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薪酬结构设计的思路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138160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薪酬结构设计的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企业薪酬结构设计的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企业薪酬结构设计的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企业薪酬结构设计的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企业薪酬结构设计的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薪酬结构设计的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薪酬结构设计的思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薪酬结构设计的思路一、薪酬结构设计的目的薪酬结构设计属于薪酬体系中的一个子模块,因此在设计薪酬结构时必须服 从薪酬体系所要达到的目标这个大前提。薪酬体系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确保企 业合理控制成本,二是帮助企业有效激励员工。二、薪酬结构设计的先行工作1、在分析公司战略的基础上,确定人力资源战略,进而制定了企业的薪酬 策略;2、完成岗位分析,并得到的三份成果,即岗位说明书、岗位分类(包括岗 位群落图和岗位职级表)、岗位编制;3、通过外部对标、内部诊断,做好企业内外部薪酬调查,并且企业薪酬水 平的确定和调整标准应建立在内外部公平的基础之上。三、薪酬结构设计的首要前提是岗位群落的科学划分岗位性质的

2、不同,薪酬结构需要随之变化。一般根据工作内容、工作性质不同,对岗位按性质进行归类。通常我们看 到的岗位性质分类有以下5大类别:1、管理序列:从事管理工作并拥有一定管理职务的职位。通俗的理解是“手下有兵,因其 承担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责而成为主要的企业付薪依据”。例如在一般 企业中使用的比较粗放的“中层和高层”的概念。2、职能序列:从事职能管理、生产管理等职能工作且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管理职责的职 位。与上述“管理序列”的区别在于该岗位下可能有下级人员,但企业付薪依据的 主要依据不是因为其承担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责,而是其辅助、支持的 职责。3、技术序列:从事技术研发、设计、操作的职位

3、,表现为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企业付薪 依据的主要是该岗位所具备的技能,一般付薪的项目不体现为计件的形式,但不 排出少量的项目奖金。4、销售序列:指在市场上从事专职销售的职位,一般工作场所不固定。5、操作序列:指在公司内部从事生产作业或销售的职位,一般工作场所比较固定。四、薪酬结构设计通常采用的发放明目:1、管理序列薪酬结构的整体框架:年总收入二年基本收入 年其他收入=(月固定工资月绩效工资 年度延迟 支付工资)(企业业绩分享 工龄工资各类补贴或补助)2、职能序列薪酬结构的整体框架:年总收入二年基本收入 年其他收入=(月固定工资月绩效工资 年度延迟 支付工资)(企业业绩分享 工龄工资各类补贴或补

4、助)3、技术序列薪酬结构的整体框架:年总收入二年基本收入 年其他收入=(月固定工资月绩效工资 项目奖金 年度延迟支付工资)(企业业绩分享 工龄工资各类补贴或补助)4、销售序列薪酬结构的整体框架:年总收入二年基本收入年其他收入=(月固定工资佣金销售奖金年度延 迟支付工资)(工龄工资各类补贴或补助)5、技术序列薪酬结构的整体框架:年总收入二年基本收入年其他收入=(月固定工资计件工资年度延迟支 付工资)(工龄工资 各类补贴或补助)五、薪酬结构设计中具体科目的作用和注意点:1、月固定工资a)月固定工资的设立目的: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收入的目的b)月固定工资的下限:一般具体下限数字必须大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

5、线c)月固定工资的比重:综合考虑年基本收入和职级,一般而言,职级较低 的员工固定工资的比例较高。2、月绩效工资a)月绩效工资的设立目的:相对于年工资的延迟支付,属于较短周期的检 查和激励员工工作的方式,主要与工作完成的及时性和质量挂钩,具体考核指标 可以分为否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临时性重点任务指标。b)月绩效工资的上限:由于与考核结果相挂钩,因此属于浮动的不确定的 收入,由于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成本,如果浮动比重过大,一方面员工由 于感觉不安全而增加流动概率,此外主观上抵制考核,从而增加考核的难度,起 不到考核的改善绩效的终极目的。c)月绩效工资的比重:综合考虑年基本收入和职级,

6、一般而言,职级较低 的员工绩效工资的比例较低。3、年度延迟支付工资a)年工资延迟支付的设立目的:相对于月绩效工资,属于较长周期的检查和激励员工工作的方式,由于某 些工资在短期内无法见到实效,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才能反映出结果,因此预 留部分基本收入作为对该部分工作的考核。由于年前的流动率相对较高,因此年工资的延迟支付在某些公司还可以作为 降低流动率的手段,缓解企业日常现金流压力。b)年工资延迟支付的上限/比重:一般为1020,可以用年底双薪等科目发 放。4、企业业绩分享a)企业业绩分享的设立目的:体现内部收入的公平性,计件制和佣金制员工的收入与自身业绩直接挂钩, 在企业超额完成既定计划时,需要

7、设置该科目协调内部公平。体现员工收入与企业的业绩呈正向关系:企业未完成既定计划时,可以通 过降低年迟延支付工资的数量来实现;企业超额完成既定计划时,可以通过该科目来实现。b)企业业绩分享的上限/权重:具体金额和权重没有限制,但总体上金额 和权重不宜过大。应有以丰补欠的预留机制,因此金额不宜过大;收入具有刚性,必须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金额不宜过大;企业业绩分享属于锦上添花,因此比重不宜过大。5、工龄工资a)工龄工资的设立目的:嘉奖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因此通过工龄工资数量的确定与在本公司连续工龄的数量呈正比。b)工龄工资的上限:一般上限设定在10年,因为:企业时刻都有成本

8、控制的压力;人员价值有折旧,培训只能迟缓价值的衰减的程度,因此需要鼓励员工适 当流动;企业需要听取来自不同的声音,需要不断冲击旧思维旧习惯。c)工龄工资的比重:工龄长短不代表员工实际能力的高低,与公司为职位 价值付酬的设计思路有冲突,因此工龄工资的比重一般不宜过大,小于15.6、各类补贴或补助a)各类补贴或补助的设立目的:属于保健因素,如果缺失将影响满意度。b)各类补贴或补助的上限:由于属于企业额外的人工成本开支,因此应严 格控制,具体金额需要根据当地的通讯计费实时调整。c)各类补贴或补助科目的设置:具体科目的增减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例如在重点改善企业学历结构的时期,可以增设学历工资。7、销售奖金销售奖金的确定方式:首先要考虑销售额的达成,通常只有超过一定的销售保底才能领取奖金;其次考虑客户开拓、货款回收速度、市场调查报告、客户投诉状况、企业 规章执行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8、计件工资由生产操作类员工依据产品实际产量、质量、成本总额、安全、现场管理等 综合确定,用以激发生产人员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 低生产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