁产生“少壮不努力,”的年华易逝之感;王绩遥望山野,怀念古代的隐士,油然而生“相顾无相识,”的孤独抑郁之感;孟浩然眺望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即生 “坐观垂钓者,”的出仕之愿;崔颢于黄鹤楼上远望白云千载,生发“,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思乡之情。这些诗句感情真挚、意味醇厚。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8

5、暑假,你去旅游。在大巴车上,看见邻座的一位中年男子在吸烟,你对男子说了几句话后,男子立刻熄灭了香烟,并表示歉意。请把委婉劝阻男子的话写下来。 9. 在炮火连天的战争时代里,每个人都希望世界是和平的,人与人之间是友爱的。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想说:“我爱和平,不要战争!”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际,九年级(1)班将开展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抒写心语】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简洁、能表达你心声的主题语。(2分)【走近战争】班上拟开展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主题班会,班长设计了两个活动动环节,但同学们都觉得比较单调,为使活动更丰富多彩,请你再增添两个活动环

6、节。环节一:战争英雄我来颂 环节二:战争诗歌我来诵环节三: 环节四:【理解战争】为了对战争有清醒的认识,班上准备组织一次“战争利弊之我见”的辩论会,你作为此次辩论的正方,你选择的辩题是:。下列材料,你可以选用的是()(填序号)(2分)A、计算机、核技术、火箭航天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 B、在全世界近十年暴发的内战中,约有上百万不足十八岁的少年儿童参战。C、欧洲人入侵北美洲,灭亡了当地的落后原始文明,建立起了美国文明。D、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减缓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进程。E、南京条约开埠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上海的开埠使得它逐渐成为中国近现代最繁荣的城市和远东最大的

7、城市之一。【感悟战争】阅读下列材料,说说你的发现。(2分)材料一: “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材料二: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的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望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你的发现是:三、阅读与欣赏。(40分)(一)阅读春望,完成1011题。(4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0这

8、首诗的题目为“春望”,请细读一、二两联,说说杜甫望见了哪些景象?(2分)1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216题。(10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9、,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壹:真是,实在。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便要还家: 苛政猛于虎也: 1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何为不

10、去也不足为外人道也B辞去何为不去也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子之哭也D屋舍俨然然!昔者吾舅死于虎14翻译: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分)译文: 今吾子又死焉。译文:15. 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2分)16.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三)阅读棉花里的父亲选段,回答1720题。(13分)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只有那条癞皮狗还在门前吐着舌头。我左右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声,这人都去哪儿了呢?他们

11、应该知道我回来呀,突然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赶到大叔家一问,他说父亲去前山捡花去了。我放下行李,奔向棉花地。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身上毛毛刺刺的,像是有虫子在爬,十分不自在,还没走几步就汗流浃背了。空旷的田野里没有风,也没有一个人影。是啊,这样的毒日,谁不愿意窝在家里,躺在电扇下面?可是,父亲?不知说过多少回:棉花少种点,有事情做就行。可是他却非要拉上上十亩棉花,还说,自己动得,不要我们负担。但是你也不要这样拼命哪。我循声站进棉田里。父亲正弓着背捡着棉花,腰间系着蛇皮袋,鼓鼓囊囊的,每移动一步都显得吃力。两只手却不闲着,熟练地抓住盛开的棉花随手塞进袋里。父亲看着走近的我笑着,打

12、着招呼。黢黑的脸上深深的皱纹颤抖着;白发凌乱地贴在额前;衣服就像从水里捞上来的一样,还结出了盐花。阳光下,父亲的背影溅起凄惨的白光,坚硬而嶙峋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涌上心头。父亲的一生都是在这片洁白的棉花中佝偻着前行的。一天天,一年年,他就像一个倔强的牧民看护着自己的羊群,就像一个固执的渔民守望着自己的鱼塘,不眠不休,不离不弃。父亲啊,父亲!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就是父亲的攒钱罐。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育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婴儿。那些岁月,父亲就是用自己坚定的脚步,羸弱的肩膀种下繁华的棉花,背起一家丰满的希望我们的学费,过年的新衣,

13、喷香的猪肉,还有久违的微笑。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他也应该停下奔跑的脚步,和我们一起分享这棉花一样舒适而温暖的生活。可是,山一样的父亲依然像一头倔强的老牛一样默默守护着,坚持着。父亲啊,父亲!一点多钟我们才回到家。父亲草草地扒了几口饭,就又坐到了簸箕前剥起棉花。也许是太疲劳了,还没一会儿,父亲就躺在棉花上睡着了头枕着棉花一动不动地睡着了。他睡得是那么酣畅,睡得是那么沉静。他侧着身子,躺在灰色的棉花壳上,头枕着雪白的棉花。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柘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可是,他睡得那么沉,那么香,我又怕惊扰了他的清梦。静静地睡着的父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