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1464787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v加入收藏 v上传资料 v网站地图 v设为首页欢迎光临莲山课件,本站有十一万套免费课件、资料网站首页 课件站 教案站 资料站 试卷站 作文站 幼教站 公文站 试题首页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语文 中学数学 中学英语 物理试题 化学试题 政治试题 历史试题 其他试题 您现在的位置: 莲山课件 直观试题 中学语文试题 初一语文试题 正文 搜索: 搜索标题 初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2261 初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提示:试卷满分120分,其中4分为卷面分,考试

2、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普照寰宇( ) 潺潺( ) 嫌恶( ) 祈祷( )( ) 爵士( )阴霾( )酝酿( )( ) 皎洁( ) 枯涸( ) 绮丽( ) 颠簸( ) 发髻( )恬静( ) 峰峦( ) 卷帙( ) 屏息( ) 滑稽( ) 良莠不齐( )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5分)惊皇( ) 栾生( ) 迁徒( ) 心不在眼( ) 苍萃( ) 辍泣( ) 折散( ) 个得其所( ) 急据奔流( ) 嘻戏( )3、古诗词积累,将下面诗文上下据补充完整。(6分) ,还来就菊花。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正入万山圈子里, 。 ,为有源

3、头活水来。几处早莺争暖树, 。4、下面四项中不是比喻的是( )(1分)A、他长得像爸爸。 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C、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 D、那一轮满月就像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5、名著考察。(3分)狐狸和狗的故事出自 ,请想一想,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请按要求回到问题(6分)人生在世,需要许多感恩:感恩父母,把世界给了我们;感恩老师,把知识给了我们;感恩自然,把鸟语花香给了我们在品享这些的同时,我们需要表达,更需要回报。设想一下,你打算在寒假如何回报养育你的父母。 请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仿照示例,写一条从自然景物中得到的哲理。竹子及凌云处也要虚心。 二

4、、文言文阅读(12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6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9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2

5、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6分)阮裕禄在剡(地名),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借者无不皆给( ) 意欲借而不敢言( ) 阮后闻之( ) 遂焚之( )11、根据文段意思,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12、你同意阮光禄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2分) 三、现代文阅读(28分)(一)阅读风筝中的语段,完成1317题。(14分)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

6、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但心又不竟坠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

7、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13、语段中加点的“不幸”应怎样理解?(2分) 14、语段中“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应具体指前文的哪些事?蕴含着什么深意?(3分) 15、作者产生忏悔之意的原

8、因是:(2分) 16、语段中“心又不竟坠下去而至于断绝”为什么?(2分) 17、你觉得小弟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几句话吗?(2分) 18、语段中“无可把握的悲哀”应怎样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2题。(14分)骇 世 亲 情一天半夜,一场特大的泥石流吞没了熟睡的小山村。天亮时分,救援人员赶到,小山村已夷为平地,全村人全被埋在地下。突然,有人惊叫“下面有声音!”大伙儿跑来一看,一间埋在泥石流下的小木屋,仅剩下一角屋顶。 救援人员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只见屋里全被泥沙填满,惟独房梁下还有小小的一点空间,一个赤裸裸的小女孩儿一动不动地蜷缩着,看样子还不到两岁。救援人员赶紧

9、将她抱出来,她却死活不肯离开,指着小屋哭出了声:“妈”顺着小女孩儿手指看去,在她蜷缩过的泥沙处,隐隐约约露出一双泥手,10个手指。有人惊叫:“下面还有人!”顿时,救援人员以那双手为中心,沿着四周小心翼翼地往外刨。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个子很矮,全身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像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这女人竟是一个盲人!她被挖出来时已经僵硬了。小女孩儿仍不肯走,指着刨出的泥坑,又哭喊出一声:“爹”天哪,难道下面还有人?大伙儿立刻继续往下刨,就在女人脚下,又刨出一个半身赤裸的男人,他昂然屹立,身子直挺,双肩高高耸起这男人也是一个盲人! 原来,矮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双肩上,双手高高举着小孩”18、选文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有何作用?(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