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特点与控制措施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1467173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特点与控制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特点与控制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特点与控制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特点与控制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特点与控制措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特点与控制措施作者单位:274600山东省鄄城县人民医院通讯作者:林麦连随着近年医院感染爆发事件的增加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医院感染控制逐 渐受到重视。每年均会有不同相关领域感染控制措施出台。医院感染涉及医院日 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同科室因患病人群、原发病种类等的不同,医院感染有 各自的特殊性。标签:医院感染;感染控制措施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医院感染对疾病的治疗全过程产生影 响,且对疾病的预后、转归也产生重要的影响【sup】1【/sup】。感染控制是指 在针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医疗流程中不合理的环节、 医院感染病例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感染监控、

2、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等方面采 取的各项措施。消化内科是医院内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消化内科医院感 染的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均有其自身特点【sup】2【/sup】。本文就 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感染控制措施做一综述。1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的特点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率平均为9%【sup】3【/sup】。多项研究表明,患者年 龄大、住院时间长是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消化内科医院 感染原发病绝大多数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第一诊断依次为消化道恶性肿瘤、肝 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放疗、化疗等治疗及恶性肿瘤破坏患 者免疫系统均使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肝硬化导

3、致肝网状内皮系统功能降 低,胆道、胃十二指肠生理功能障碍【sup】4【/sup】。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 胃肠道、泌尿道。患者高龄、卧床时间长、反流、误吸均会增加呼吸道的感染机 会。医务人员清理呼吸道只能清除大气道异物。细菌培养结果显示病原菌以革兰 氏阴性细菌占主要地位,且细菌普遍呈多重耐药。2 感染控制措施2.1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三个关键环节: 组织落实、开展必要的监测及医院感染控制【sup】7【/sup】。健全的管理组织 是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本条件;医院感染监测为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依 据;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认真贯彻、实施,才能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4、 建立医院感染三级监控: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控制科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管 理小组。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 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医 务人员组成,有兼职管理人员。2.2加强培训(1)把病房感染控制教育工作放在全体医护人员培训的重要 位置。由医院、科室定期组织学习相关知识,使全体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 染管理的重要性【sup】8【/sup】。(2)培训和管理卫生保洁人员。卫生保洁人 员接触污染物的机会较多,应对其进行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安全管理等法律法规 和规章制度的培训和教育。(3)对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

5、宣传 教育。减少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2.3具体措施(1)加强病房管理。按照卫生部规定,保证每张床单位的使 用面积。注意接触传播感染。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应行单间隔离或同种病原同室 隔离,限制人员流动,减少人员出入,甚至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2)改善工作流程。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要分清。执行手卫生标准,检查患者 前后均应洗手,接触特殊患者注意眼、口、鼻的保护。改进洗手装置等。(3)严 格执行无菌操作。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无菌技术原则进行 各项技术操作,严格执行医护人员手部消毒的规定。否则极易将致病菌带入患者 机体内导致感染的发生。根据医院感染相关规定对静脉留置

6、针及各类插管、导管 等无菌部位予以监测,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监测及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4) 严格执行病房清洁和消毒制度。病房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由医务人员及卫生员共同 完成。应制定医务人员及卫生员工作制度、职责等。(5)环境和物体表面清洁。2.4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遵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加强管理,制定合 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管理规定,并定期进行调查分析,并将其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 理。根据感染病原、感染部位、临床标本送检情况、患者肝肾功能等综合情况使 用抗生素。不频繁更换抗菌药物。使用足够疗程,及时停止使用抗生素。合理选 择给药途径。掌握预防使用抗生素指征及抗生素联合使用指征。治疗过程中密切 观察药物效

7、果及不良反应,并采取必要措施。同时应根据临床药师查房结果,科 内感染管理小组制定实施具体细则。熟悉各种抗感染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 特点、配伍禁忌、给药时间和不良反应。2.5报告制度科室成立感染管理小组。医师(或监控员)应按“医院内感染 分类诊断标准”【sup】9【/sup】对所经治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对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应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地填写“院内感染报告卡”【sup】10【/sup】。科主任或护士长在病历归档前检查感染病例漏报情报及记录的完 整性、准确性。感染科收集科室资料,每季度进行一次院内感染漏报调查,对漏 报的责任人按医院管理规定进行处罚。3结语医院感染关系到全

8、人类的健康问题,涉及患者在医院住院过程中的任何一个 环节。研究、探索、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主要努力方 向:健全医院感染组织、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监测及监控医院感染、提出合 理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同时加强医院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及抗 菌药物的药效及药代动力学、成本与效益的相关性、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等方面 的研究,从根本研究医院感染发生发展的机制、解释病原菌耐药的问题、合理使 用抗菌药物,使医院感染管理顺利地在医院及每一个科室进行,从而减低医院感 染的发生,减少患者及医院的各方面损失【sup】 11, 12【/sup】。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是指导方针,临床

9、科室应根据不同患者疾 病特点、病原学特点及细菌耐药情况制定个体化感染控制方案,更为有效地控制 医院感染。参考文献:1 李平,王东.加强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做法.人民军医,2009,52(9) :6261.2陈华,杨雪英,陈素平.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 (01): 122-123.3徐廷模,杨薇,赵和平.6543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 (1) :25-26.4于晓君,苑秀军,李辉,等.132例消化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中国公共 卫生,2002, (07): 86-86.5苏智军,张奕返.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前瞻性

10、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志,2000,10(5):321-323.6叶惠芬,刘平,陈惠珍,等.广州地区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和耐药性调 查.实用医学杂志,2006,22 (7) : 833-835.7李萍,卢仙成,邓济苏,等.重症监护室获得性感染与传播机制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 6):404-406.8李六亿,于丽华,巩军,等.抗菌药物应用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的探 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9 (4) :193.9陶祥龄.医院感染监控新理念.上海护理杂志,2006,5 (6) :1231.10王兴泰,黎红斌,孙蓉珍,等.医院感染统计分析的建立与应用.中国医院 统计,1998, (04): 219-220.11李晓红,吴智衡,陈义芬,等.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安徽 预防医学杂志,2003, (02): 81-83.12毛晓清,杨超群,唐春莲.医院感染的管理及控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02):176-1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