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工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6年版)--大学毕设论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1444221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3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业工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6年版)--大学毕设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业工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6年版)--大学毕设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业工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6年版)--大学毕设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业工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6年版)--大学毕设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业工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6年版)--大学毕设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业工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6年版)--大学毕设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业工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6年版)--大学毕设论文(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6年版)编制单位: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2016年11月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创新平台建设2一、电子信息行业2二、机械行业2三、汽车行业2四、船舶行业2五、民用航空航天行业3六、钢铁行业3七、有色金属行业3八、建材行业4九、石化与化工行业4十、医药行业4十一、轻工行业5十二、纺织行业5第二章 智能制造6一、电子信息行业6二、机械行业7三、汽车行业8四、船

2、舶行业8五、民用航空航天行业8六、钢铁行业8七、有色金属行业9八、建材行业9九、石化与化工行业9十、医药行业10十一、轻工行业10十二、纺织行业11第三章 工业强基12一、电子信息行业12二、机械行业14三、汽车行业17四、船舶行业18五、民用航空航天行业19六、钢铁行业20七、有色金属行业21八、建材行业21九、石化与化工行业21十、医药行业22十一、轻工行业23十二、纺织行业24第四章 绿色制造26一、电子信息行业26二、机械行业26三、汽车行业27四、船舶行业27五、民用航空航天行业27六、钢铁行业27七、有色金属行业28八、建材行业28九、石化与化工行业29十、医药行业29十一、轻工行

3、业30十二、纺织行业32第五章 高端装备35一、机械行业35二、汽车行业35三、船舶行业35四、民用航空航天行业36五、医药行业37第六章 产品质量提升38一、电子信息行业38二、机械行业45三、汽车行业50四、船舶行业52五、民用航空航天行业52六、钢铁行业55七、有色金属行业57八、建材行业57九、石化与化工行业59十、医药行业61十一、轻工行业63十二、纺织行业67第七章 服务型制造72一、设计服务72二、定制化服务72三、供应链管理72四、推动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72五、服务外包73六、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73七、系统解决方案73八、信息增值服务74九、金融服务74十、重点行业领域服务

4、型制造试点示范75第八章 安全生产76一、电子信息行业76二、汽车行业76三、船舶行业76四、钢铁行业76五、有色金属行业76六、建材行业76七、石化与化工行业77八、医药行业78九、轻工行业78十、纺织行业78十一、民爆行业782前 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由大到强,是未来10年我国工业发展的中心任务。为推进落实中国制造2025,指导各地工业创新发展,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联合中国机械工业

5、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共同编制了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6年版)(简称投资指南)。投资指南对中国制造2025及相关行业规划、行动指南提出的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进行了细化,共分创新平台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产品质量提升、服务型制造和安全生产8个部分;每个部分以重点产品、技术和工艺的形式,针对电子信息(含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机械、汽车、船舶、民用航空航天、钢铁、有色金属、

6、建材、石化与化工、医药、轻工、纺织等12个行业领域,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投资的重点和方向。希望投资指南为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升级提供有益指导,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开展工业投资相关工作提供重要参考。第一章 创新平台建设一、电子信息行业建设集成电路、平板显示、高性能计算、基础软件、新型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高速光通信、印刷电子、新型元器件和关键电子材料等研发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穿戴智能设备公共服务平台、互联网电视接收设备测试验证平台、开源硬件的共享创新平台或共享IP研发中心,完善基于安全可靠CPU+OS架构的高仿真验证测试环境。二、机械行业利用国家级创新平

7、台和国家级检测认证中心,建设现代农业机械、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智能塑料机械、智能物流装备等行业重点产品研发及试验检测平台;建设液压气动密封元件及系统协同创新平台、智能化学热处理技术创新研发服务平台、电镀行业智能服务云平台;建设内燃机节能环保关键技术与产品的研发测试平台、固定翼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技术等平台;建设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以及基础材料和工艺开发创新基地。建立机械装备绿色设计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创新设计示范平台,重点开展智能数控机床相关技术研究、“4C”集成、机器通信通用标准和“人-机-物”接口技术、智能监控技术、智能优化决策和自适应控制技术、智能数控系统技术、智能化加工单元控制技术、增材制造

8、复合工艺技术和数控加工赛博物理系统研发设计,建立满足智能技术需要的元器件规范。三、汽车行业建立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研发平台,建立新能源汽车公共检测平台,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与应用平台,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共享制造平台。四、船舶行业依托海洋油气矿产勘探开采企业、装备制造企业、科研机构、专业机构等联合组建海洋工程装备创新联盟,建立国家级深海试验、检测平台,支持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建立和完善海洋工程通用系统和设备、专用系统和设备,以及关键部件的检测试验设施,建立数据服务平台。支持船舶产品自主创新和建造示范项目,符合最新公约、标准和规范要求的绿色环保型主流船舶、豪华游船、大

9、型汽车滚装船、极地运输船舶等高技术船舶、智能化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创新示范,边际油田自安装采油平台、大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浮式钻井装备、多功能海洋工程船舶、半潜运输船、物探船和潜水作业支持船等。特种海洋资源开发装备创新示范。建设深海试验场、水下系统和设备虚拟仿真装配和维护平台、水下生产系统试验井等设施,满足海洋工程装备试验验证需要。五、民用航空航天行业建立航空设备与系统创新中心,开展新型驾驶舱显示控制、四维航迹运行飞行管理、机载综合环境监视、机载无线电通信导航监视、光传飞控、多电作动器、基于多电/全电能源架构下机电核心产品研发。六、钢铁行业建立非高炉炼铁技术研究基地、高炉安全监测及

10、长寿研究基地、高效低成本洁净钢冶炼研究基地、关键工序生产智能故障诊断及远程指导研究基地、全球团炼铁技术研发基地、气基直接还原技术研发基地;建设国家钢铁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绿色产品研发创新中心、应用环境材料创新中心、钢铁制造流程创新中心,高质量产品检验检测认证平台、绿色产品测试认证平台。建设铁前、炼铁、炼钢、轧钢各主要工序共性技术创新示范及智能化技术创新示范。建设关键、高精尖钢铁材料的研究和实验设施,钢铁生产关键工序大数据中心。七、有色金属行业建立新材料技术研发平台,重点推进新材料中试、工程化及产业化共性工艺技术,开展材料性能测试、分析检测、表征评价等研究开发及重大应用。建设高性能复合材料创新

11、中心、轻量化材料创新中心、极端环境材料创新中心、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八、建材行业建立新型低碳水泥技术研发平台、浮法玻璃冷端全线跟踪及全仿真监控系统研发平台,建设低排放烧成技术及高效节能粉磨技术水泥生产创新中心、浮法玻璃熔窑综合节能技术创新中心、特种玻璃材料及制品创新中心、建筑陶瓷集中制粉商品化应用示范中心、清洁煤气集中制备供给中心、建筑陶瓷卫生洁具工业设计中心、人工晶体材料及器件创新中心、功能陶瓷材料及器件创新中心、非金属矿深加工创新中心及高性能玻璃纤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创新中心等。建设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和第二代浮法玻璃技术装备创新研发平台。九、石化与化工行业在新

12、能源技术、化工新材料、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现代煤化工、节能环保五大领域,重点构建生物甲烷、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秸秆生物质综合利用、氢能开发与利用、汽车电池等新能源材料、膜科学、高分子新材料、轮胎专用高性能材料、绿色可循环弹性体材料、合成树脂高性能化、特种工程塑料、芳纶、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石墨烯和晶须等新材料、高性能水性树脂、高性能电子化学品、高端化学品绿色制造、高效低毒农药及助剂、新型催化材料及高性能催化剂、煤制含氧化合物、新型低阶煤清洁高效转化、甲醇制高附加值产品、煤焦油高质化利用、含氟温室气体减排、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污染控制技术与装备、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含油污泥

13、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技术、新型节能技术及关键装备、汽柴油高效脱硫技术、脱硝催化剂资源化、催化蒸馏技术等国家级及行业创新平台。十、医药行业围绕创新药物发现技术、化学药先进制备技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一致性技术、新型抗体构建等产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整合各方研发力量和资源,实现重点技术突破。建设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和产业化平台,加强原料酶、诊断性抗体等试剂原料基地建设;重点支持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及其核心部件、先进治疗设备及高端植入介入产品的开发;发展基于新靶点和新作用机制的创新药,发展针对我国特定疾病亚群的新药、新复方制剂、诊断伴随产品;发展改良型新药,在已知活性成份的基础上,对其结构、剂型、给药途径、适应症、

14、用法用量、规格等进行优化,以具备更高的临床价值;重点支持缓释与控释、脂质体、纳米微球、靶向微丸、粘膜及肺部给药、经皮给药等新剂型、新疗效、新释药系统等高端制剂及用于高端制剂的药用辅料、新型包装系统等的开发;支持联合疫苗、治疗性疫苗、ADC药物、新型抗体药物等生物技术新药和生物类似药大品种开发。支持医药研发数据和公共资源平台建设,建设和整合疾病临床信息数据库、生物样本库、化合物库、中药化学成分库、药物杂质标准品库、药品包材添加剂数据库,实现数据和资源开放共享,为全行业医药研发提供服务。十一、轻工行业构建和完善家电、五金、钟表、家具、照明、皮革、制笔、日用陶瓷、日用玻璃、礼仪休闲等行业创意创新设计

15、平台,智能家电云服务平台,食品安全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酶微生物菌种库,建立新型酶制剂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洗涤剂原料与产品性能测试及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平台,各类洗涤产品模块化设计平台。建设溯源法塑料包装卫生安全管理平台。建设家电、皮革、五金、家具、塑料等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个性化定制及网络制造平台。十二、纺织行业推动建设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创新平台,过滤、医疗、防护等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创新平台,“旧衣(纺织品)零抛弃”回收再利用服务平台,废旧纺织品回收综合利用服务平台,纤维材料、家纺、服装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和供应链管理大数据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个性化定制及网络制造平台。支持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联盟等技术研究基地。第二章 智能制造一、电子信息行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