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年度县乡河道疏浚工程规划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1463867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4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年度县乡河道疏浚工程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江苏省淮安市年度县乡河道疏浚工程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江苏省淮安市年度县乡河道疏浚工程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江苏省淮安市年度县乡河道疏浚工程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江苏省淮安市年度县乡河道疏浚工程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年度县乡河道疏浚工程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年度县乡河道疏浚工程规划(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省市年度县乡河道疏浚工程规划- -日期: / n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省市2007-2010年县乡河道疏浚工程规划1 基本情况1.1自然条件1

2、.1.1概况市地处北平原腹地,位于东经11812001193630,北纬324300340600之间。东与、南与、接壤,西邻宿迁,北与毗连,下辖清河、清浦、楚州四区和金湖、盱眙、洪泽、涟水四县。南北最大直线距离约为150千米,东西最大直线距离约为72千米,总面积10072平方千米,其丘区占18.9%,平原洼地占69.7%,湖泊水域占11.4%,耕地总面积589.22万亩,总人口524.1万人。1.1.2气候市境气候属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兼有南北气候特征,温带季风气候尤为显著,加之濒临黄海,受海洋水体影响,气候条件比较优越。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有霜期短。全年平均气温14

3、.0,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21.5,头年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气温低于3,其余各月平均气温均在5以上,最大冻土深度23厘米。平均日照时数21302430小时,平均为2244小时。无霜期214天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约959毫米,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季节性变化显著,冬季雨水稀少,夏季雨水集中(约占全年的65左右),春秋两季雨水量基本相当,各占全年降水量的15左右。区域春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多年平均风速一般在2.94.3米秒之间,平均为3.5米秒,秋季多东风和东南风,冬季多东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和东风。据统计,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6.7米/秒(E、SSW)。汛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3.9米

4、秒(NE)14.9米秒(ESE)。1.1.3地形全市境地势起伏较大,自西向东南倾斜,最高峰为盱眙境的老虎峰,高程为231米,最低为楚州境的绿草荡,高程为1.0米左右,地面平均坡降约万分之三。境河湖交错,水网密布。南有入江水道,中有灌溉总渠、入海水道,北有废黄河,西有淮河干流,五条流域性河道横垣东西,二河淮沭河贯穿南北,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将废黄河、灌溉总渠、二河、淮沭河连在一起,沟通了江淮沂沭几大水系。位于境西部的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与宿迁市共享,还有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等镶嵌其中。1.1.4土壤市地处北平原南部,受黄河、淮河与洪泽湖的影响,北部为黄泛冲积平原,南部为河湖相沉积平原。土壤

5、主要有潮土和水稻土两类,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大豆、油菜、棉花等经济作物。1.2社会经济市是北腹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截止2004年底,全市总面积1007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589.2万亩;总人口52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8.7万人;全市财政总收入63.38亿元(其中市直37.27亿元),粮食总产量333.7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701元。各县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详见表1-1。县(区)乡镇(个)总面积(平方千米)耕地面积(万亩)总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财政收入(亿元)粮食总产量(万吨)农村人均收入(元)清河区6291.4824.36/2.00.81/清浦区

6、929623.132.0616.81.910.124896开发区5603.827.665.812.680.83/楚州区271522133.15119.4995.623.770.23795区21126496.9987.4267.943.5848.993594涟水县311670127.73104.1982.963.069.483353金湖县11134451.8935.6625.553.1337.854018洪泽县12131940.6339.2524.032.5829.653997盱眙县192493110.4373.9860.003.5165.83587合 计14110072589.22524.06

7、378.7163.38333.733701表1-1 市社会经济情况统计表注:市直财政收入为37.27亿元。1.3水利概况市地处淮河流域下游,淮、沂水系的交汇处,以废黄河为分界线,北部属沂沭泗水系,南部属淮河水系。市境水网密布,河流湖泊众多。以分淮入沂工程(二河淮沭河)沟通两大水系。沂沭泗水系有废黄河、盐河、中运河、淮沭河等流域性河道;淮河水系有淮河、淮河入江水道、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里运河等流域性河道;有洪泽湖、白马湖、宝应湖和高邮湖等常年蓄水湖泊水库。区域有骨干排涝河道48条,按照水系划分,各个区域的主要河流分别为:(1)沂南地区有:北六塘河、南六塘河、淮泗河、跃进河、渠西河、民便河、

8、盐河、公兴河、东河、西河、杰勋河、古盐河、一帆河、唐响河和甸响河等;(2)渠北地区:古盐河、团结河、茭陵一站引河、南支河、渔、衡河和窑头河等;(3)里下河地区:头溪河、塘河和白马湖下游引河等;(4)洪泽湖周边地区:维桥河、高桥河、团结河、仇集大涧、淮泗河、公河和福河等;(5)高宝湖地区:温山河、新河、花河、浔河、草泽河、老三河、洪金排涝河、东中心河、西中心河、利农河和汪木排河。全市境还有大沟648条,中沟4298条,小沟37221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分级排水系统。2 县乡河道现状2.1县乡河道划定县级河道指跨2个以上乡镇的骨干引排河道,不包括跨县区域性河道;乡级河道指跨2个以上村的引排河道。乡

9、级河道涝水排入的县级河道为其所属上级河道。县乡河道划分标准详见表2-1。指标类型县级河道乡级河道流域围(行政区域)灌排控制面积(平方千米)长度(千米)平均底宽(米)流域围(行政区域)灌排控制面积(平方千米)长度(千米)平均底宽(米)山丘区县跨乡50-500125乡跨村5-505-123-5平原区县跨乡40-300106乡跨村5-403-103-6圩区县跨乡30-20085乡跨村5-302-83-52.2县乡河道现状按照县乡河道的划定标准,市有县级河道189条,总长度2311.4千米,乡级河道2115条,总长度7260.6千米。20032005年,疏浚县级河道73条,长577.4千米,疏浚土方1

10、642万立方米;疏浚乡级河道421条,长1682.8千米,疏浚土方2284.6万立方米,本次规划疏浚县级河道94条,乡级河道1110条。现按各县区对规划疏浚的河道现状情况分别叙述如下:2.2.1清河区县级河道3条,总长度7.0千米,已疏浚;乡级河道17条,总长44.1千米,已疏浚8条,规划再疏浚8条,长16.7千米,平均淤积深度达0.6米,淤积量28.4万立方米。2.2.2清浦区县级河道14条,总长度168.8千米,已疏浚4条,规划再疏浚7条河道,长65.6千米;乡级河道153条,总长358.0千米,已疏浚25条,规划再疏浚85条,长236千米。2.2.2.1县级河道规划疏浚的县级河道有顺河洞

11、中干河、运南干河、武墩截水沟、东大沟、大治河、北干河、草字河等7条。1、顺河洞中干河:起于和平镇电站村,止于盐河镇宋潮村,其涝水在和平镇干校境排入东大沟,全长8.6千米,排涝面积为14平方千米。原设计标准五年一遇,设计排涝流量为7.5 立方米/秒。2、运南干河:起于黄码乡许庄村,止于运南村,全长12.9千米。排涝围为清浦区黄码乡东北片的许庄、运南、黄码、运西等村,排涝面积36平方千米。原设计流量为7 立方米/秒。3、武墩截水沟:起于武墩镇夏庄村,止于城南乡小闸村,涝水在小闸村境排入大运河,全长9.6千米。排涝围为清浦区境的武墩高地,排涝面积为12平方千米。原设计标准为五年一遇,设计排涝流量为8

12、.8立方米/秒。4、东大沟:起于和平镇越闸村,止于武墩镇王桥村,横穿和平镇境,尾部在武墩镇王桥村境汇入古盐河,全长11.4千米。排涝面积为15.2 平方千米。设计标准为五年一遇,设计排涝流量为11.1立方米/秒。5、大治河:起于黄码乡许庄村,止于盐河镇庙村,其涝水在庙村境汇入柴米河,全长10.5千米。排涝围为大治河以北,至大运河,排涝面积14平方千米。原设计标准为五年一遇,设计排涝流量为10.2立方米/秒。6、北干河:起于和平镇电站村,止于和平镇齐湖村,其涝水在齐湖村境汇入草字河,全长9.4千米,排涝面积为8平方千米。原设计标准五年一遇,设计排涝流量为7立方米/秒。7、草字河:横穿和平镇境,为

13、和平镇骨干排水河道之一,起于和平镇二河村,在武墩镇王桥村境汇入古盐河上游,全长6.3千米。排涝面积为22.7平方千米。设计标准为五年一遇,设计排涝流量为16.6立方米/秒。2.2.2.2乡级河道规划疏浚乡级河道85条,总长236千米。由于多年淤积、水草丛生,加之沿线居民向河中倾倒生活垃圾等原因,使得这些河道断面萎缩、淤塞严重,总淤积量达268.8万立方米,大降低了这些河道的引排水能力。2.2.3开发区县级河道2条,总长度4.9千米,已疏浚;乡级河道23条,总长54.7千米,已疏浚7条,规划再疏浚16条,长30.3千米,平均淤积深度在0.8米1.3米,总淤积量为50万立方米。2.2.4区县级河道

14、29条,总长度403.4千米,已疏浚8条,规划再疏浚17条,长239.3千米;乡级河道604条,总长1810千米,已疏浚77条,规划再疏浚156条,长496.5千米。2.2.4.1县级河道规划疏浚的县级河道有淮涟东西四干河、小河、大泓北段、淮涟一干河、二大沟、民便河、古黄河上段、老场沟、天然河、公河、渠西河、竹络坝四干河、竹络坝二干河、竹络坝一干河、竹络坝总干河、夏家湖干河、一干北大沟等17条。1、淮涟东西四干河:上起淮涟三干渠,东止王兴镇练湖村,全长12.9千米,是区淮高灌区一条主要的灌排两用河道,以引水灌溉为主,流经丁集、棉花庄、王兴3个乡镇,沿线灌溉面积约5万亩。原设计标准为:底高程7.56.5米,平均河底宽度10.0米,坡比1:2.5,河底比降1/10000,设计流量29.5立方米/秒,由于该河道沿线土质均为沙土,极易形成淤积,多年来一直未曾疏浚,现淤塞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