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人口与环境教学简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1379539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人口与环境教学简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地理人口与环境教学简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地理人口与环境教学简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二地理人口与环境教学简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人口与环境教学简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人口与环境教学简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地理人口与环境教学简案人口与环境教材内容剖析教材围绕人地关系对人口问题深化阐释。人口问题是全球的第一号问题,全球诸多问题都和人口问题有着干脆或间接的关系,和人口数量、人口素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形成都是由于人口与粮食、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冲突所引发的。本单元是中学地理选修课第一册的第一单元。本单元围围着人口与环境这一主题,支配了六节教学内容,第一节到第三节讲解并描述的是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第四节探讨的是人口迁移的历史和现状。因此,前三节内容联系特别紧密,其中第一节是学习其次节和第三节的基础。人口再生产主要讲解并描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属于

2、人口学的学问,讲解并描述了人口再生产的概念,不同历史阶段出现的四种人口再生产类型,深刻地揭示出人口再生产类型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确定的这一客观规律。其次框题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属于人口地理学方面的学问,通过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比较,总体上描述了世界各国和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分布状况。重点难点透视1.不同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应着不同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人类再生产类型由人口诞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所确定。在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几种不同的人口再生产类型,都是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目前世界各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主要分为两种状况

3、:(1)发达国家已完成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即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处于低诞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2)发展中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总体上处于过渡型。目前,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死亡率虽然已经降至与发达国家持平,但是诞生率照旧很高,尚处于下降过程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高诞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3.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简洁地可看成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但由于对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的理解不同,所以存在着不同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课本给出的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这确定义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具有不确定性,要随时间而变;(2)资

4、源、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3)生活(包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4)假如探讨某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不见得完全就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定义中所说的其他(如国外或地区以外的)资源和技术。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应留意以下几个问题:(1)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在探讨中主要考虑的是几种人类生存所依靠的资源,如土地、淡水、能源等;(2)生活消费不仅指物质生活消费,同时也包括文化精神生活的消费;(3)还有许多因素,如社会支配制度,对环境人口容量也有影响。4.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的影响(1

5、)人口增长无疑对环境恶化有确定的影响,但影响的程度有多大,值得探讨。事实上,与人口增长过程相联系的,还有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过程,这些过程也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很难说环境污染就是人口增长造成的,也没有干脆的证据或充分的理由说明人口增长是环境恶化的主要缘由。(2)至于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是干脆的还是间接的,也很难下定论。就已视察到的事实,有些污染如农业活动中的环境污染,与人口增长有着干脆的联系;而有些污染如工业污染,更多的是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相关联,这或许可认为是人口增长对环境的间接影响,因为工业生产的扩大和科技进步,目的无非是为了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3)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并不呈现正相

6、关,不能认为人口多,环境污染程度就高,人口少环境污染就轻。换一个角度看,某一地区人口多,增长快,并不愿定其环境污染就严峻;另一地区人口少,增长慢,也不见得其环境污染就轻。这不难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比中得出结论,发达国家人口少且增长缓慢,但环境污染的程度比发展中国家重。教学方法建议本单元共有6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素养与环境及人口迁移与环境,这三个内容反映了人口与环境的内在关系。其中1-3节主要讲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第4节讲人口素养与环境的关系,5-6节讲人口迁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历年高考试题都特别关注人口这一重大问题,有关人口学问的考查几乎为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本单元的学习,须重点留意利用图表数据分析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和特征,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形成缘由,出现的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迁移的方向、缘由及后果;依据资料绘图,分析人口增长和土地、经济增长的关系;正确相识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确立正确的人口观念;驾驭人口数量、素养、迁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