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大连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1380875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大连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大连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大连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大连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大连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大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大连(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校长在办学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参加“清华大学提高学校管理水平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心得大连市轻工业学校校长孙文平联系电话: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参加了“清华大学提高学校管理水平高级研修班”,七天的学习经历,让我亲身感受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行胜于言”的清华精神和校训,使我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更宽的视野、更新的理念思考职业教育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对学校管理、领导科学和艺术有了新思维、新思路、新定位,尤其对校长在学校办学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刻的体会。校长是学校管理工作中最高领导者,是学校发展的引领人。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现代职业学校的校长,除了

2、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全面扎实的岗位知识,以及把爱与责任作为师德之魂外,必须要做到“有思想、熟业务、会管理、懂经营”。 1、有思想校长是一校之魂,魂就是思想。有思想是校长办好学校的前提,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追求,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职工的共同价值追求和核心校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校长对治理学校的总的看法和基本信念,校长拥有明确办学的理念以及远景目标和规划,才能激励学校所有成员为之奋斗。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有了正确的办学思想,才能形成正确的办学理念。每一所学校的校长都在追求发展,但

3、认识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管理追求,体现不同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因此,现代校长要有自己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以及适合本校校园文化的办学理念,才能有效地实现对学校的领导和管理。 要把握现代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和目标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将教育的权力和责任逐渐转移到学校,使学校的管理重心从外控逐步走向校本管理。同时,随着教育价值观的多元取向的出现,在管理目标上也从一元走向多元。因此,校长在现代管理过程中,管理的手段、方法和目标上要进行调整,注意管理的自主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民主性问题和现代化问题。 要弄清校长的定位、权力和责任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者,享有

4、管理的权力。校长兼有职业和职务的双重定义,这就要求校长在引领学校发展时,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既要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政策、规定,把握办学方向,又要注重办学效益,关注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提高经营学校的能力,特别是学校教学的中心工作,校长的最重要职责,就是管理好学校的教育教学。要形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战略思维和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校长应具有较强的科学决策能力、统领驾驭能力和管理执行能力,引领学校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2、熟业务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校长对学校的管理,首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管理。 准确把握职业教育规律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要融入到社会的转型、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战略转变、人口结构

5、变化及知识经济时代等方面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变化的关系链中;要适应国家和学校两个层面的定位;要突破传统模式和关键环节的束缚,形成符合人才需求变化的新机制,为“人人发展”、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作出新的贡献;要遵循客观规律,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实现科学、健康、持续发展。要跳出教育认识教育,要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 着力提高办学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力努力形成“校企合作、行业支持、社会参与、开放办学”的运行机制;实施“工学结合、产教合一”、 “做中学,做中教

6、”;建立符合行业企业规范和要求的评价体系、标准,引入“行业主导、企业参与、社会监督”的评价模式;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融入企业文化的校园环境、教学环境;着眼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重点建设一批品牌专业;建立多方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等决策机制,建立相关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的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着力提高对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及服务民生的贡献力。科学定位职业学校的教育要从市场、教育、发展三个维度来确定学校的定位和职业学校的核心教育理念,积极奉行人的生命的教育、促进人和谐发展的教育。要面向社会,与市场接轨,着力提高为社会和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使学校的教育产品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形

7、成职业教育的品牌。因此,要在学校教育框架下融入产业、行业、职业、实践等要素,要体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结合的文化。我认为,校长的专业引领,对教师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今后的校长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应朝着专家型发展。校长的影响力可分为权力的影响力和非权力的影响力。上级任命的校长,就是上级给你权力的影响力;而对于非权力影响力,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人格魅力,一是学识魅力。其实在广大师生的内心深处都有对知识的崇拜。如果一个校长能成为一个业务或教学专家,他就比那些不是专家的校长多了几分魅力。 3、会管理学校的管理,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

8、,有效地利用学校的各种要素,以实现培育人的社会活动。“管”是刚性、强制性的,“理”是疏导、是柔性的。管:以法而管,管而有度;理:以情达理、理而有节。因此,管理应有度有节,应以法、制度和有情感地来管理。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趋势,其重心已放在校本管理,校长负有更大的自主权,同时也承担着更大的责任。但管理是否成功有效,从宏观上讲,主要涉及国家的教育管理体制,但从学校微观层面上分析,更重要的是管理者校长的水平能力和方法。我认为学校管理要注重抓好: 以人为本,构建人文见长的学校管理文化和制度学校管理涉及到诸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对人的管理,特别是教师的管理,因此,刚性制度约束和人性化的人文管理的和谐统

9、一,是现代校长管理的有效方法和发展方向。作为校长在“管”方面,要花精力“建制用人”,“职适其能,人尽其才”,即抓好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打造一支优秀的中层干部队伍;在“理”的方面,要给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让师生学会为他鼓掌,为同行鼓掌,为反对过自己的人鼓掌的团队精神,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学校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一所学校在建设、发展和育人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学校文化在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是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超越制度层面而存在的,是一个无形的“场”。它所表现的是学校大多数人在学校中体现出来的做事方式和处事态度,通俗地讲,就是

10、要把“校长要教师如何做”变成“教师自己要如何做”。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这才是校长首先考虑的文化。因此,对于校长来说,抓好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构建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实行校长负责制,这是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它显示出的内涵是,它能理顺校长与行政部门的关系,扩大了办学自主权;理顺校长与党组织的关系,提高了办学效率;理顺校长与教职工的关系,赋予校长一定的决策权和裁量权。因此,在校长负责制的体制下,校长如何构建、搞活学校内部管理的运行机制,是搞好管理的基础和保证。校长在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中层干部队伍的同时,要学会授权,采取分层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运行机制,责、权、利明确,做

11、到学校组织系统中各个环节、各种要素在管理过程中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配合,从而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校长在管理运作过程中要防止:1)管理过“细”,事必躬亲,这是校长的大忌。一个称职的校长,不应该成为全校做事最多的人,而应成为全校做事最精的人,“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2)管的过“严”。以人为本,这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一种基本理念,作为校长要力求管而有理,管而有效。而以制裁人、约束人为主要特征的“刚性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学校管理的发展要求。我们说虽然规范要严,制度要严,但更多的是要给人以关怀,要构建人文见长、全面发展的学校管理文化。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它呼唤教师的创新,校长要给教师更多的专业发

12、展自主权,不能把教师当成学校的雇员,且评价教师过程过分注重数字量化,忽视教师的隐性劳动,这样只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和对校长的不信任,是办不好学校的。 要建立健全有效的预警机制为了确保师生安全和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现代校长应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预见到可能发生的事件的能力,并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我认为,学校除了要建立对自然灾害、学生突发伤害事故的处理,火警、食物中毒等应急处理机制外,还要建立:1)学校声誉预警,主要是外界对学校的尖锐批评、否定性评价的收集、评判;2)学生发展预警,主要指学生素质能力、知识水平、身心状况以及用人单位的评价;3)骨干教师流失预警,超过警戒线,要专题研究;4)教师专业水

13、平、专业发展预警,发现问题,应予以及早的素质提升和专业培训;5)师生情绪预警,通过定期抽样调查,发现不满情绪明显增加,要给予足够重视;6)学校财务状况预警;7)领导个人威信预警等。 要善于团队建设与管理沟通团队建设的好坏,象征着一所学校后继发展是否有实力,也是学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充分体现。团队建设首先应该从班子做起,班子之间亲密团结,协作到位,校长心里始终要装着师生,用行动和真情去感染每位师生员工,平时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扑捉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要沉下身去和他们融为一体,让教师参与管理,给教师创造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形成一种团结协作的氛围,让教师感到家庭的温暖,在这

14、个家庭里面分工不分家,有福同享,有苦同担,个人的事就是团队的事,学校的事就是大家的事。对待每个人、每件事都要认真负责,这样才能建设一支好团队。团队建设应该是一个有效的沟通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和推进者都会彼此增进信任、坦诚相对,形成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也就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后而推动团队的高效率运转。团队建设中,沟通就是寻求共识的过程,其前提是正确地理解人与人的差异,并将其视为资源。“未来的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

15、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之上。”约翰奈斯比特。一个有所作为的校长应该十分重视管理沟通工作。管理沟通是保证下属和教师做好工作的前提;是启发下属和教师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下属和教师做好工作的基本保障。因此,有效的沟通是提高学校组织运行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校长素质构成中的核心能力之一。4、懂经营“管理”与“经营”是两种不同的运行姿态。管理讲效率,也讲效益,它公平,重贯彻、落实和执行;而经营既讲效率,更讲效益,它重生存、竞争和发展。在经营学校时,要注意教育的公益性事业,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不宜把学校当成企业来经营。我们要学习、借鉴经营企业的一些理念和做法,要追求学校和师生的发展最大化(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和社会效应的最大化),当然,我们应该明白,学校经营重在经营自己的品牌、质量和教育理念,通过打造良好的品牌,过硬的质量,吸引充足的优质生源,求得学校生存和发展的质量。因此,现代校长要经营好学校,需要有自主发展的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益意识,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学校品牌,并将品牌的影响辐射出去,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现代校长应由单一角色向多重性角色转变校长既是学校的行政最高领导人、法人代表,也是师生集体的组织者,言传身教的教育者,师生员工的服务者,学校发展的决策者、策划者、经营者和研究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