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方案设计7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1444987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方案设计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方案设计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方案设计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方案设计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方案设计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方案设计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方案设计7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方案设计7篇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方案设计篇 1教学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 法律信仰。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 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活动形式:由具体案例铺开,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言,相互交流感 想和学习体会。活动手段:小组讨论,个别发言,教师总结。活动过程:一、案例引出:事情发生在某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 中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 从高达 20 米的四楼摔了下来。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 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二、学生讨论:问题 1:甲失手打伤乙,算

2、不算违法?1、学生讨论发言。2、老师小结:有没有构成一定的社会危害程度是确定 是否违法犯罪的重要依据。比如两人开玩笑,你打我一下, 我打你一下,没什么伤害,不是违法,但如果其中一人不注 意打到另一人的眼睛上,把眼睛打坏了,达到伤残的程度, 那他就是违法了,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所以案例中的甲造 成了乙从楼上摔下严重受伤,显然违法了。问题 2:甲违反了什么法?1、学生讨论交流2、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在法律上,违法行为 还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两种类型,他们的区分 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严重违法行 为对人或社会造成的危害比一般违法行为大。所以甲的失手 造成了对乙的严

3、重伤害,他的行为已构成了严重违法,也就 是俗称的犯罪。甲违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罪。问题 3:你认为案例中的甲应得到怎么的法律惩罚?1、学生根据自己对案件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各抒已 见。2、老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确定一个人有没有犯 罪,犯了什么罪,以及应该受到怎样的制裁,不是凭感情用 事,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在法律上,都有明确的条文作 为依据。根据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 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刑或拘役。问题 4: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启示?学生回答。三、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的好!是的,我们都是活泼好动的少年, 爱玩是我

4、们的天性,但我们在玩笑时,千万要注意安全,不 要因为一时的冲动伤害了别人,也不能因为一时大意让别人 伤害到自己,这样的后果是既触犯了法律,又造成了双方一 辈子的痛苦。那将是多么惨痛的事啊!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开 始注意与同学和睦相处,玩笑时注意分寸,课间注意文明休 息,别让那冲动的一瞬间成为悲剧的开始。另外,我们要多 学法,时刻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 公民!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方案设计篇 2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 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学过程:一

5、、导入触目惊心: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 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 达 15 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 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 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 权益则十分必要。二、你对国家的相关法律知道多少?1、说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规。2、师总结并出示课件。法律词典: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 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 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

6、法权益的侵犯,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的行为。三、合作交流:问题 1、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问题 2、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还有什么? 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 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 坚决摒弃不良行为。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方案设计篇 3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警 惕不法侵害,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树立正确的 道德观,确立法律观念,尊重规则,尊重权利。(2) 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 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初步掌

7、握辩证思维能力 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 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 的自我防范能力,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3) 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一些不法侵害和意外险情的 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懂得 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重点:用智慧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提高警惕是防范侵害的前提。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引入新课导课二、新授同学们,下面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小丽通过网上聊天,认识了阿林,并且很快地介绍自己的真实 情况。阿林约小丽去公园玩,小丽应邀了。

8、师:根据你们的猜测和想象,你说他俩会怎样?生:(一)提高警惕过渡:刚才大家对小丽的遭遇作了很多猜 测,那么究竟小丽的遭遇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 关注事情的进展。1. 播放影片2. 师:小丽这么轻易落入魔掌的原因是什么呢?生: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形成共识:小丽落入魔 掌的原因在于思想上没有高度的警惕,轻信网友。(板书:警 惕)3. 师:我们在网上交友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课件出示)a. 活动:小组讨论b. 指名汇报教师归纳:总的来说,网络世界就像一个万 花筒,青少年要提高警惕性;同样,社会犹如网络世界,即绚 丽多彩,又存在着一些丑陋肮脏的东西,我们同样要提高警 惕,正如谚语所说:

9、“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二)用智慧保护自己过渡:由于小丽在思想上没有提高 警惕,落入了魔掌,现在她非常后悔,向我们发出了求助。 同学们,请你帮小丽想想办法:1. 小组活动2. 指名汇报3. (播放影片)我们来看小丽是怎样逃脱的。(板书:智慧)4. 师: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根据环境和情况不同, 办法也不同。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断录像。 (出示录像)5. 师:老师这里有一份材料,你们觉得他做法可取吗?(出示:一个生命随风而去)生:师:遭遇不法分子侵害,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同其博斗,力量悬殊大的,可 以采取灵活的方法及脱身。两害相权取其轻,保住最大利益。 师:我们是否就这样宽

10、恕、姑息他们?那该怎么办?(板书:法 律)6. 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三、拓展1、你有遭遇过不法侵害的经历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 认为该怎么做?(出示课件)2、师总结: (出示课件)通过今天的学习,使大家懂得, 在不法侵害发生前,我们要提高警惕,在不法侵害发生时, 要用智慧保护自己,在不法侵害发生后,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只有我们多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本领,积极地去保卫自己的 平安,大家才能平安地学习,平安地生活,平安地成长!3、播放音乐,齐读儿诗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方案设计篇 4教育目的:结合学校法制宣传周活动,通过本次讲座,加强学生的 法制意识,使学生牢固树立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11、教学方法:个案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1、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的意义2、举案说法 下面将展示两个真实的个案,请同学们听后仔细思考 个案一、南方一座有近 600 万人口的城市,1991 年分 4 批判处了172名罪犯死刑,其中18-25岁的年轻罪犯 115名, 占被处死人数的 66.9%。为什么这么多的年轻人走上了断头 台?调查研究说明,他们违法犯罪均起于少年时期, 30.5%曾 是少年犯,61.5%少年时犯有前科,基本都有劣迹,从小就有 不好表现。这些孩子走上犯罪道路,有多方面原因,家庭有 不可推卸的责任。据分析,这些孩子的不良家庭影响是 :一、 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管教无方,法制教育

12、更谈不上;二、对 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在 115 名孩子中,独生子和老小 占 77.4%,家长溺爱至极,使孩子从小为所欲为;三、父母思 想意识不健康,自身就缺乏法制意识,甚至家人中就有违法 乱纪现象;四、家庭感情不和,父母离异,孩子缺少家庭温暖。个案二、初中生张林和几个同学在公园里打球,碰上了 几个熟悉的学生,两拨人在一起玩球的过程中,张林与谭华 发生了口角,谭华骂了张林,张就与他打了起来。第二天, 谭华为了报仇就找了不少“哥们儿”,把张林劫到了公园里 他们把张林双手捆住后,就轮番殴打他,并用刀子划张林的 脸,无论张林怎样求饶都不行,只打得他满脸是血、浑身是 伤、已奄奄一息了,这帮人才离开

13、公园。张林在被别人送往 医院的途中不治身亡了。当张林的父母听说自己的儿子被人打死后,父亲的高血 压病复发而引起了半身瘫痪,母亲则当场就晕了过去,从此, 其母就整日疯疯癫癫,直至卧床不起。3、案例分析总观上述两个个案,他们之所以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原因可以归咎于以下几个方面: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校教育原因:自身修养原因:好奇青少年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这是他们的天性。 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有时对好坏 良莠缺乏全面正确的判断,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就会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随心所欲,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如 少女禾某,本是一位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中学生,因看到 一些大龄青

14、年吸食毒品,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也试了试,结果 一发而不可收,最后发展到以卖淫换取毒资的地步。盲从 在一些共同犯罪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并没有完全认识 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随其他成员盲目干事,人云亦云,没 有明确的犯罪动机。如一个少年抢劫、盗窃团伙,6 人中有 3 人不满 12 周岁,这 3 人跟随一个 16 岁的“头目”在两年 内作案数十起。当问到他们为什么犯罪时,他们都说:“他(指 头目)让我们干的。”像这样的作案人占总数的 20%还多 攀比虚荣 近年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一些青少年幼小的心灵里种上了贪慕虚荣的种子,讲排场、 讲穿戴、讲吃喝,好逸恶劳,梦想一夜暴富,导致

15、他们不择 手段地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利。一个年仅 18岁的姑娘杨某,只是为了把自己和男友打扮 得漂亮潇洒,就在四年中侵吞公款 60余万元。因贪慕虚荣而 走向犯罪是近几年青少年犯罪最突出的特点,在56 起案件中 有 17 起,占 30.35%,特别值得警惕和关注。4、实话实说由同学来谈看法(15 分钟)5、结论 作业:写一篇法制教育后的感想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方案设计篇 5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志线的作用。2、使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3、使学生懂得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重点难点:1、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这既是重点又 是难点。2、有关的交通法规。这是重点。教学方法:识记法、情景模拟法、讲解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1、运用电脑播放一组“因违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的新闻。(让学生认识到违章的后果,使学生带着一种无比 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 同时也受到深刻的教育,懂得注意交通安全是多么重要,增 强交通安全意识。)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引导学生 清楚是因为违章而造成的),那么你们在生活当中知道哪些 交通法规和认识了哪些交通标志呢?他们的作用及意义又 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重点介绍这些内容。(引出本 课的重点与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