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国产光伏锂电设备出海机会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146447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好国产光伏锂电设备出海机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看好国产光伏锂电设备出海机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看好国产光伏锂电设备出海机会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看好国产光伏锂电设备出海机会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看好国产光伏锂电设备出海机会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看好国产光伏锂电设备出海机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好国产光伏锂电设备出海机会(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业跟踪周报表 1:建议关注组合1. 建议关注组合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所处领域建议关注组合工程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恒立液压、浙江鼎力、艾迪精密、杭叉集团、安徽合力泛半导体晶盛机电、捷佳伟创、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精测电子、至纯科技、华峰测控、长川科技、华兴源创、神工股份、帝尔激光锂电设备杭可科技、先导智能、先惠技术、赢合科技、科恒股份、璞泰来、联赢激光激光设备锐科激光、柏楚电子油气设备杰瑞股份、中海油服、博迈科、海油工程、石化机械、纽威股份、中密控股检测服务华测检测、广电计量、安车检测、电科院轨交装备中国中车、康尼机电、中铁工业、思维列控通用自动化埃斯顿、绿的谐波、拓斯达、克来机

2、电、快克股份、赛腾股份、瀚川智能、机器人、国茂股份、伊之密、海天国际、创世纪、海天精工、国盛智科、华锐精密、欧科亿、恒锋工具电梯上海机电煤炭设备郑煤机、天地科技重型设备振华重工、中集集团轻工设备弘亚数控、斯莱克数据来源:WIND,整理2. 本期报告【盛美上海】深度报告:全球半导体清洗设备新星,平台化布局打开成长空间【锂电设备】行业点评:LG 拟融资13.6 亿美元在北美扩产,建议重视国产设备出海机会【光伏设备】行业点评:中标 REC 400MW HJT 整线订单,中国设备商实现HJT设备首次出海【奥特维】公司点评:半导体键合机获首批订单,光伏组件设备龙头顺利进军半导体【奥特维】公司点评:中标蜂

3、巢 1.3 亿元锂电模组+PACK 线,产品线布局全方位突破【利元亨】公司点评:中标蜂巢能源 9 亿元大单,动力锂电设备放量3. 核心观点汇总光伏设备:中标 REC 400MW HJT 整线订单,中国设备商实现 HJT 设备首次出海3 / 19事件:2021 年 11 月 30 日据 Solarzoom 微信公众号消息,迈为股份中标REC 的HJT整线设备订单,用于 REC 位于新加坡的 400MW 异质结电池生产线。中国HJT 整线设备实现了首次设备出海。REC 与迈为股份的合作始于2019 年REC 新加坡 600MW 的 HJT 示范线,该线的设备选型为梅耶伯格的 PECVD、PVD 以

4、及迈为股份的丝网印刷设备,2019 年 10 月 10 日实现量产。自此 REC 开始对迈为股份的整线设备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此次 400MW 订单落地基于 REC 对迈为股份设备的大量可靠性测试、效率测试,REC 认为迈为股份设备的性能达到甚至超出自身预期。此次落地的 HJT 整线订单采用 210 半片技术,设计产能约为 11200 半片/h(整片为 5600 片/h)。海外市场更偏好 HJT,REC 坚定选择异质结。不同于国内的技术路线之争,海外偏好HJT 路线,HJT 设备市场空间广阔。在海外判断组件是否合适的唯一标准是LCOE,尤其是在一些温度较高或者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比如北美、中东、

5、日本、印度,都是偏好 HJT 的地域。尤其是在美国这种高附加值的地方,业主会对更高发电效益(双面率达到 90%)、更低 BOM 成本的HJT 组件有更高需求。REC 是一家总部设在挪威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多晶硅制造公司,运营总部在新加坡。其中电池中心在新加坡和印度,组件中心将在法国、美国、印度和新加坡。继400MW 订单后,REC 也开启 6GW 的招标(包括印度 4GW+新加坡 1.8GW), 计划在2022 年年底投产。REC 预计在 2023 年达到 15GW 的HJT 产能,其中印度 10GW,新加坡 5GW。基于性价比优势和服务优势,国产设备出海市场空间广阔。迈为股份此次获 REC

6、整线订单,一是体现国产设备商自身的设备性能优异,二是国产设备商具备性价比和服务优势。2019 年新加坡 REC 600MW、总投资 1.5 亿美元的 HJT 示范线(梅耶博格是设备主供应商,供应 PECVD 和 PVD),其中设备投资额占比约为 80%即 1.2 亿美元,则单位设备投资额达 2 亿美元/GW,约合人民币 13 亿元/GW,而迈为股份提供的设备单位投资额为 4 亿元/GW。设备商在行业发展中的定位是降本增效,由于国外设备商缺乏强大的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和大量的组装工人,锂电设备、光伏硅片和电池片设备等行业发展过程中均出现了国外供应商退出竞争的案例。我们认为,行业发展从 0 到 1 过

7、程中, 依靠国外设备;从 1 到N 过程中,设备降本主要需要依靠国内设备商。在电池片环节,2020 年 6 月 19 日,梅耶博格宣布转型电池和组件生产商,退出设备市场,我们当时就预判,当时行业尚处于 0 到 1 的阶段,梅耶博格的退出,预示着未来的电池片设备环节的竞争,就只有中国设备商之间的竞争。从整个光伏设备产业链角度分析,我们判断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的核心设备商将受益于广阔的海外市场空间。投资建议:电池片设备推荐某 HJT 时代布局前瞻的公司、金辰股份,建议关注捷4 / 19佳伟创;硅片环节推荐晶盛机电;组件环节推荐奥特维;热场环节推荐金博股份。锂电设备:LG 拟融资 13.6 亿美元

8、在北美扩产,建议重视国产设备出海机会事件:LG 新能源拟融资 13.6 亿美元,在 2022-2024 年大幅提高其美国密歇根州工厂的产能。LG 大规模扩产确定性较强,核心设备商将充分受益。LG 新能源计划融资 13.6 亿美元(约 87 亿人民币,汇率按 2021 年 12 月 1 日美元兑人民币 6.4)用来扩张密歇根州工厂产能,2021 年密歇根州工厂的产能已达 5GWh,我们预计 2024 年底扩产至 40GWh。2021 年 7 月 29 日,LG 曾表示截至 2021 年年底,其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 155GWh,同时,LG 规划 2025 年产能提升至 430GWh,新增扩产 27

9、5GWh。我们假设单GW 设备投资额为 2 亿人民币,则 275GWh 扩产对应 550 亿元,我们预计 LG 后道设备主供应商杭可科技将在 LG 后续扩产中充分受益。海外扩产在即,建议关注国产设备商出海机会。我们一直认为 2020 年海外二次疫情导致海外扩产进展滞后,但不会取消。相对于 2021 年国内电池厂的大规模扩产,我们认为海外电池厂类似的大规模扩产有 1-2 年滞后。LG 是海外电池厂代表,从需求上来看,LG 海外汽车客户群庞大,在美国和欧洲是最大的电池工厂,且其圆柱电池是特斯拉一供,所以LG 在拿到融资款后有迅速扩产动力;从竞争角度来看,当前电池厂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能上,LG 新能

10、源上市后我们预计其规划产能将与宁德时代持平。此外,三星的马来西亚工厂和美国工厂;SK 的韩国,中国,美国和欧洲工厂都在逐步推动扩产。锂电设备商股权激励注重盈利能力提升,规模效应即将凸显。2021 年 10 月以来, 先导智能&杭可科技&利元亨均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从业绩目标上来看,三者均注重未来盈利能力的提升:根据我们的测算,按照剔除股权支付费用影响后的 归母净利润计算,先导智能 2021-2023 年归母净利率分别为 16%/18%/20%,杭可科技2021-2023 年归母净利率分别为 23%/22%/28%,利元亨 2021-2023 年归母净利率分别为10%/13%/15%

11、。我们认为未来锂电设备商归母净利率将持续提升:1)2020Q4 以来动力电池厂迈入扩产高峰,设备高端产能不足,先导智能&杭可科技&利元亨等龙头设备商话语权进一步提升;2)我们预计2022 年设备商产能加速释放,规模效应带来费用率下行,净利率水平将持续提升;3)我们预计2022 年海外高毛利订单将加速落地,建议关注锂电设备行业盈利能力弹性。投资建议:推荐先导智能:宁德时代战略入股,核心设备环节保证至少 50%市占率,宁德扩产最受益。杭可科技:海外扩产预期尚未 price in,关注后续的盈利能力修复,Q3 业绩已经环比改善,预期 Q4 会继续改善。联赢激光:规模效应体现的激光焊5 / 19接专家

12、,在激光器、自动化、焊接工艺等环节具备较强的垂直整合能力,未来人均产 值提升空间也较大。利元亨:专机放量逻辑验证过程中,在锂电池技术迭代放缓阶段, 二线企业有望获得客户突破。先惠技术:模组和 PACK 环节龙头企业,虽 Q3 阶段性盈利下滑,长期趋势仍然是快速扩张的产能和拐点向上的盈利能力。建议关注海目星、斯莱克。通用自动化:双控影响边际减弱,工业机器人进口替代加速2021 年 11 月PMI 指数收于 51.1%, 较上月升 0.9pct。10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3.5%, 略高于 9 月的 3.1%,季调后环比增速+0.39%,明显好于市场预期。制造业增加值也有小幅回升,主要反映双限的边际

13、影响减弱,上游缺煤限电的缓解带动高能耗制造业生产的恢复。工业机器人行业增幅略有收窄,进口替代表现亮眼。10 月工业机器人产量 2.8 万套, 环比-1.9%。疫情显著加速国产替代,内资龙头跻身行业前列。前三季度国内机器人出 货量排名中,汇川技术和埃斯顿分别位列七八,出货量市场份额显著提升。中长期来 看,随着下游先进制造业中锂电等需求旺盛,疫情加速机器换人,多元化需求将推动 我国机器人持续增长。投资建议:减速机推荐绿的谐波、国茂股份;刀具推荐华锐精 密,建议关注欧科亿;工业机器人推荐埃斯顿;机床推荐科德数控、国盛智科,建议 关注海天精工、创世纪。工程机械:10 月挖机销量同比-31%,低于 CM

14、E 此前-27%预期2021 年 10 月挖机销量 18,964 台,同比-30.6%,低于此前 CME 同比-27%预期。其中国内销量 12,608 台,同比-47.2%;出口 6,356 台,同比+84.8%,好于 CME 此前预期+74%,单月出口再创新高。从结构上看,10 月小/中/大挖销量分别为 7,764/3,069/1,775 台,分别占比 61.6%/24.3%/14.1%,同比+1.6/-2.8/+1.2pct,下游地产承压,中挖占比下降。2021 年 1-10 月累计销售挖机 298,302 台,同比+13.1%;其中国内销售 244,920 台, 同比+3.5%;出口 5

15、3,382 台,同比+96.8%;出口销量占总销量比重 17.9%,维持上行趋势。海外市场复苏、国产品牌全球化驱动下,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国内市场阶段性承压,头部企业经营稳健。10 月挖机销量同比增速低于预期,主要系:(1)基建+地产两大下游阶段性承压:房地产调控升级,9 月单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13.5%;基建复苏不及我们预期,9 月单月投资完成额同比-4.5%。(2)建材价格上涨,叠加限电停产带来的不确定性,开发商的开工意愿受到打击,更多地把资金投向已有项目,1-9 月房屋竣工面积同比+23.4%,9 月单月同比+0.5%,连续 5 个月正增6 / 19长。国内市场需求阶段性承压,主要工程机械主机厂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均经营稳健,逾期率维持低位,回款风险可控。吨位小型化+出口高速增长,行业周期属性有望弱化。2020 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行业月度销售数据波动较大,但 2021 年全年看行业周期波动弱化得到初步验证,高基数下仍实现正增长。相较上一轮周期(2011 年),国内小挖(20T)占比已由 30%提升至 2021 年 60%,出口占比由 6%提升至 20%。吨位小型化+出口高速增长,销售结构已发生变化,2022 年行业有望同比个位数波动,周期弱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