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著名对联赏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37572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著名对联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历史著名对联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历史著名对联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历史著名对联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历史著名对联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著名对联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著名对联赏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著名对联赏析 1.读书声和天下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明代学者、东林党首领之一顾宪成为无锡东林书院所题联语。在中国楹联史上,这是一幅最著名的楹联之一。无锡东林书院,创立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后废。明朝万历三十二年(1604),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她们提倡“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发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作者顾宪成,字叔时,号泾阳,学者称泾阳先生,明无锡(今属江苏)人。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后因违帝意,削籍归里。和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讽议朝政,学者闻风响附,形成集团,被称为东林党。以后东林党被昏庸的政府

2、镇压下去,顾宪成也所以死难。顾有顾端文公集传世。这副楹联以对读书致用的期望和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切而被广泛传诵。上联的风声和雨声既表示自然界中的风雨,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生动地描绘了当年东林党人在那风雨交加、国难深重的时代,坚持读书治学的情景,也表现了作者对于学子们学好知识以经世致用的期望。下联中“家”、“国”、“天下”层层递进,表现了作者作为xx所含有的强烈的责任感,也明确地指出了她们的学习态度既要认真读书,还得关心时事,表示了东林党人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思想。联语朴素无华,平中见奇。全联将“声”和“事”有规律地五次反复相对,填补了“读书”对“天下”的不工整;以“入耳”对“关心”,

3、则工巧异常。此联属于一字重复,上下联节奏点均平仄相对,无懈可击,别具匠心,因此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联。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上联首字“中”,下联首字“秋”,点明时节。联中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中秋联颇多以“月”为题材者。如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其处对联曰: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虎”“溪”二字指明地点。以后,有很多仿照此联而作者,比如南京燕子矶旁永济寺有一联:“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又浙江天台山中方广寺原有一联:“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

4、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以上两联和第一联采取相同的艺术手段,表示绝然不一样的思想情趣。2.攻心审势垂名联在四川成全部南郊武侯祠正殿挂着一幅著名的楹联,原文以下: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以后治蜀要深思。联语上款题“光绪二十八(1902)年冬十一月上旬之吉”,下款署“权四川盐茶使者剑川赵藩敬撰”。作者赵藩(18511927),云南剑川县向湖村人,白族,清末民初云南著名学者、诗人。曾任四川盐茶使,因同情同盟会而遭贬,任永宁道地方官,后被解职赋闲。1911年10月参与辛亥革命,被举荐为众议院议员。1913年,赵藩入京主持袁世凯操纵的暂时议会。后辞职离京,出走上海,支

5、持蔡锷领导的护国讨袁运动。曾作为云南军政府代表,出任孙中山领导的护法军政府七总裁之一兼交通部长。1920年下半年,赵藩协调滇军听从孙中山的命令,打败了桂系军阀。以后辞职回乡,任云南省图书馆馆长,晚年悉心编篡云南丛书,对云南文史资料的整理保护功不可没。(图三十七)该联内容很值得称道。上联借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云南的历史小说来说明“攻心为上”的道理,下联一样用诸葛亮的一则典故来说明“审时度势”、采取适宜方法的主要性。三国时,诸葛亮治蜀,刑罚严峻,老百姓时有怨言。下属也有不一样意见,问及诸葛亮,诸葛亮说:“刘璋统治西川时,法律松弛,老百姓对法制掉以轻心。现在我来治蜀,必需改变这一局面。”联语的意思是

6、:在处理军政事务中,若能采取攻心战术,以德义服人,那么,怀有二心、疑心的对立面便会自然消除,自古以来,深知用兵之道的军事家,并不是单纯凭借武力、兴趣打仗;假如不能审时度势,把握事实真相,那么,政令不论是宽还是严,全部会因和实际不符而造成失败,以后治理蜀地的人对此要深深的思索。清末岑春煊、刘炳章前后任四川总督,其一宽一严、尽失其度,终至失误的教训。尤其是岑春煊曾用武力镇压川民参与的义和团起义。赵藩为岑春煊老师,又是岑的部下,赵藩曾极力劝戒岑为政宜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不要滥用杀伐,应以攻心为上,以德怀民。相传一年冬天,赵藩得悉岑春煊要来视察武侯祠,就连夜赶写制作了这副对联悬挂在正殿大门上。该联借

7、托诸葛亮的治蜀之道,一语双关,明写诸葛亮治蜀之功,暗示岑治蜀之过,针贬时政,颇有余味。听说岑看过该联以后,心有所动,使得岑以后迷路知返,以后再任四川总督时,颇注意调查研究,提出适宜的政策来,这也显示出此联的魅力所在。这副楹联既概括了诸葛亮用兵四川的特点,又总览了诸葛亮治理四川的策略,借此提出自己有关正反、宽严、和战、文武诸方面的政见,极富哲理,蕴含深刻的辩证法,发人深思,乃联中稀品。此联问世以来,好评如潮。大家看中的,正是此联的深刻性和严厉性。毛泽东1958年参观武侯祠时,对此联看得很细,给予高度评价。3.长联辉耀大观楼在云南昆明大观楼上,有一副尽人皆知的著名长联。联曰: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8、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里就凤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阳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却付和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大观楼在云南省昆明市内,南临滇池,和太华山隔水相望。始建于康熙年间,名大观楼。后毁于兵火,同治八年(1869)重建。是西南地域主要的历史文化名胜之一。作者孙髯,字髯翁,号颐庵。原籍陕西三原,

9、后定居云南昆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民间诗人。她厌恶清朝官场的黑暗腐败,不参与科举,一生不仕,贫困潦倒,晚景凄凉。但她工于诗文,尤善属对,又会指画,晚年曾以卖卜为生,自称“万树梅花一布衣”,有金沙诗草、永言堂诗文集等。该联上联突出一个“喜”字,写滇池风物,视野及其开阔,生机勃勃,气势不凡;下联突出一个“叹”字,记云南历史,追溯直达汉唐,内容上它完全否定了包含清朝在内的整个封建王朝,大气磅礴,意境深邃。多处用到了联内自对手法。联语构思新巧,想像丰富,感情充沛,一气呵成,通达流畅,内涵美质,外溢华采,文辞优美,被推为“海内长联第一佳者”,并非溢美之词。梁章钜楹联丛话中说“虽一纵一横,其气足以举之。”艺

10、术上首创一边写景,一边叙事,一边抒情;情、景、事相互交融的格调。全联180字,在对仗上极其严整,排句用典也极具规模,为后世写长联者提供借鉴。做生意的总喜爱贴对联来代表喜气,那么有关生意对联有哪些呢?接下来是为大家精心搜集的对联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以后有不少仿此联写者,至今不下数百副,然并没一副能够和此联相比。能够如此说此联是中国对联的一个高峰。相传道光年间,时任云贵总督的著名学者阮元(字芸台)读完该联后惊呼:长联有“汉、唐、宋、元之丰业伟功,总归一空”之意,是影射大清朝,遂仗势摘下原联,擅加篡改。其改联云:“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凭栏向远,喜茫茫波浪无边!看东骧金马,西翥碧鸡,北倚盘龙,南驯

11、宝象。高人韵士,惜抛流水光阴。趁蟹屿螺州,衬将起苍崖翠壁;更O天苇地,早收回薄雾残霞。莫辜负四面香稻,万顷鸥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爨长蒙酋,费尽移山气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藓碣苔碑,全部付和荒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鸿雁,一片沧桑。”阮元改联减弱了长联的气势,缩小了长联语言的内涵,使长联呆滞不协调;阉割了长联的内容和精神,尤其是将“伟烈丰功”改为“爨长蒙酋”,牵强附会,为达成篡改目标,到了不择手段胡乱用典的地步。这种违反民心民意的举动,使昆明人哗然,纷加指责。据滇中琐记载,时人

12、作诗挖苦之:“软烟袋不通,萝卜韭菜葱。擅改古人对,笑煞孙髯翁。”诗借谐音之法,以“软烟袋”谐“阮芸台”,用以挖苦她。阮元一离任,大家便又把孙髯的长联挂出来了。阮元在清代颇负文名,著作甚丰。清史稿称她“身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可谓名重一时,然高名显位,自负改联,却留下了笑柄。悬艾草于门上,以辟邪攘毒,端午习俗之一。 因为艾草迎分招展,其状若旗,故联中曰“艾旗”。蒲剑,前已经有解,指菖蒲剑。此联意在辟邪纳福,盖和大家看待端午的观念相关。先秦之人就颇以五月为毒月,五日为恶日,后世固守其藩,未尝变革。于是古人千方百计辟邪祛灾,兰汤沐浴、系五彩丝、挂菖蒲、悬艾草等之类,渐成习俗,时至今日

13、,流风遗韵,仍然可闻。此联数目对数目,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妥贴工稳。除了阮元改联外,以后有很多仿照此联而作者,比如章太炎也曾仿作。值得一提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有些人仿此长联作了一副劝戒烟联:五百两烟泥赊来手里。价廉货净,喜洋洋爱好无穷。看粤夸黑土,楚重红瓢,黔尚青山,滇崇白水。估成辨色,何妨请客闲评。趁火旺炉燃,煮就了鱼泡蟹眼;正更长夜永,安排些雪藕香桃。莫辜负四棱响斗,万字香盘,九节老枪,三镶玉嘴;数千年金家忘却心头。瘾发神疲,叹滚滚钱财何用!想品类巴菰,膏珍福寿,种传罂粟,花号芙蓉。横枕开灯,足尽平生乐事。尽朝吹暮吸,哪管它日烈风寒;纵妻怨儿啼,全部装作天聋地哑。只剩下几寸囚毛,

14、半抽肩膀,两行清涕,一副枯骸。联语庄谐结合、嘲喻相间、怜恨交织,发人深省,实为劝戒烟联中之最。4.名楼名联相映辉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城门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为湖南著名形胜。相传岳阳楼原为三国时吴将鲁肃的阅兵台,唐代即建楼。宋朝庆历四年,岳州知州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其同年进士、文学家范仲淹作了千古名文岳阳楼记,今后,岳阳楼愈加著名遐迩。“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而在其上更不乏名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是清代嘉庆进士、陕西高陵人陈纲领,在巴陵知县任上所题。此联独辟蹊径,上联描写风景,言简意简,只在出句点

15、破而已。下联笔锋突转,从四面湖山的空旷即而想到万家忧乐,所用词语典故“忧乐”,也是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全联的专题所在,立意也就在于此。作者若没有真挚的怜悯之心,是绝不会写出这么的联句的。聿修厥德:聿。发语词,无义。厥。那个,不定的代称。厥德,品德。修养本身的品格,继承先人的德业.。诗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毛 传:“聿,述。”聿本助词,后多训为“述”。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气爽,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曹娥,东汉时期的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孝女。其父于五月五日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曹娥沿江哭号十七日,昼夜不绝,父尸不出,遂自沉于江而死,三天以后,父尸浮上水面。有些人认为,沿以成俗的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她。当然和她争这一荣耀的,还有屈原和伍子胥。此联的妙处于于将两个争名的对手,黏合在一起,友好共存了。这是清末贵州知府窦(兰泉)所题岳阳楼联。上联纵向论史,歌颂岳阳楼人文,用诗词人物典故;“杜少陵五言绝唱”是指唐代诗人杜甫诗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