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1379704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现阶段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们就这一内容

2、进行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一)理论建构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

3、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初中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

4、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二)、研究目的 1、 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合作精神。 2、 有利于师生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从而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 3、可以让后进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从而激发他们对新的更多成功的追求。 4、有利于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进一步提升课堂价值。 5、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实现和谐教育的目标。三、研究的内容1、分析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

5、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3、 研究有效合作学习策略,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4、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课题研究的重点: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的研究及小组探究学习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难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资料调查法:主要用于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背景研究。案例分析法

6、:用于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活动的构建与实施的研究。总结经验法:用于实验班开展的先期实验经验的推广。行动实践法: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 六、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转变观念,加强理论学习,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力争上级教研部门和研究机构的支持和技术指导。 3.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探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完善实验方案,改进实验措施和方法。 4.按计划举行实验探索公开课,做好个案分析,积累原始资料。 5.定期按计划进行检测、评估、总结,写好阶段性实验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4年8月,组建学校“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7、的实践研究”课题组:进行文献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论证、修改、完善方案,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中期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5年8月:启动课题研究,以实验班为基础探究划分步骤实施;广泛案例,认真分析、反思、调整;定期举行课题组成员会议,交流信息;每学期组织课题研究展示活动,以点带面,辐射全校。 第三阶段(后期总结阶段)2015年9月2016年8月,以课题研究目标为标准,对课题实验研究进行分析与归纳,整理汇编研究资料,汇集课题研究成果,形成结题报告,进行课题鉴定汇报活动。 八、预期目标和成果 1.预期目标: (1)通过开展数学课堂的小组合用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问题和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探究的条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扩大学生课堂参与力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 2.预期成果 (1)结题报告、教案、论文。 (2)示范课汇报,同行点评。 九、实验对象 研究对象是一到六年级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