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二中2011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144433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邵阳市二中2011年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邵阳市二中2011年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邵阳市二中2011年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邵阳市二中2011年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邵阳市二中2011年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邵阳市二中2011年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邵阳市二中2011年上学期期中考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邵阳市二中2011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二期语文试卷(时量:100分钟 分值:100分)命题:邓华 审核:肖健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51分)1、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恫吓吓唬 负荷荷枪实弹 伺候伺机而动 呱呱直叫呱呱坠地B、停泊湖泊 机杼毁家纾难 悖谬未雨绸缪 朔风探本溯源C、纰漏蚍蜉 露骨抛头露面 对峙恃才傲物 蜿蜒剜肉补疮D、积淀靛蓝 引吭高歌一声不吭 行头行家里手 箴言三缄其口2、选词填空。韩小惠在悠悠心会中写道:“有的夫妻一个屋檐下厮守一辈子,有的同事一个办公室对坐几十年,就是没话,心灵始终隔着一片寸草不

2、生的荒漠。”与这里的“寸草不生”一词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赤地千里 B、天府之国C 、鱼米之乡 D、山穷水尽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枪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B、列车发出铿嚓铿嚓的轰鸣,风驰电掣般奔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声音也越来越响,越来越怒气冲冲C、那个年老的乘客用手指指受宠若惊的炮手,继续说:“现在,把这个人拉出去枪毙。”D、这个人隐隐地坐在扶手椅里,凝视着炉火,就这样一阵骤雨似的念头滔滔不绝地从某个非常高的天国倾泻而下,进入他的头脑。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A、拿无知当令箭,一味只要个性而不顾人格和道德公约的“抄男”郭敬明,是不配称之为“作家”的,更是中国文坛应唾弃的,当然是不屑一读的。B、中国不少地方官员最近纷纷承诺要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的廉价住房,同时也要争取控制飙升的房地产价格是关注民生的重要举措。C、她在北京宗茂胡同生的,对北京的胡同有着一种特别的情结,这次到北京,她在博物馆前一站下车后,就直奔那条胡同。D、老人所说的一切,男孩听起来都茫然不解。但是,他想知道“神秘的力量”到底是什么。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56题。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时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5、对这首诗中语句

4、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题李凝幽居”中的“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B、首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中也曾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他隐者的身份。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整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阅读下

5、面文言文,完成7-9题。颜真卿忠肝义胆唐颜真卿,果卿弟也。任平原太守。禄山乱,起兵讨贼,诸郡皆应。讨贼有功,迁刑部尚书,乃为卢杞所恶。德宗建中四年,值李希烈谋逆,陷汝州。至是,上问计于杞。杞对曰:“诚得儒雅重臣为陈祸福,可不劳军旅而服。颜真卿三朝旧臣,忠直刚决,名重海内,人所信服,真其人也。”上以为然,遂遣真卿宣慰。至许,欲宣诏旨,希烈使养子千余环绕侮骂,拔刀拟之,真卿色不变。希烈麾众令退,馆而礼之。令朱滔各遣使诣希烈,劝进,召真卿示之曰:“四王见推,不谋而同,无所自容也。”真卿曰:“此乃四凶,何谓四王?”希烈不悦,掘坎于庭,云欲坑之。真卿怡然对希烈曰:“死生已定,何必多端,亟以一剑相与,岂不

6、快公心哉!”希烈乃谢之。真卿后自缢,死贼中。7、“至是,上问计于杞”一句中“是”指代的内容是A 、德宗建中四年 B、李希烈C 、李希烈谋逆 D、汝州8、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云欲坑之 坑:活埋B、亟以一剑相与 相:我C、岂不快公心哉 快:使痛快D、希烈乃谢之 谢:感谢9、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颜真卿讨贼有功,但却被贬为刑部尚书,是因为被卢杞所嫉恨。B、卢杞力推颜真卿去贼军中宣慰,是为嫉妒心所驱使。C、朱滔派遣使者召见颜真卿,表示攻唐迫不得已。D、希烈谋反叛唐,被颜真卿的忠肝义胆所感动,表示愿意投降。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A、1906年,高尔基的代

7、表作长篇小说母亲完成。它描绘了无产阶级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工人党员巴维尔和革命母亲尼洛夫娜的感人形象。B、炼金术又叫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讲述的是人生寻梦的历程:西班牙牧羊少年圣地亚哥两次做了同一个梦,梦见他能在埃及金字塔附近找到一批埋藏的珍宝。C、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D、泰戈尔的著名诗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和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沉船家庭与世界和素芭。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3题。在我们看来,小说总得有比较细致的艺术描写,比较完整

8、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但在唐以前,神话、寓言不用说了,即便是历史散文,也往往只有人物性格的一刹那的闪光,只有故事情节的某些片段富有文学意味,因而只能说是孕育着小说的因素,不能把它们径直地称为小说。同样,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说,除了极少数有稍许细致的艺术描写之外,大都是简单粗略的“残丛小语”。即便其人物性格有一刹那的闪光,即便其故事情节的某些片段富有文艺性,也只能算小说的雏形或嚆矢(hao shi带响声的箭。比喻事物的开端或先行者),也很难径直地称为小说。我们顶多可以把其中极少数故事称为“小说”,顶多只能说魏晋南北朝出现有极少数“粗陈梗概”的小说,不能把这些故事全都叫做“小说”。正如我们不能

9、把神话、寓言、历史散文与小说混为一谈一样,我们也不能把“故事”和“小说”混为一谈。笼统地把那些志人、志怪作品称为“故事”是可以的,笼统地把那些志人、志怪故事称为“小说”,恐怕是不大确当的。严格说来,中国小说的正式形成是在唐代。唐以前只能算小说的萌芽阶段。唐代的传奇才是名副其实的小说。在故事情节上,它由过去那样的随笔、杂记式的记录或简短零星的“残丛小语”,变成了篇幅较长的细致描绘、委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相当完整的艺术结构。在人物刻画上,它由过去那样的不注意人物性格或只有性格的一刹那闪光,变成了比较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心理的描写。在作品内容上,它也由记叙怪异扩大到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一句话,

10、唐代的传奇,具有完备的短篇小说形式,无愧于“小说”称号。鲁迅说:“小说到了唐时,却起了一个大变迁。六朝时之志怪与志人的文章,都很简短,而且当做记事实;及到唐时,则为有意识地作小说,这在小说史上,可算是一大进步。”唐人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终于正式形成了,标志着我国小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终于成长为大树,标志着前人著作中孕育的小说因素终于形成了“小说”这样一个新型的文学体裁。11、整理说“笼统地把那些志人、志怪故事称为“小说”,恐怕是不大确当的”,这样说的原因是A、这些志怪、志人故事只能称作小说的雏形或嚆矢。B、不能把“故事”和“小说”混为一谈。C、这些志怪和志人的故事还缺乏比较细致的艺术描写

11、,还没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所写的人物也缺乏鲜明的性格。D、这些志怪和志人的故事,大都是粗略的“残丛小语”,只有部分人物的性格有一刹那的闪光;从故事情节来看,除某些片段外,总体上还缺乏文艺性。12、按整理的观点进行推断,下列全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的一项是A、柳毅传书三国演义夸父追日子夜B、柳毅传书红楼梦阿q正传老残游记C、西游记周处李自成百合花D、儒林外史守株待兔荆轲刺秦王家1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整理说“唐代的传奇,具有完备的短篇小说形式”,这“完备”的形式,整理是从“故事情节”“人物刻画”和“环境烘托”三方面来说明的。B、鲁迅说“ 小说到了唐时,却起了一个大变迁”

12、,这个“变迁”,是指有意识地写小说。C、唐人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正式形成。D、唐人传奇就体现整理借小说这种形式来表达某种意思了。阅读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片段,完成1417题。(小说描写一个穷困失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为进监狱得以安身而故意犯罪,几次惹是生非都没有达到目的,后来在宗教赞美诗的感染下想改邪归正,警察却逮捕了他。)多年来,好客的布莱克威尔岛监狱一直是他的冬季寓所。正如福气比他好的纽约人每年冬天要买票去棕榈滩和里维埃拉一样,苏比也不免要为一年一度的“冬狩”做些最必要的安排。现在,时候到了。昨天晚上,他躺在古老的广场喷泉附近的长凳上,把三份星期天的厚报纸塞在上衣里,

13、盖在脚踝和膝头上,都没有能挡住寒气。这就使苏比的脑海里迅速而鲜明地浮现出岛子的影子。他瞧不起慈善事业名下对地方上穷人所作的布施。在苏比眼里,法律比救济仁慈得多。他可去的地方多的是,有市政府办的,有救济机关办的,在那些地方他都能混吃混住。当然,生活不能算是奢侈。可是对苏比这样一个灵魂高傲的人来说,施舍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从慈善机构手里每得到一点点好处,钱固然不必花,却得付出精神上的屈辱来回报。真的是凡事有利必有弊,要睡慈善单位的床铺,先得让人押去洗一个澡;要吃他一块面包,还得先一五一十交待清个人的历史。因此,还是当法律的客人来得强。法律虽然铁面无私,照章办事,至少没那么不知趣,会去干涉一位大爷的私

14、事。14、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的是例句:苏比站定不动,两手插在口袋里,对着铜纽扣(警察制服上的铜制纽扣)直笑。“肇事的家伙在哪儿?”铜纽扣气急败坏地问。A、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B、一间阴暗的小屋子里,上面坐着两位老爷,一东一西,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C、我猜他把那封信总该看了十几遍,每个字让他嚼得稀烂,消化了。D、他一节一节地撑了起来,像木匠打开一把折尺。15、“好客的布莱克威尔岛监狱一直是他的冬季寓所。”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正如其他的监狱一样,布莱克威尔岛上的监狱也是以拘押犯人为能事的。B、多年以来,苏比就在这所监狱中受尽了凌辱。C、每年冬天,苏比就要到岛上的监狱中去,以躲避严寒。D、这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监狱比作寓所,其中包含了多少辛酸与无奈!16、“正如福气比他好的纽约人每年冬天要买票去棕榈滩和里维埃拉一样”这一句是A、比喻 B 、比较 C 、举例 D、引用 17、文中说“法律比救济仁慈得多”,这样说的总原因是A、他可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