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不可缺少的三种声音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1463711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里不可缺少的三种声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校园里不可缺少的三种声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校园里不可缺少的三种声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园里不可缺少的三种声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里不可缺少的三种声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里不可缺少的三种声音宁夏吴忠市扁担沟中心学校 李明瑞 751102物理学中的声音分为乐音和噪音。我们把发音物体有规律地振动而产生的具有固定音高的声音称乐音。如钢琴、小提琴、二胡等发出的声音就是乐音。乐音悦耳、优美动听。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学校也有声音,学校里的声音也有乐音和噪音之分。一所学校如果发出的是乐音,这所学校就处于积极向上的发展状态,她的发展就是生态的,健康的,良性的。反之,如果一所学校发出的是噪音,那么这所学校将是不和谐的。总的来说学校里不能缺少三种乐音。即“读书的声音”、“唱歌的声音”、“教研的声音”。“读书的声音”是校园里的第一种乐音。健康发

2、展的校园不可缺少读书声。读书声可以来自老师,也可以来自学生;可以来自校园内,也可以来自校园外;可以在操场上,也可以在教室走廊内;可以来自课堂内,也可以来自课堂外;可以在早晨,也可以在下午。读书声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男女,不分老幼、不分师生,不分官民。走在校园里,随时都可以听到学生的读书声,驻足欣赏,给人赏心悦耳之感,听别人朗读优美的文章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听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达到听读成颂,实在是一种享受。清晨六七点钟被校园里的朗朗读书声叫醒,早早起床,和学生一起在校园里散散步,读读书,吸吸新鲜空气,对身体有益,又能增加知识,何乐而不为。有时与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帮学生矫正字音,与学生一起体

3、会文章的感情色彩,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实在是寓教于乐。走读的学生还在距离学校两三公里之外,就被校园里传出的读书声所感化,于是他们未进校园学先行:乘校车的学生在车上就拿出了教科书开始背诵诗文,记外语单词,记数学公式;骑车和步行的学生听到校园里传来的读书声,于是也加快了行军的速度,因为他们都不想落后于住校的学生。下午放学后,住校的学生很快用完晚膳。这时除了一些调皮好动的男生或打篮球,或玩乒乓球,或几个人围着一个足球在射门。大部分学生就像天上的星星,洒满了整个校园;优美动听的读书声响彻了整个校园,传到九霄云外。好一副读书上河图啊。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那句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

4、关心。” 谁还没理由将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唱歌的声音”是校园里的第二种乐音。冼星海先生说:“歌曲对于革命,犹如盐对于人类,有同样重要的作用,盐能增加人类的体力,歌曲能增加革命的力量。”所以歌声催人精神振奋,歌声使校园生机勃勃。早操后校园歌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就像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朝气蓬勃,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使人联想到孩子的未来,联想到祖国的兴旺发达,繁荣昌盛;联想到百姓安居乐业。下学后同学们排着路队一路高歌,雄赳赳气昂昂活像一支即将开赴前线的队伍,绝对每战必胜;午饭归来的第一节课,来一首红歌,一看就是战果累累;唱出了精神,唱出了力量,唱出了生命;课间十分钟来一支歌,即消除疲劳,又缓解压

5、力,还能营造上课的氛围,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何乐而不为。午间,放一曲冼星海先生的黄河大合唱,有午间学习习惯的部分学生被惊涛澎湃、浩浩荡荡的黄河之音感化了,他们越学越有劲,越学越精神。有午休习惯的师生陶醉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进入仙境,进入梦香,多么惬意啊!有午玩喜好的教师越玩越振奋,越玩越精神,多么神奇啊!音乐作为一门艺术,通过歌声表现了出来,既能抒发个人情怀,还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校园里有了歌声,首先说明校园里有人,其次说明校园里的人有朝气;更说明校园里的人是自然人,是生态人,艺术人;那么校园也是自然的,是生态的,艺术的;校园的发展也是自然的,是生态的,艺术的。这样的校园难道育不

6、出优秀的人才吗?所以校园里一定要有歌声。“教研的声音”是学校里的第三种乐音。也是校园乐音里最重要的一种乐音,即校园主体之音。教研就是教学研究。即研究学生,研究教师,研究课堂,研究教材等。研究学生就是要研究学生想的是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清楚了学生想的是什么,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就能在教育学生时做到对症下药,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学生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成为一名健康向上的中学生,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另外,还要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这样才能做到以学定教,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否则,教学就会与学生的思想脱节,与学生的接受能力脱节,不能量生而教。这

7、样的教育将会走入死胡同。研究教师就是研究教师最需要的是什么,研究教师最擅长的工作是什么;知道了教师最需要的是什么,就能帮助教师解决最需要的困难,及时的给教师以温暖,给教师以关怀,从而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甘为学校贡献的力量与理由。清楚了每一位教师最擅长的工作,就能在安排工作时做到学科配置的合理化,就能避教师能力之短就教师能力之长,实现教师工作效益的最大化,也能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最大化。研究课堂就是要研究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关注到了每一位学生,如何关注学生;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了起来,学生是否参与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否参与到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参与率是多少?这些研究是优

8、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关键,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研究教材就是研究教材的知识编排体系,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明确每一单元在整个年段中的地位和作用、前后联系;对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关键做到了如指掌,然后才能对教学工作做得游刃有余;那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到哪里”的教学方式是要不得的。教学研究的形式不拘一格,或办公室、或校园、或宿舍、或餐厅;或上班、或下班;或集体、或个人都可以针对教学当中的一个难点,一节难备的课,课堂上的一个突发事件,学生之间的一个冲突,令人头痛的某位后进生等;或以小课题的形式,或以随地讨论的形式,表观点、献计策,想办法、出主意,不论资历、不拘老幼,畅所欲言、资源共享,互相尊重,和谐共处;好一副生态教研图,给人幸福,催人奋进。学校要发展,校园就要和谐,和谐的校园离不开三种乐音的支撑。这三种乐音是互为一体的,相辅相成的;没有读书声的校园至少说明校园缺少良好的读书习惯,校园里缺少读书习惯,老师一定很少读书,学生就更不用说;这一定不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没有歌声的校园就是没有生命的校园,没有生命的地方与太平间有什么两样?这种地方成长起来的人能是自然人么?教学研究更重要,没有教研的学校就是没有文化的学校;就不会有文化底蕴的积淀;没有教研的教学就是缺少理论支撑的教学,和空中楼阁没什么区别; 所以这三种乐音互相支撑,缺一不可。愿我们的学校在三种乐音中和谐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