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说课稿集合七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1445448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说课稿集合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有关说课稿集合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有关说课稿集合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有关说课稿集合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有关说课稿集合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说课稿集合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说课稿集合七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说课稿集合七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本课内容选自高一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第一分册第18课,本教材是由湖南省教科院编著。学好本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调适自己情绪的方法,以便以更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良好情绪对于学习的动力作用以及挖掘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二、说学情学生状况:当代中学生在科学不断进步,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变革的今天,虽然能很快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但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在情绪特征上表现为好冲动、不稳定、极端化等特点。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表现缺乏深刻地认识,也不善于调适自己的情绪。而且

2、高一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关口,已经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还比较薄弱,又处于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时期,形成了他们内心需要与意志调控能力之间的失调,从而导致他们在处理很多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时冲动、极端化,难以很好的调适自己的情绪。三、说教学内容本次课的主题是怎样合理调适自己的情绪,是来自教材中的最近比较烦一课,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各种情绪以及它们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并使学生在了解自己情绪特征的基础上,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适,以合理的方式、方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以增进身心健康。四、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分为三个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表现及情绪对

3、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清楚的知道情绪产生的原因。2、态度和情感目标:重视情绪的调控,培养良好的情绪。3、能力和问题解决目标:能觉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认识情绪对自身的影响,并能应用有效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对情绪进行自我调适。五、说重点重点:理解合理调适情绪的重要性六、说难点难点:结合自身情绪体验,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寻求控制、调适情绪的方法。七、教法、学法分析本节课我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进行教学。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强调师生互动。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教师及

4、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主动、积极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加以运用,能够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八、教学过程设计为了达到前面所说的认知、态度和情感、能力和问题解决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具体的教学过程:1、本课设计为六个板块,分别为:(一)故事导入;(二)情绪的故事;(三)情绪的图片;(四)情绪的假设;(五)锦囊妙计;(六)教师小结2、故事导入:教师主要通过一个关于林肯和他的陆军部长斯坦顿的情绪的故事导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下面的活动做好准备。3、过程:(一)情绪的故事。为了贴近学生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导

5、学生,向学生说明,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而愉快、欢乐、满意、平静等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同时,结合两个故事,告诉学生任何情绪的表现都应去适应,否则,就会物极必反,乐极生悲。(二)情绪的图片。分为两个小环节:一是教师出示各种情绪图片,引导学生辨认各种情绪的不同表现。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情绪与表述一一对应,学生体会各种情绪的外部表征。二是列出喜、怒、惧、哀、恐等情绪,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这些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的形容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在课堂中加以整理并理性分类,同时,又提高了学生正确表达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最近一周或半

6、个月以来的情绪体验进行勾划,句划出最适合自己情绪体验过的词,如果以上有没列出来的词语,学生自己也可补充写上。(三)情绪的假设。通过以上分类,教师趁热打铁,提出以下十种情境,请学生说出他们会产生何种情绪及产生该情绪的原因。比如有人弄坏了你的文具,你会产生什么情绪?有过这种体验吗?当时又是怎样处理的?如果一旦再出现类似的这种情况,产生这种情绪时又如何调适呢?等等。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如产生被激怒的情绪时,分析一下为什么发怒;分析一下发怒的后果;怎样使自己不过分激动;如何控制、调节被激怒的情绪等。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以上三个活动让学生在弄清情绪的各种分类后,当面对这些不良情绪时,怎样

7、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来合理调适情绪。(四)锦囊妙计。为学生提供一些不良情绪的自我调适方法。1、怡悦调适法。利用古代的一个故事作为背景。让学生通过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并利用“怡悦调适法”来解决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内心的冲突和痛苦,告诉学生如果自己怒骂无常,愤怒难耐,也可以通过这种怡悦法来进行调适。2、宣泄法。分为三种:在产生痛苦、悲伤、难过等情绪时,可通过哭来宣泄、释放积聚在内心的痛楚,达到心理平衡;有郁闷、愤怒、困惑等消极情绪时,可通过音乐或书写宣泄法来调适;如受了委屈或欺侮后,可借助一些外物来宣泄,比如说拳击、打沙包等方法。3、还可以用自我暗示法、意志控制法、理智调适法、活动转移法、注意力转

8、移法、交往调节法、情绪升华法等调适方法。这一教学环节,诱导和启发学生在不良情绪出现时,应及时采取正确的调适方法,让学生达到不良情绪的有效化解,使自身的精神堤坝坚不可摧,让精神之库不断注入振奋、欢欣和愉悦,让心境之水永远清澈与蔚蓝。(五)教师小结。本环节分为两个部分,作业的布置和教师的小结:1、结合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布置作业:想一想良好调适自己的情绪是否还有其他方法?情绪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人的影响有哪些?我该怎样调控才能获得良好的情绪?2、教师结束语:情绪是人心理能量的调节器,它可以发动人的行为,确定人的行为方向,对人具有无法估量的感染力。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情绪的正确作用。让我们都做自己情绪

9、的主人,让自己的情绪永远都拥有舒适、温暖的环境,让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多地呈现出一片晴空。 说课稿 篇2 我从教材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阐述。一、教材内容南通的蓝印花布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本土民间文化艺术之一,是在几千年的社会历练中由劳动人民创造、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的传统艺术奇葩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南通蓝印花布以质朴的色彩,古拙的纹样,素雅的风韵,清新明快的魅力而享誉海内外。它其中还饱含了许多美术知识和文化精髓,能给予学生许多知识,并且能使学生对家乡的民间传统工艺蓝印花布的发展史、蓝印花布文化、技术等方面有所了解,能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弘扬

10、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 这也契合了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因此基于以上的种种,我为小学高段的学生设计了以“蓝白之美”为课题的南通蓝印花布的教学内容。二、学情分析小学高段的学生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美术技能、技法的掌握已经过了较完整和系统的学习,在文学修养方面也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其思维处在形象与抽象的过渡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教强的理解能力,为学习好本课内容奠定基础。但大部分学生对远离生活的蓝印花布缺乏了解和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蓝印花布的人文性和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

11、两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对蓝印花布的历史起源的了解,实物、图例的欣赏,品位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2选择合适的材料,尝试进行蓝印花布创作设计,感受蓝印花布的蓝白之美,体验设计创作的乐趣。3引导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特别是本土文化的关注,弘扬并传承民间艺术。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欣赏蓝印花布艺术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教学难点:合理的运用各种材质、方法进行蓝印花布的设计制作。五、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卖个关子:用老师讲解民间故事的形式开始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从美丽的民间传说中感受蓝印花布是一种美的象征。(关于蓝印花布的传说:“有一天,两个瘸脚的

12、男人在向一对夫妇乞讨,等他们吃完夫妇给的食物后,他们唱起了歌:我有一株能印衣服的草,他们能永不褪色。同时,他们播种了一些种子。年轻夫妇听说那些草可以印染,于是他们割下一些,浸泡在大缸里。可是并没有看到颜色。一些天过去了。两个瘸脚的男人再一次经过,向这对年轻夫妇乞讨一些酒喝。善良的夫妇又满足了他们的需求。等他们喝完,就倒了一些酒和石灰在大缸里,年轻的夫妇发现,大缸里的水变成兰色。年轻的夫妇好奇地问两个瘸腿的男人原因,并询问他们的名字。两人告诉他们,叫梅福和葛洪,给他们的草叫做靛蓝草。草的颜色能染成布并永不褪色。于是就有了蓝白相间花纹的布也就现在的蓝印花布,第二天,年轻夫妇根据梅福和葛洪的嘱咐开了

13、一家小作坊。从此以后染坊在中国越来越多了,蓝印花布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听完了故事,学生已经进入到蓝印花布那美丽的,古老又悠远的意境里了,今天所学的课题也就豁然明朗了,教师直接揭题: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南通蓝印花布的“蓝白之美”。(出示实物蓝印花布,让学生眼见为实。)2探索研究(1)初识蓝印花布,谈印象。教师对学生说:其实刚才我们听到的只是个古老的民间传说,真正的蓝印花布并不像我们想的这么简单,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几幅漫画中看出来它有着许多道复杂的工序,(出示课件:漫画“蓝印花布的由来”)接着请学生谈谈对蓝印花布的第一印象。对于大部分不认识蓝印花布的学生和小部分听说过蓝印花布的学生而言,通过教师

14、在课堂中说一个民间故事,看一组漫画形式的蓝印花布的工序流程图,赏一块真实蓝印花布这三步后,此时,学生对家乡蓝印花布又有了新认识,能说出些许感受。这个环节的设置同时也是要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官到蓝印花布色彩只有蓝白两色,它有着质朴和素雅的特点,也是蓝印花布名称由来的原因之一。(2)初初尝试表现蓝印花布的“蓝与白”。请学生思考、选择过去所学过方法初次尝试表现蓝印花布。(用事先老师发的正方形小纸片)然后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小练习展示,(其中有:剪纸、用宣纸印染画、在蓝色纸上用油画棒或修正液画)学生简单阐述方法,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蓝印花布的纹样特点之一:都是图案由一些大小不等的点组成了,这因为它的制作工艺中的环

15、节决定的。这个环节的设置主要有三个意图:首先,能让学生巩固旧知的基础上找到表现蓝印花布的方法,其次,是让学生把初次接触蓝印花布的感受表达出来,最后,是有了小练习后才能为大作业有更出彩的效果作奠基,也为学生能更深入的了解、欣赏蓝印花布的人文性和艺术性作更好铺垫。(3)欣赏图例,感受“蓝白之美”的精髓所在。(课件出示)在简单的小练习展示后教师引出话题:除了刚才我们找到的这两个特点外。其实蓝印花布的能流传至今,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还不止这些,让我们继续来找找看?(出示多幅图片实例)从蓝印花布的题材寓意和构成形式引领学生有目的的欣赏,从而通过讨论概括出蓝印花布的题材选择,如:题材有动物、花卉等构成,形式也十分的多样,如有角隅纹样、二方连续等构成,更重要的是理解蓝印花布中的图案寓意,如龙凤呈祥、十全十美详细又精练的举例和说明。这个环节放到最后是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先人们都是有着美好的愿望,善良的品格,勤奋的精神与最多的智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