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2013-2014学年度1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1380877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考)2013-2014学年度1年级美术下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参考)2013-2014学年度1年级美术下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参考)2013-2014学年度1年级美术下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参考)2013-2014学年度1年级美术下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参考)2013-2014学年度1年级美术下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考)2013-2014学年度1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2013-2014学年度1年级美术下册教案(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年级美术教材分析知识能力:油偏重的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强调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鉴赏能力。由孤立的单科教学转向美术学科内部的融合以及美术与其他学科沟通,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由单纯的学校美术教学转向充分利用社会文化发展资源,延伸美术课堂过程与方法。由以教师为主导的技能体系训练和知识传授转向以学生为主,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理解和学习过程。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参与。小学美术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分析一、 让大家认识我: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验美术课的乐趣。二、 看谁涂得更好看:熟悉创作工具

2、,认识常用颜色以及不同风格线条表现。三、 圆的世界:随意大胆的使用绘画工具表现出感受到的滚动现象。四、 各种各样的形:认识各种形状,并感受形状组合带来的乐趣。五、 画汽车: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导意识、创新精神。六、 漂亮的建筑:在美术游戏中尝试以不同纸材组织画面,体验创造快乐。七、 美丽的天空: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八、 花点心:初步尝试立体造型所带来的乐趣,感受立体造型和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九、 有趣的勺子:体会各种勺子的不同,并且画一画。十、 剪剪撕撕贴贴画画: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十一、 让我的飞机上蓝天:提高学生涂色及色彩搭配的技巧。十二、

3、 卡通明星总动员:初步尝试运用各种方式、色彩装扮自己喜爱的卡通。十三、 穿串链:利用身边适合的物品自制串链。十四、 多彩的拉花:学习、欣赏及整理拉花的方法。十五、 神奇的小厨师:启发、欣赏、探索、了解相关没事知识,探索整理方法。十六、 大家一起画: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乐趣,通过集体的作画感受个人作用。十七、 谁画的鱼最大: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之间的关系。十八、 妈妈和孩子:感受母爱的伟大,并用爱心去对待家人、朋友、与师长同学。美术德育渗透总体目标养成学生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进而在学生心中从小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为未来的优秀人才和优良的公民打好基础。加强德

4、育基础建设,大胆创新,努力实践,开创美术德育工作特色。美术教学中从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学习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造型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和“综合与探索,进行德育渗透。一 欣赏与评述德育目标 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课对学生思想意志,情感有很大的影响,而思想,意志,情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欣赏课中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热爱艺术的良好思想品格,让学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爱护环境,珍惜资源意思,激发学生更加珍惜幸福生活的情感。二 造型于表现德育目标 在美术教学中,美术造型表现包括绘画,粘贴画,剪纸,捏橡皮泥等,因其内容多,德育渗透方式

5、也不一样。有些课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明显,有些不明显。因此在教学中要经常专研教材,挖掘出思想品德教育的材料。三 综合与探索德育目标。美术课中该领域的内涵式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展,学会探索,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四 设计与应用德育目标 在美术教学中,设计应用领域的课型,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在设计整理课中认真挖掘德育因素,就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踏实勤劳的生活态度和对民族艺术的情感。周次内容第一周让大家认识我第

6、二周看谁涂得更好看第三周圆的世界第四周各种各样的形第五周画汽车第六周漂亮的建筑第七周美丽的天空第八周花点心第九周有趣的勺子第十周剪剪撕撕贴贴画画第十一周让我的飞机飞上蓝天第十二周卡通明星总动员第十三周穿串链第十四周多彩的拉花第十五周神气的小厨师第十六周大家一起画第十七周谁画的鱼最大第十八周妈妈和孩子课题让大家认识我课时2教学目标学生从幼儿园走入小学来到一个新环境,老师需要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和认识身边的人,解除他们的焦虑和恐慌,同时整理名字树加强同学间的交往,懂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教学重点师生一起协作完成“集体大树”的整理教学难点剪或撕“名字树叶”的方法教 学 内 容 及 教 学 过 程教

7、学 活 动设计意图.(一)、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集体大树”的范图,介绍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1、提出问题:如何才能使这棵大树变得完整?并且我们都能来到这个集体中? 2、结论:整理树叶写上名字贴在大树上。3、教师小结: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一年级X班,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树,只有我们每位同学都来到这里,成为它的一员,这棵树才能茁壮地成长。 (三)讲授新课1、教师出示外形和整理方法不同的两片树叶,树叶上写着老师的名字,老师做自我介绍。 2、教师展示其中一片对称形树叶 提出问题:如何整理出这种对称形树叶?3、教师总结并演示实验结果:对折从开口处剪或撕树叶的一半展开成为

8、完整的叶子(教师辅助演示)4、提出问题:叶子是什么形状的?5、出示课件:树叶的常见形状、颜色和特殊形状、颜色6、教师小结:大家一起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来整理“名字树叶”,看谁的树叶最好、最漂亮、最先来到“集体大树”上。(四)学生整理,教师巡回辅导。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张和适合自己的方式,最好能自己创作出其他方法;在树叶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反面写上自己的爱好。(五)师生共同将“名字树叶”贴在“集体大树”上。围绕“集体大树”,请“名字树叶”的小整理逐个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如:姓名、年龄、爱好等等。全班同学给以掌声鼓励,使介绍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六)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用“名字树叶”

9、装点的这棵“集体大树”多美呀!集体因为有我们的存在才充实,才充满活力,我们也因为有集体的爱护、培养才能够茁壮成长。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共同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用我们的行动去维护它,用我们的双手将它建设得更加美好!教学小结课题看谁涂的更好看课时2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艺术大师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了解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创新探究目标:尝试运用不同方法、不同材料画画,懂得敢于尝试,大胆展现自己的个性。 3、技能目标:能认识不同的色彩,了解油画棒与水彩笔画出来的效果有何不同。 教学重点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用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画面。

10、教学难点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教 学 内 容 及 教 学 过 程教 学 活 动设计意图.第一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辨识色彩游戏 (拿出色彩卡让学生辨识,看谁的反应最快,能说出色彩的名称。) 教师快乐谈话:小朋友们,瞧,我把大家喜爱的机器猫请到我们的教室了,他给我们带来了礼物,谁要啊?不过要想得到礼物的小朋友先得过我这一关,就是来做个辨识色彩游戏。 2、美术字揭课题 在学生体验好各种材料的不同感受之后,采用谈话法揭题。并且拿山事先准备好的课题,展示在黑板上。 精致有趣的课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好奇、兴奋地状态迅速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中。无形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术字

11、的能力,为美术字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玩辨识色彩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色彩的认识。 3、了解绘画种类: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素描作品、油画作品、水彩作品、水粉作品、版画作品、国画作品、炳稀画作品等) A摸一摸,看一看绘画作品 B想一想,说一说内心感受 C找一找,认一认绘画种类 D画一画,动一动体验感受 学生在观察、触摸、讨论、实践中对不同种类的绘画作品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师与学生一起以游戏的心情蘸色、调色,观察色彩的变化,学生对各种绘画材料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相关工具及使用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孩子从一开始接触绘画起

12、,就逐步形成一种很大气、不拘谨的绘画态度 布置下节课带工具材料。第二节一、欣赏分析,传授新课 1、课件欣赏大师作品(师生共同欣赏一组以线条与色块构成的抽象风格的绘画作品如:克利、米罗、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大师作品。) 2、分析大师作品 教师提问:“刚刚看到作品,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线条或色彩?” “你觉得画画的人心里在想什么?是很高兴?很恐怖?还是有点伤心?哪些笔触让你有这种感觉的?” 3、观看教师范画 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教师现场示范画一幅画。 4赏析学生作品 二、合作创新,动手实践 根据学生不同喜好分层布置作业,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绘画的乐趣。 (1)临摹画一幅作品。

13、(2)自己想象创作一幅作品。 (3)自由组合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四)作品评价,课外延伸 1、展示各组的绘画作品 2、学生当评委,评价作品 A学生的自我评价 B学生之间的互评 C.老师进行客观评价 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 D请机器猫为大家颁奖 3、总结延伸 教学小结课题圆 的 世 界课时2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艺术大师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了解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创新探究目标:尝试运用不同方法、不同材料画画,懂得敢于尝试,大胆展现自己的个性。 3、技能目标:能认识不同的色彩,了解油画棒与水彩笔画出来的效果有何

14、不同。 教学重点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趣味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边线自己所见、所想。在感知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教 学 内 容 及 教 学 过 程教 学 活 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课件:画面上滚动出西红柿、大苹果、小足球并配以卡通声音。师:它们是从滚动乐园来的小使者,接你们到滚动乐园去做客的,你们想去么?板书课题:滚动乐园(二)联想观察师:滚动乐园里都有什么呢?课件展示:滚动乐园里圆形的物体。师:什么物体可以滚动呢?(三)对比感受师:方形或其他形状的物体可以滚动么?实验:方形物和圆形物的滚动。小结:只有圆溜溜的物体才好滚动。请同学闭上眼睛,把手伸进桌斗里摸一摸:那些物体能滚动?那些物体不能滚动?(四)感知体验组织游戏(五)观察联想在刚才的滚动游戏中,那些物体滚动的最快?为什么?(六)欣赏作品课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七)愉快表现提出作业要求:画一个或一组滚动着的圆形物,并涂上漂亮的颜色。每组用一条长长的纸共同完成作业,教师从每组最前方把纸滚到最后一个人面前。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来表现滚动乐园的故事。教师巡视辅导,参与解决绘画中存在问题。(八)讲述评价(九)课后拓展札记:在学生闭上眼睛用手摸不同形状的物体找出能滚动的物体再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的过程中,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