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高产示范科技项目实施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1381810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水稻高产示范科技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优质水稻高产示范科技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优质水稻高产示范科技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优质水稻高产示范科技项目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优质水稻高产示范科技项目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水稻高产示范科技项目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水稻高产示范科技项目实施方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概 论1.1 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虎林市新乐乡优质水稻高产示范项目。建设地点:虎林市新乐乡兴隆村。项目主体技术:(1)水稻智能化有氧恒温浸种催芽技术(2)水稻钵形毯式育秧栽培技术。1.1.2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项目申报单位:虎林市农业开发办公室 申报单位负责人:张少华1.1.3 项目执行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项目执行单位:虎林市盛联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执行单位负责人:崔仕财1.1.4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技术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技术依托单位负责人:乔广军 1.1.5项目建设地点 虎林市新乐乡兴隆村,距虎林市区7公里,地理位置北纬4585

2、,东经13293。1.1.6项目总体目标通过引进智能化有氧恒温浸种催芽技术,钵形毯式育秧技术,选用优质水稻新品种和推广先进实用新技术,农艺农机相配套,探索适合虎林地区优质水稻生产新模式,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水稻产业的总体效益,努力把项目基地建成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区,现代化农业高产创建示范区。通过建设,基地将成为虎林市及周边市县农民参观学习的高产示范田,增加农民收入21万元,实现水稻亩产650公斤,并逐步形成品种优良化、催芽智能化、种植模式化、灌溉节水化、生产全程机械化、环境生态化的新格局。 1.1.7项目主要技术内容与示范、推广规模1、主要技术内容主体技术:(1)水稻智能化有氧恒温浸种

3、催芽技术(2)水稻钵形毯式育秧栽培技术配套组装技术(1)寒地水稻隔寒增温技术(2)水田节水灌溉技术(3)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4)水稻配方施肥技术2、示范推广规模建立优质水稻高产示范基地500亩,其中核心展示区150亩。1.1.8 项目主要辐射地点辐射地点:虎林市各乡镇及周边国营农场辐射规模:15万亩通过项目建设,可提高当地水稻种植水平和生产标准化程度。1.1.9主要配套工程建设(1)新建育秧大棚20栋4800平方米,购置微喷设备10套,维修智能化催芽室600平方米。(2)购置信息网络设备2台,技术培训400人次。(3)维修道路1.5公里,维修涵洞2座。(4)土壤改良400亩,生物培肥400

4、亩。(5)购农业机械3台。(6)引进水稻优质品种3000公斤。1.1.10项目的资金来源(1)资金投向:项目总投资43.0万元,其中:良种引进投资3.0万元,技术引进投资3.0万元,技术示范推广投资7.0万元,配套设施建设投资20.0万元,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投资8.6万元,项目管理费用投资1.4万元。(2)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43万元,其中:申请中省财政投资4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万元。1.1.11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达产期年平均销售收入91万元,总成本费用32.75万元,利润总额58.25万元,投资利润率73.8%,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78,内部收益率52.6%,财务净现值169.4万元,

5、静态投资回收期3年。1.1.12项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社会效益通过优质水稻高产示范项目的实施,可以加速水稻生产由单一高产向优质高产转化,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目标;通过主体技术、配套组装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加水稻生产的科技含量, 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通过水稻标准化生产,可以示范带动项目区周边及其它乡镇开展现代化标准农田建设,使虎林市的水田生产提层次、上水平,逐步达到高标准农田的要求;通过推广引进良种和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能够提高水稻的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解决农产品卖粮难的问题,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通过选用优良品种,运用水稻高产

6、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节水灌溉措施、喷施高效肥料,执行良种生产规程、标准化施肥方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优质水稻的种植,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质水稻。2、生态效益通过建立病虫害监测结合生物防治的综合性防治体系,减轻主要病虫危害;通过施用生物有机肥,解决目前水稻生产中重化肥轻生物肥,大量不合理施用化肥,造成水稻肥料利用率低,水稻倒伏、稻瘟病等病虫害发生严重,土壤结构破坏等问题,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实现水稻无公害生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区建成后,将加快虎林市水稻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步伐,对

7、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它将为调整农业结构,提高我市农产品在省内、国内和国际市场中竞争能力,促进产业战略升级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积极贡献。1.2 实施方案编制依据 一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二是有关行业政策规程、定额标准和计算公式;三是项目可行性报告以及省评估部门对项目可行性报告的综合意见;四是省下达的项目年度计划;五是社会、经济和自然等基本情况和有关基础资料;六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项目实施方案编写大纲第二章 项目背景2.1 项目建设必要性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调

8、整,保护和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任务。国家“十一五”计划纲要指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以农户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为主体,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为中心和调整种植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建设集约化生产基地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我省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以发展现代绿色农业为重点,争强科技支撑,探索技术模式,进一步提高单位资源产出率。虎林市是我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水稻又是我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最具增产潜力

9、的作物之一。但目前水稻生产技术不到位、科技含量不高、单产水平低等问题,制约了水稻产业的发展。因此,引进高新栽培技术并进行综合组装,努力探索一条内涵挖潜、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路子势在必行。 虎林市新乐乡兴隆村紧紧抓住与850农场开展场县共建活动的有利时机,加强地方与农场水稻生产方面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实现水稻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通过水稻高新技术综合组装,提高光、温、水、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保护环境,达到节本、增产、优质、安全、增效的目的。项目的实施将带动水稻深加工及加工机械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提升当地水稻生产的整体水平,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目前虎林市

10、水稻平均产量为500kg/亩,若虎林区域内340万亩水田均使用优良品种、应用先进的高产耕作栽培技术,亩产达到650kg的水平,再加上相关产业的发展,将获得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此外通过示范基地科技项目的实施,可改善生态、提高农民素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有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2.2项目执行单位基本情况虎林市盛联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3月,注册登记于2009年1月16日,注册资金150万元,成员出资总额180万元,是由虎林市盛华米业有限公司与新乐乡兴隆村、连山村、双跃村、富荣村、虎头镇半站村五村农民组成的,是一家集水稻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入社成员300户

11、,米业加工企业1个,社员人口1296人,其中有党员24人,水田规模经营面积38088亩,带动农户1200户,水田61200亩,合作社成员企业资产总额1000万元,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拥有120吨精米生产线一条,300吨烘干设备一套。2011年,合作社进行了30000亩地的绿色优质水稻认证,并注册了“均水”牌大米、“绿莲山香” 牌大米。合作社主要引进生产经营者所需的新技术、新品种,开展和水稻种植相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米质、联系订单,实现了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采取了统一农资、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服务的经营模式。合作社根据需要,依

12、法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和党支部,下设生产技术部、财务信贷部、生产加工部、科技文教部、收贮销售部。根据生产需要,配备了专职技术员和各部门工作人员,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近年来盛联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共使用了大棚钵体育苗超稀植栽培、新基质育苗、浅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十几项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和新农药。带动周边农户,吸引了外乡镇和农场水稻种植户前来学习,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科技推广,水稻科技入户最后一站问题。示范户及周边辐射户的科学种稻水平不断提高,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率达到95%以上,为夺取水稻高产打下扎实的基础。目前合作社粮食亩产量比外乡镇高出近10个百分点。为鼓励农村水稻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虎林市

13、农业部门制定了专门的合作社责任帮扶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举办各类农技培训班200多期,实施农技指导5000多人次。同时结合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新型农民专业技术培训、农业高新技术推广等项目,对水稻专业合作社实施重点扶持。实行“合作社+农业户+龙头企业+品牌”的经营模式,促进农村水稻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式发展。现合作社主要种植品种有垦稻12、龙粳21等,建立了第三积温带的水稻品种试验、示范区。经过几年的努力,虎林市盛联水稻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入社社员由原来的50户增加到300户,入社社员的收入比入社前平均每户增加了5800元,增长率为38%。2010年,被评为虎林市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

14、、鸡西市示范合作社、黑龙江省星级示范社。2.3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为黑龙江省农科院。省农科院现有在职教工323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579人。学科基础雄厚,整体实力较强,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黑农科”品牌,审定推广优良品种1150个,有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研究的经验和能力,获省部级以上494项科技成果,建设过佳木斯、大庆、绥化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在项目实施和建设运行后,技术服务主要依托县级技术服务单位虎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虎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有植保、土肥、农业技术推广等技术人员28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2人,中级农艺师12人。近三年内发表优秀论文30余篇,其中国家级优秀论文6篇,

15、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17项,曾多次获得省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具有承担组织项目实施的各项技术服务能力。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及项目保证条件3.1 项目区概况3.1.1 地理位置区域范围项目区位于虎林市中部,距虎林市7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4585,东经13293,行政隶属虎林市新乐乡兴隆村。3.1.2 资源条件1、气候资源 项目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穆棱河兴凯湖低平原,是三江平原的组成部分。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属三江平原温和湿润气候区,全年日照时数达2305小时,光照资源比较丰富。光、水、热匹配良好,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10有效积温2380-2491.8,无霜期126137天,平

16、均134天。降雨充沛,雨热同季,年平均降水量541.2655.7毫米,其中59月平均降水为441.8毫米,能够满足一年一熟农作物特别是优质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2、水资源项目区地上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资源以地下水、降雨和库存水为主。所有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良好,污染少,适宜于生活和生产用水。灌溉水源为地下水,含水层埋藏深度10米左右。地下水质一般为重碳酸离子较多,氧及硫酸根离子较少,属重碳酸钠、钙型水,呈微酸性,PH值为6.7-6.9,矿化度小于0.2g/L,符合饮用和农田用水要求,区内单井涌水量80-130t/h。3、土地资源项目区规划面积500亩,土壤主要以草甸白浆土为主,黑土层厚度在18-20厘米,土壤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