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与四大名枞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1464790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书与四大名枞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书与四大名枞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书与四大名枞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书与四大名枞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书与四大名枞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书与四大名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书与四大名枞(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儒茶文化的起因;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在我国文学史上,提起寒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杨雄,且都是早期著名儒家茶人。儒的意思就是雅,儒这一名词的最早记载似乎见于论语雍也。孔子在这里告诫他最得意的学生子夏说:要当就当君子儒,千万不要当小人儒。由此可见,儒名之起源应远在孔子之前,因为到了孔子的时代,儒这一阶层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分化,至少形成了君子儒“与小人儒两极阵营。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夫,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深刻的儒家文化基础。可以说,没有这一基础,茶无以形成文化。从发展角度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则应归之于儒家学说。这一核心即以礼教为基础的

2、中和思想。儒家讲究以茶可行道,是以茶利礼仁之道。所以这种茶文化首先注重的是以茶可雅志的人格思想,儒家茶人从洁性不可污的茶性中吸取了灵感,应用到人格思想中,这是其高明之处。因为儒家认为饮茶可自省、可审己,而只有清醒地看待自己,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所以以茶表敬意成为以茶可雅志的逻辑连续。足见儒家茶文化表明了一种人生态度,基本点在从自身做起,落脚点在利仁,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化民成俗。所以中和境界始终贯穿其中。茶文化与儒家思想中“礼” 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 “礼” 也是一切民俗民风由来的源头。礼仪的观念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在荼文化中, 自然也会有所体现。在古代家庭中

3、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中都需要用到茶。“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哲学思想强调适度原则。茶文化中体现了这一点,茶经中茶道的程序强调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 反对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饮茶之中,第一次泡茶之水, 仅作“暖盏” 之用, 并不饮用,第二次的茶汤才是最佳之“至味”, 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和” 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茶道。饮茶的全过程贯穿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就是提倡达到通过茶道,营造出社会和谐稳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空间。唐代诗人们的品茶, 已经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满足, 着重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汤的色

4、、香、味、形, 强调心灵感受,追求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通过功夫茶步骤饮茶与茶道展示,表现出人的精神气度和文化修养,表现人的清高廉洁,节俭朴素的思想品格。半部论语治天下,一缕茗香满神州。论语大红袍一 历史价值与名誉:大红袍1、 大红袍,茶之王者也,万茶之尊。谓之“岩茶之首”、“武夷茶王”。 2、 现大红袍茶树仅有四株。大红袍茶树生长在悬崖绝壁上,传为神仙所栽,凡人不能品尝也 !3、 大红袍茶树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受过皇封,御赐其名!4、 朱德曾题刻的“大红袍”三字字样的古茶树上,由岩缝渗出的泉水滋润,不施肥料,生长茂盛,树龄已达千年。推荐精选5、 大红袍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

5、生津利尿、解热防署、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突出表现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大红袍历史:1962年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武夷山九龙窠剪了大红袍枝条带回杭州扦插繁育作为引种种在品种园内。 1964年春,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培育室科研人员谢庆梓等人到武夷山剪取九龙窠大红袍枝条带回福安扦插繁育。 1992年夏秋之交,又从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名丛观察园中剪取很多武夷名丛,单丛等夏梢带回扦插,其中包括大红袍,标明来自武给山市茶叶研究所编号*号85年11月17日种。 从1978年底到1982年,市茶叶研究所连续开展对武夷名丛进行挖掘、整理、繁育工作,但并未引

6、起重视。 1985年11月,值参加省茶叶研究所四十周年庆之际,五株大红袍“秘密”的引回(领导不知情),种在御茶园名丛观察园中。1994年,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大红袍岩茶无性繁殖及加工技术研究获福建升科委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通过。 1996年,武夷山市景区管委会开辟了九龙窠大红袍茶文化旅游线路。 2001年,“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 2004年,武夷山市政府下达了关于启用“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的通知。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作为全国唯一类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开始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0月30日,“武夷山大红袍”被全国绿化委批复为第一批第一个

7、“中华古树名木”。2007年,大红袍绝品作为首份现代茶样品入藏国家博物馆。 2008年,由张艺谋策划的大型茶旅互动项目印象大红袍启动建设。 2010年,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创作的第五部印象作品印象大红袍在武夷山正式公演。同年,“武夷山大红袍”被国家工商总局新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论语1、诸子以孔子为第一人,诸子之书以论语为第一部”2、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之体,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3、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4、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与影响,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总结:一、历史

8、文化遗产,为四书之首,四大名枞之首,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一、 茶园基地及论语著作背景大红袍:大红袍的原材料主要源于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海拔平均在1000米左右,最高峰黄岗峰高2158米,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土层深厚,且多为分化岩残土,正符合茶树“上者生烂石”的条件。武夷山自然环境好,森林覆盖率达96.3%,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保有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形成了协调的生物链。据调查,区域内茶树虫害有50种,而茶树虫害的天敌就有推荐精选72种,各种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无须使用农药,从而保证了茶叶的原材料优良品质,不受任何化学物质的污染。 为了保证盛世贤德儒茶的品质,盛世贤德儒茶茶叶基地不

9、施用化肥,只施用饼肥和草木灰,与一年一次秋季深耕翻土晒白后回填一并进行。 注:饼肥:油料的种子经榨油后剩下的残渣,含有丰富的有 机质和较高的氮素,是氮磷钾养分齐全的优质有机肥料。草木灰:植物燃烧后的灰烬。凡是植物含有的矿质元素 ,草木灰都含有。其中含量最多的是钾元素,还含有镁、硅、锌、硼、锰等微量元素,是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养分齐全、肥效明显的茶园农家肥。论语:在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

10、学术争鸣。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总结:大红袍“上者生烂石”,论语“乱世”百家争鸣二、 制作工艺与论语编纂整合过程大红袍的采摘时间在每年的4月底到5月中旬,选用新鲜,表面无水,无破损,中小开面三叶的茶青作为制作大红袍的原材料,并用传统的工艺,经人工揉捻、经老龙眼木炭细火慢焙而成。论语编纂: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后

11、流失,到汉代有四种,汉代:齐鲁两论合流 ,其中最著名的本子是 张侯论,以鲁论为本,齐论为辅,然后著名的本子是郑玄加入古论的本子,总体框架一直是鲁论,齐 古 都是校本,不是底本,张侯和郑玄之间,还有周氏本,郑玄注时选的底本就是周氏本 ,古论和鲁论大致相同,齐论多了2篇,王充说论语共有30篇,河间有9篇,可惜河间本没有传世,也没有经师,完全是隐藏模式,东汉官方的定本则是 石经本 用张侯论,经过西汉齐鲁两派经师,东汉诸位经师 的整理于三国时 何晏作论语集解,何晏所采孔安国传,多不和与古论,存疑。,之后的通行本就是何晏集解本了,汉以前,不大明朗,两种可能是汉以前的文献提过论语,一种是坊记 一种是易传(

12、马王堆本),另外先秦诸子有引,引了多少论语木人整理过,其中孟子7篇 引论语达12条,可见论语在孟子时代,至少是比较正统的儒家典籍了,现在出土有不少都属于论语类,但不属于狭义的论语,其中有些章句也能和论语对读,然后到了南北朝时,皇侃作论语解集解义疏,隋唐时陆德明作经典诗文,有论语音义 也很重要,唐以后 汉代遗留到最后的郑玄注亡,宋 邢昺作论语注疏,又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至清 刘宝楠出论语正义,近代 程树德 作论语集释 几乎收编了历代论语的注解,近年 黄怀信 作论语汇校集释总结:大红袍“取精去糟”,论语“几经磨难终成正果”四、老茶推荐精选一般的茶的保质期很短,最长2年时间。霉变的茶叶不能再喝。而大

13、红袍属于老茶,存放时间越久,味道越好,如同酒,年岁越长,越醇香。老茶形成需要较长时间,产量较小,价格也较高,喝的人非常少!当存储的条件非常好方法非常专业的时候,可能2030年也可以喝,但是一般存储这么长时间恐怕就不能喝了。现在很多炒作二三十年的茶甚至四五十年的茶,其实这种茶恐怕是不能喝了,动辄几万元一片,恐怕历史价值远远大于茶叶本身的价值了。老茶色泽乌黑油润,茶汤红而透亮,浓而不浊。茶香扑鼻,却并非人们熟悉的清香芬芳,其香独特浓郁如炭烤之香。初品老茶,入口滑润清爽,即感到一阵苦烈,但是苦而不涩,其苦厚重绵长却又回味无穷,令人难忘。二品老茶,其苦柔和,苦中渗透着淡淡的甘醇,苦中浸润着优雅的炭香,

14、令人陶醉。再品老茶,竟不觉其苦,此时已根本分不清苦味或是甘醇,苦与甘已经完美地交融在一起,只剩下浓浓的香醇,此时不仅仅是喉咙里浸着馨香,甚至全身都浸润着芬芳,并散发出幽幽的余香。老茶的陈香,它醇厚、绵长、温和而底蕴十足,那甘甘的滋味,那种沁人心脾的茶香,那泰然自若的境界,让人感觉少了些浮燥,多了些宁静,人世间的烦恼也会在那一刻消失。盛世贤德儒茶四书系类均属老茶,老茶如同四书,需慢慢仔细品味方能悟得其中道理,得其真谛!大学铁罗汉一、 历史价值与名誉铁罗汉,武夷传统四大珍贵名枞之一,相传宋代已有铁罗汉名,为最早的武夷名枞。铁罗汉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被誉为“武夷铁罗汉王”。 武夷产铁罗汉历史悠久,

15、唐代已栽制铁罗汉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铁罗汉园专门采制贡铁罗汉,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铁罗汉。铁罗汉铁罗汉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铁罗汉丛,叶质较厚。铁罗汉一如其名,以刚烈浓郁的品性闯荡乌龙江湖数百年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局部麻醉,风湿麻木,腰腿疼痛,关节扭伤。1、提神解乏 2、除脂解腻,促进消化 3、预防龋齿,去除口臭 4、利尿排毒 5、预防辐射 6、有助于延缓衰老。7、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8、有助于预防和抗癌。9、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10、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11、有助于美容护肤。12、有助于醒脑提神。 13、有助于利尿解乏。14、有助于降脂助消化。15、有助于护齿明目。吸烟者常饮铁罗汉,主要有四大好处: 1、可以减轻吸烟诱发癌症的可能性。 2、是可以有助于减轻由于吸烟所引起的辐射污染。 3、是可以防治由于吸烟而促发的白内障。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实则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