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现实状况及对策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137839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湛江市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现实状况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湛江市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现实状况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湛江市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现实状况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湛江市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现实状况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湛江市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现实状况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湛江市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现实状况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湛江市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现实状况及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湛江市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现实状况及对策 摘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充足发挥好气象为“三农”服务角度出发,分析目前湛江市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从宣传格局、科普络、科普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对做好新形势下农村气象科普工作提出对策。关键词:农村;气象科普;现实状况;问题;对策;广东湛江气象和农业关系亲密,合理地利用气象知识,能够做到趋利避害,实现农业丰收、农民增收1。近几年来,因为农村对气象科学知识相对缺乏,以至在经济活动中不考虑天气气候和气象灾难而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屡见不鲜2。所以,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视和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帮助和支持农民了解和掌握各类气象灾难

2、常识和防御方法,是新形势下气象科普工作的主要课题。1气象科普工作现实状况现在,全国各省气象部门的科普工作即使各有特色,不过形式大同小异。以湛江市气象局为例,气象科普工作关键由市气象学会负担,针对农村开展科普活动。1.1大力宣传气象知识在每十二个月的“世界气象日”、“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日”、“国际减灾日”组织气象科技下乡活动,经过气象科普讲座、现场咨询服务、散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宣传气象科技知识;组织农村中小学师生参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经过播放气象科普片、介绍气象业务步骤、演示天气预报方法、体验天气预报节目制作、观看图片展板等形式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升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质量;向农民赠予相关气象

3、科普知识的书籍和VCD,如湛江气象实用手册怎样应对气象灾难气象和生活气象知识等。1.2开展探索气象科普在农村的宣传新模式中国农村气象科普实施的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农民是被动接收者。这种模式因为主导者和接收者之间缺乏沟通,造成农民缺乏主动性,科普效果差。为摆脱这种困境,湛江市组建了气象“娘子军”,这是一支由各镇(乡)、村含有一定文化素质、责任心强、本人自愿和乐于服务的基层妇女干部组成的农村女气象信息员队伍。关键职责是负责向农民传输气象灾难预警信息,并向气象部门搜集上报因灾难性天气造成的损失情况,以促进气象部门更加好地开展针对性服务,提供愈加有效的灾难预警信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同时,农村女气信息员

4、还能够做好农村气象知识和农业科普宣传工作,提升农民防灾减灾和自救能力,有效防御和减轻多种自然灾难对农业造成的损失。2存在的问题2.1未能形成系统工程目前,气象科普队伍关键集中在气象部门,气象科技人员本职员作繁重,难以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气象科普工作;加上气象科普经费不稳定,制订的部分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详细方法,往往因经费不到位而难以组织实施。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的气象科普活动往往全部是间歇式的,且活动时间短,没有连续而深入到农户进行科普教育。气象科技的宣传教育没有形成定时化、制度化,缺乏长期有效机制,极难取得应有的效果。2.2模式不够合理现在开展的农村气象科普活动模式是单向的传输过程,科普工作

5、者传输什么内容,农民就听什么或接收什么内容,是被动接收者。这种方法,因为双方没有互动,农民缺乏真正参加的过程,往往会因为无法掌握农民心理特点和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提供的科普内容就不一定符合农民的“胃口”,经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2.3未能满足农民新需求目前农村气象科普效果差,关键原因在于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服务未能满足农民新需求。这表现在:一是缺乏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目前中国农村生产经营多样化,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也展现个性化特点。而目前气象部门关键提供的依然是大众化气象服务产品,难以满足农业生产个性化特点所要求的精细服务产品。二是内容单一化。单纯的晴雨、空气温度、湿度和风要素气象信息已难以适应农业生

6、产管理要求,假如将一般天气预报和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等服务信息综合加工,将气象和农情信息紧密结合,取长补短,比通常天气预报愈加明确、详细、针对性强,便于农业生产实际应用,会更受农民欢迎。比如湛江全国首创的“农情气象”正式开通以来,很多农民尝到了甜头。吴川市吴阳镇部分虾农按“农情气象”提醒的“3月阴雨天气连绵、虾塘水温低、虾苗轻易得病”等信息而推迟虾苗放养时间,虾苗成活率达90%以上。3 对策3.1建立农村气象科普宣传新格局农村气象科普工作含有社会性和长久性特点,需要动员广泛的力量长久坚持,形成制度化、规范化、长久稳定的运作工作机制,才能确保取得实效。这就要充足发挥政府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7、和气象部门的科技优势,建立“政府主导支持、气象部门详细负责、相关单位和媒体有效联动、镇村共同参加”的农村气象科普工作新机制,形成份工协作、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气象部门首先要主动争取地方政府政策、资金支持和项目带动;其次要加强和科技、农业、林业、水产业等相关学会、协会的合作,和县、乡、村、学校等各级各单位共同计划,加强基层气象科普软、硬件建设,增强科普力量,以确保取得实效3。3.2加强农村气象科普络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新时代农民迫切了解气象知识、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及气象灾难防御知识的需要,完善气象科普络基础设施提议。一是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充足整合农村多种,加强农村现有宣传渠道的开发,如在农村公共活动

8、室投放气象科普读物,利用村务公开栏、党员活动室等各类基础设施,创办气象科普活动站和科普宣传栏,扩大气象科普宣传覆盖面。二是推进气象科普络化,利用气象部门独特的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能够经过“湛江农业信息港”、“村务e路通”等络搭载农业气象科普知识,惠及更多人群,使气象科学知识普及到农村千家万户。三是加强对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培训,组织每十二个月不少于1次的集中学习和不定时的分片、分批培训,培养其成为气象灾难预警信息的传输员、气象灾难信息的搜集员、气象服务需求的反馈员、气象基础设施的协管员、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员。3.3丰富气象科技下乡的形式和内容一是加强和地方科技等部门的联络,在开展科技下乡、为“三农

9、”服务活动方面主动合作,探索农村科普工作的新模式4。如和移动企业合作,开拓气象手机短信传输科普知识服务;和科协合作,开展气象科普“大篷车”、科普夜校等活动;和农业、水产部门合作,推广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气象灾难防治、特色水产养殖等技术。双方利用本身的优势,实现共享,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双向介入,共同营造科普的良好气氛,既节省,又扩大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一举两得。二是依据湛江地域农业生产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更多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充足利用气象科技指导农业生产,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确保农业可连续发展。针对区域气候特点和农业结构调整,主动开展农业气候适应性风险评定服务,为确定适宜发展的

10、优势气候区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土壤墒情观察络和农业气象灾难监测预警、评定系统,实现对农业气象灾难的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定;针对市场对反季节蔬菜、花卉等农产品的需求不停增加,开展温室、大棚蔬菜和花卉生产为关键的设施农业气象条件预报,为其提供气象服务保障;结合雷州半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开发对虾、蚝、珍珠、江瑶柱、鲍鱼等养殖规模较大的海产品气象预报服务产品,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57。4结语农村气象科普工作是一项长久的、复杂的、艰巨的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气象科普工作,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气象服务的要求,树立公共服务理念,提升对气象科普工作的认识,深入丰富气象科普内容,努力创新气象科普形式,

11、拓展气象科普领域,努力争取气象科普能力和水平不停跃上新台阶,充足发挥好气象为“三农”服务的主要作用。5参考文件1 杜尧东,陈新光,王广伦.广东“三农”气象服务的现实状况、问题和对策J.广东气象,2021,28(4):14,29.2 孙传范,王喆.中国农村科普工作的发展情况和对策提议J.农业科技导报,2021,7(5):7679.3 高金辉,袁长焕.开展气象科普工作的方法和路径探讨J.理论观察,2021(5):155156.4 王辉,郑细华,李增勇,等.基层气象科普工作的现实状况和改善提议J.广东气象,2021,30(6):4546.5 周榕贞,钮亚,陈青娇.有关强化络气象科普功效的思索J.福建气象,2021(5):6668.6 黄东林,蒋运志,贲维芬,等.“气象科普”向农科延伸的探讨J.农技服务,2021(7):155156.7 覃峥嵘,李耀先.广西气象科普工作的现实状况及发展对策J.气象研究和应用,2021,30(2):98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