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防雷、防冰雹、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137800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汛、防雷、防冰雹、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防汛、防雷、防冰雹、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防汛、防雷、防冰雹、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防汛、防雷、防冰雹、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防汛、防雷、防冰雹、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汛、防雷、防冰雹、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汛、防雷、防冰雹、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汛、防雷、防冰雹、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教学目的: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2。掌握防雷相关知识。3。天降冰雹时如何保护自己教学难点:1. 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汛、防雷、防冰雹、防溺水等安全原则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二、新授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总结: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

2、塘不去。2、在网上搜集学生发生溺水而导致死亡的事故,然后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作总结: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三、教育学生如何预防溺水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3、要清楚自己的身

3、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四、教育学生遇到他人溺水时如何施救1、大声呼救.向附近的成

4、人大声呼喊,尽量引起大人注意,请大人开展营救。2、简明扼要地向施救人员讲清落水人数、地点,便于开展营救工作。3、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下暴雨避险的具体措施一旦发生暴雨,住楼居民应立即关好门窗并避开有金属管道的地方,同时切断家用电器电源,千万不要在高楼阳台上逗留。低洼院落、平房或是地下室进水了,此时应首先切断电源,防止触电;然后将一般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区;最后采取一切有效办法,将水挡于门外,并排除室内积水。如在街上遇到雷雨大风,行人应立即到室内避雨,千万不要

5、在高楼下停留,也不要在大型广告牌下躲雨或停留,以免物品坠落砸伤;如果此时正在湖边或河边散步,应在低洼地方蹲下,双臂抱膝,双腿靠拢,胸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切忌用手接触地面、在大树下躲避雷雨、靠近水面、使用手机等。防雷:1、如果打雷、闪电时,我们在户外,那该怎么办呢?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不要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取下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不宜在水面

6、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速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2、在野外,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应该怎么办?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蹲下且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尖耸、孤立的物体。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3、在空旷场地手是不宜拿哪些东西,不宜做哪些运动?不宜打伞,不宜把金属工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物品扛在肩上。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尽快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外出如何避免遭受雷击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实质上

7、是天空中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而发出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遭受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避免雷击应当做到:1.在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2.雷电交加时,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金属杆雨伞),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能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3. 特别要小心的是,遇到雷电时,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下站立;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击.防冰雹:天降冰雹时

8、如何保护自己 暴雨、冰雹比较常见,虽然不一定会形成灾害,但也应注意保护自己:下冰雹时,应在室内躲避;如在室外,应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护头部,并尽快转移到室内,避免比砸伤.防汛:洪水来时如何自救 如何从洪水中抢回生命 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一旦发生雷雨大风天气该怎么避险呢?遇泥石流该如何脱险?天降暴雨、冰雹又该怎样保护自己等问题成为了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本报记者昨日采访了鞍山市水利部门有关人士,全方位解读汛期避险自救的方法。洪水暴发时自救方法遇到洪水最先采取的措施就是,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而

9、后要与救援部门取得联系。同时,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为逃离险境的好工具。分析洪水中人员失踪的原因,一方面是洪水流量大,猝不及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的人不了解水情而涉险趟水.所以,洪水中必须注意的是,不了解水情一定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过河,以防止被山洪

10、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下暴雨避险的具体措施一旦发生暴雨,住楼居民应立即关好门窗并避开有金属管道的地方,同时切断家用电器电源,千万不要在高楼阳台上逗留。低洼院落、平房或是地下室进水了,此时应首先切断电源,防止触电;然后将一般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区;最后采取一切有效办法,将水挡于门外,并排除室内积水。如在街上遇到雷雨大风,行人应立即到室内避雨,千万不要在高楼下停留,也不要在大型广告牌下躲雨或停留,以免物品坠落砸伤;如果此时正在湖边或河边

11、散步,应在低洼地方蹲下,双臂抱膝,双腿靠拢,胸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切忌用手接触地面、在大树下躲避雷雨、靠近水面、使用手机等。遇泥石流的脱险方法在山区、半山区如听到异常响声,看到有石头、泥块频频飞落,向某一方向冲来,表示附近可能有泥石流袭来;如果响声越来越大,泥块、石头等已明显可见,提示泥石流就要流到,要立即弃丢重物尽快逃生.避泥石流与避雪崩一样,要向泥石流卷来的两侧(横向)跑,如泥石流由北向南或由南向北,要向东、西方向跑.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如警惕性强在逃避时就能相对主动,可

12、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的高处逃避。同时,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低泄洪的通道,河道弯曲、会合处等。假如必须经过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地段时,要听当地的有关预报.天降冰雹时如何保护自己暴雨、冰雹比较常见,虽然不一定会形成灾害,但也应注意保护自己:下冰雹时,应在室内躲避;如在室外,应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护头部,并尽快转移到室内,避免比砸伤。外出如何避免遭受雷击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而发出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遭受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避免雷击应当做到:1.在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2.雷电交加时,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金属杆雨伞),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能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3.特别要小心、的是,遇到雷电时,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下站立;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击。总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汛、防雷、防冰雹、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