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四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378301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姜堰四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姜堰四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姜堰四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姜堰四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姜堰四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姜堰四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姜堰四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姜堰四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暂无答案) 苏教版 积累与运用(共27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q( ) 跷 磅 b( ) m( )地 m( )集2.选出标点有错误的一项( 2分 )( )A.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B.李老师手上拿着国标苏教版语文(洪宗礼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版)。C.“泰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交通发达,是创业的理想之地。”王总在外地在泰客商座谈会上动情地说。D.我不知道2009年江苏省高考状元是哪所学校的毕业生?3.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长达四个多小时的200

2、6年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了。B、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先哲用他们讳莫如深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察,对人生万象的感悟。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D、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因沦落深山而自弃。4.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B、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C、专家告诫:观看日食时要有防护措施,不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以免灼伤眼睛。 D、弟弟不但很瘦,而且精神饱满。

3、5.默写课文或填写名句(每空1分,计10分)千里之堤, 。 ,乌蒙磅礴走泥丸。 ,不如退而结网。 木受绳则直,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 ,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春望中表达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望得到亲人音讯的诗句: , 。过零丁洋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国家局势危急、个人命运无所依托的句子 , 。6、下面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3分)某旅游景点的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_7如果你主持“祖国在我心中”的“十一”主题班会,请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内容新颖,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引起同学人的思考

4、,使同学们积极参与到主题班会中。(4分)答: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乙:高缭仕(1)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

5、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2)之人也,四维(3)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弼(4)吾过,是以逐之也。”注释:(1)仕:旧称做官为仕。(2)仄陋:狭窄浅薄。(3)维:维系。引申为扶助。(4)弼:纠正。10.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4分)A. 坐盗( )B. 圣人非所与熙( )C. 左右谏曰( )D. 高缭之事夫子三年( )11.下面句中加点的“之”与其它三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齐之习辞者也B吾欲辱之C晏子逐之D 四维之然后能直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文言句子。(4分)(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_(2) 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弼吾过,是以逐之

6、也。 _13.综合与延伸。(4分)(1)甲文中“楚王笑曰”中的“笑”有什么样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 _ _(2)假如你是乙文中的高缭,听了晏子的解释后有什么想法?(2分) _ _(三)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以下问题。(12分)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沙漠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区域之一。为什么沙漠如此荒凉?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是,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些地区生存。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不过,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可怜的氮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

7、,从而导致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越来越少。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的。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土壤温度达到40至50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而在沙漠中,地表温度达到40以上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会变得越来越荒凉和贫瘠。研究人员还表示,除了沙漠地区,在世界任何高温干旱的地方都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近年来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

8、他们在干旱地区种植实验田地,虽然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但是土地的出产还是不尽如人意。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气候温和地区,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比如不计成本地往其中施放氮肥,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

9、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那样令人绝望的未来,并非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14文章认为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文中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4分)_ 15第段画线句子中“头疼的现象”指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_ 16.第段主要说明了什么意思?(2分) _17.第段中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任选一处加以分析。(3分) _(四)阅读议论文说“勤”,完成下列题目(13分)说“勤”林家箴 勤出聪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但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

10、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元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了一个博学之士。这说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映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弃拙为巧,变拙为灵的。 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报,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这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见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意的。18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9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并分析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