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地区地质调查报告-最终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146541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7.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巢湖地区地质调查报告-最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巢湖地区地质调查报告-最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巢湖地区地质调查报告-最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巢湖地区地质调查报告-最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巢湖地区地质调查报告-最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巢湖地区地质调查报告-最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巢湖地区地质调查报告-最终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巢湖北部地区地质调查实习报告姓 名: 季林学 号: 班 级: 勘查2012级1班指导教师:施小平 钱家忠 严小三 马雷 刘国生时 间:2014.12.252015.1.7目 录1 一、实习任务1二、实习目的124414三15四151518202222242426262628专心-专注-专业第一章 前言野外地质实习是我们勘查专业学生最重要的教学实践活动之一,更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虽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并日益广泛地渗透到地学领域中来,但是迄今为止,解决地质问题的新技术、新方法所需要的大量原始

2、地质信息(资料与数据),主要还是通过野外实地的地质调查而获得。开始本专业的学习以来,我们在三年的时间里先后学习了地球科学概论、构造地质学、测量学、地貌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学基础、岩体力学与工程、矿物岩石学等基础地质勘查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课程,通过对这些课程学习以及大一的地质认识实习和小学期的工地实地观摩,我们对基础的理论知识有了比较全面的掌握和深刻的认识。本次巢湖地质填图实习涉及到众多基础地质理论,诸如矿物学、岩石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貌学等学科,因此它实际上是对我们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一次大检阅,一次综合性的实习,同时也是一次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的综合而有系统的

3、训练。学院组织本次实习的目的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即将之前所学的书本的知识同野外各种地质现象相联系,进一步认识各种地质构造和水文及地质工程现象,从而在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其次就是引导我们运用在课堂上了解的地质学基础理论和方法去认识实习区的地质现象,即从专业的角度认识我们熟悉的山、水、土、石,从而观察了解过去或现代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再次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通过本次实习能够熟悉区域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让我们掌握野外地质路线踏勘、地层标准剖面测量、地质填图和地质报告编写的基本知识、方法与技能。通过学习这些野外的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初

4、步建立地学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独立从事地质调查设计和野外调查研究的能力,为今后的课程学习和地质勘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有:(1)熟练掌握罗盘的使用方法和野外地质观测的记录方法。(2)了解实习区地层时代、层序、岩性、化石、矿产、厚度和接触关系,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对实习区沉积相、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进行初步分析。(3)肉眼较熟练的鉴别实习区各种沉积岩(碎屑岩、黏土岩及生物和化学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和各类矿产,并能掌握主要岩石类型和矿产特征的描述方法。(4)认识实习区沉积岩层中的原生构造(波痕、层理、缝合线、虫迹等),并能应用这些原生构造解决有关地质问题。(5)掌握褶皱和断层

5、等构造野外研究方法和识别标志,认识实习区的构造特征,并能根据实习区褶皱和断裂的组合特征进行初步的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追溯构造演化史。(6)初步了解实习区地貌、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特征。(7)掌握野外原始资料编录方法,学会画信手剖面图、路线平面地质图和露头地质素描图。(8)掌握实测地层剖面图的编制方法和绘图基本技能,学会1:2.5万实际材料图的读图以及填图方法,掌握1:5万地质图的填图和彩绘方法。(9)掌握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内容、格式和要求,学会撰写实习报告。总之,地学实习,尤其是区域地质调查实习是我们专业学生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涉及众多的基础地质知识、技能

6、和方法,是大学阶段一次比较系统的综合训练过程。在我们将来的工作中会有很有用的价值,所以我们对于这次地学实习应该全身心的投入,认真完成任务,达到我们预想的目的。第一章 实习区概况一、 巢北地区概况巢湖市位于安徽省城合肥的南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淮南、合九铁路及合宁、沪蓉、合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长江流经巢湖市182公里,芜湖长江大桥和铜陵长江大桥横跨长江天堑,是巢湖市连接江南的跨江通道。巢湖北部地质实习区位于巢湖市北郊,距合肥66km,其范围是东经1174711754 ,北纬31363142 ,面积33km2,山脉走向北东向1040,平面“M”型展布,由西向东主要由龟山、马家山平顶山、朝阳山、碾

7、盘山、凤凰山一麒麟山一大尖山、柜嶂山等组成。最高山峰大尖山海拔350m,一般山峰海拔高100-300m。最低处20m。实习区内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北西为低山丘陵,海拔在20-400米之间,一般山峰在200米左右。山脉走向为南西向展布。南部为安徽省最大淡水湖,面积753平方公里,湖面高程10米,湖水容量18亿立方米。图 2-1 巢湖北部地区卫星影像图实习区交通条件优越,铁路(淮南线)、高速公路(合裕高速公路)贯穿境内。高速公路主干线连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江苏省南京市以及邻县庐江、无为、含山等地,乡村都有支线相通。以巢湖为中心,水上运输可通往合肥及长江沿岸各城市。图 2-2 巢湖地区交通图

8、本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分,无霜期长。年平均温度为15.716.2,最高可达40,最低在-7。年平均降水量1200mm,一般在1000-1158mm之间。季节分布不均,春季(三-五月)占年降水量28-32%,夏季(六-八月)占38-44%,秋季(九-十一月)占18-19%,冬季(十二-二月)占10-11%,一年内七月降水最多,十二月最少。区内属于季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03.4m/s。二、 前人研究成果1) 实习区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1934年,最早对巢湖北部山区进行地质调查的当推巢湖人徐克勤(南京大学

9、地质系教授),著有安徽省巢县北部地质报告(1:5万)。2) 早在20世纪50年代,合肥矿业学院地质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前身)就将巢湖市北部山区作为地学教学实习基地。3) 解放后不久,原华东地质局巢县地质队曾做过1:1万煤田普查,于1956年著有安徽含山、巢县、怀宁一带煤田普查报告。4) 1956年,罗庆坤、郑成等老师对巢北山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地质调查研究,著有巢县北部地质纲要。5) l958年大跃进年代,为了寻找铁矿资源大办钢铁,原安徽省地质局合肥市地质队李云祝等,在该区曾做过1:l万泥盆纪铁矿普查,著有安徽巢县凤凰山一炬峰山铁矿评价报告,1974一1978年,安徽区域地质调查

10、队进行了1:20万区域地质测量,著有1:20万合肥、定远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6) 20世纪60年代,刘嘉龙、方观希和陆光森等老师合作编写巢县地区常见古生物化石手册,专供实习师生参考。7) 20世纪60年代中期,金福全等老师在巢湖铸造厂西侧围墙外小池塘内(干涸见底)发现了大量古植物化石,从而首次确认巢北山区侏罗系的存在。与此同时,在大力寺水库北猫耳洞附近发观了李氏野猪牙齿化石。8) 1981年9月,以金福全老师为首的实习队在猫耳洞以北的灰岩洞穴中,发现并采集了大量的古脊椎动物(主要是哺乳动物)化石。9) 1982年刘嘉龙和金福全老师等对所采集的化石进行了系统地鉴定、研究,先后在淮南矿业学院院报和

11、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专刊上撰写“安徽巢县第四纪地层及所含脊椎动物化石新种的特征”及“安徽巢县中更新世哺乳类化石新种一一兼论淮河过渡区地域分异、性状接引原则及自然史工程”等论文。10) 1983年,安徽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运用“岩石地层单位填图”新方法,以巢湖市等幅做试验研究进行了1:5万区域地质测量,著有1:5万巢湖市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1) 1996年,李双应老师在巢湖下三更统南陵湖组中发现海底深水斜坡一盆地相英安质火山碎屑流沉积。12) 2003年,王道轩老师陪同西北大学地质系张复新老师踏勘时,在大力寺水库北和州组中发现一小型小石柱珊瑚礁。通过前人不懈的研究,大大地丰富了野外教学内容,

12、加深了对实习区的地质认识,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区的地质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地质资料。也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了基础。自从八十年代后,区内先后有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30余所院校来此实习。九十年代中期,我校承担的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地球科学专业群巢湖实习基地的建设的研究和实施,深化了科研程度,丰富了教学内容,积聚了教学资料,并使得该教学基地能适应于大地学专业中不同专业的教学需要。图 2-3 巢湖北部地区地质图第二章 地质条件分析区域地质概况安徽巢湖地质教学实习基地的大地构造位子处于扬子地块东北部的下扬子坳陷,西以

13、郯(城)庐(江)断裂带与华北地块相分隔,东与太平洋板块相邻,其西南部与大别造山带相毗邻。在地层区划上属于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该实习区的地质发展演化主要与上述相邻的大地构造单元相关。整个扬子地块在青白口纪末期的晋宁运动(800Ma)完成基底固结,此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大地构造单元演化阶段。实习区地质条件一、地层巢湖市北郊山区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实习区内出露的地层有上震旦统、下中志留统、上泥盆统、石炭系、二叠系、下中三叠统、下侏罗统和第四系。下中志留统与中下三叠统分别构成凤凰山背斜和平顶山向斜的核部,其他地层依次分布在它们两侧。以古生界发育为

14、特点,其中尤以晚古生界和下、中三叠统发育最完整。且研究较详细(如表3-1)。区内地层除古近系、新近系缺失外,自上震旦统灯影组至第四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尤以上古生界至下三叠统发育较为齐全;特别是下三叠统剖面完整,露头连续,化石丰富,是国际地科联印度阶和阿勒尼克阶“金钉子”被选层型之一。从志留系的高家边组到三叠系的东马鞍山组,在实习区内出露较好,化石丰富。表31巢湖地区综合地层简表 代纪世组代号厚度(cm)岩 性 描 述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芜湖组Qhw10上段:灰黄色粉质亚粘土,含砾粗砂,底为锈黄色铁锰层。中段:灰黄色粉质重亚粘土,棕褐色粗砂夹浅灰色粉质重亚粘土。下段:灰黄色粉质轻粘土,砂、砂砾。

15、更新世下蜀组Qpx238黄褐色含铁锰结核粉质轻粘土,下部含钙质结核。泊岗组Qpb151浅棕红色微含砂粉质轻粘土,粉质重亚粘土,碎砾层,铁皮层山麓带青灰色含砾粘土夹砂、亚砂土透镜体。侏罗纪晚毛坦厂组J3m151紫灰色安山岩,粗安质火山角砾岩夹凝灰质岩屑细砂岩、粉砂岩。早磨山组J1m20砖红色中厚层砂砾岩与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三叠纪中东马鞍山组T2d96上部:灰黄色厚层状角砾状灰岩、泥质白云质灰岩。下部灰色薄中层灰岩,灰紫色含石膏假晶灰质白云岩。早南陵湖组T1n160上部:薄层深灰色灰岩夹炭质页岩。中段:灰绿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厚层灰岩、钙质页岩。下段:深灰色厚层灰岩微红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夹钙质泥岩。和龙山组T1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