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教学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137140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夜思》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静夜思》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静夜思》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夜思》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静夜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二)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二、情感目标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三、能力目标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1在舒缓的音乐中引入课题,齐读课题。2.简介李白。3.简介背景。当时李白25岁离开家乡,东游淮扬,不到一年,用去银两三十余万,囊中空空,又得了一场大病。中秋的夜晚,他独自一人躺在客店里,冷冷的月光铺满了房间,你觉得他可能会想起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二、学

2、习全诗,体悟诗境美。(一)欣赏课文朗读,再自由读课文。1读通、读顺全诗;2多媒体课件出示古诗中的生字。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4解题:(1)“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5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1)读;(2)说(词义句意)(二)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1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2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3学习第一行(1)读整行诗。(2)“明月光”是指

3、怎样的月光?(3)说第一行诗意。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4学习第二行(1)读整行诗。(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3)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4)朗读,引导。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生试

4、着用冷清的语气读。5学习第三、四行。(1)读整行诗。(2)理解“举头”(做动作)(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4)朗读、引导。6师:明月照在李白窗前,也照在家乡的土地上,他多么想立刻飞到亲人们的身旁啊,哪怕听听亲人的声音也好啊,可在古代这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孤独地写下了这首静夜思,然后对着月亮深情朗诵,希望明月能带去他的思念,与祝福。你也来当一回李白吧,出示明月图,指明对月朗读,齐读。7你们真像小李白啊,你能完整地给我们讲讲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吗?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8月圆人团圆,李白孤身一人,客居他乡,望着皎洁的明月,思念故乡的情感就像潮水一般,迅速淹没了他。让我们完整的欣赏这首美丽忧伤的静夜思。欣赏课件后再次齐读全诗。三、结题,回读漂泊在外的游子啊,总是把思念故乡的情感深深的藏在心底,但是每当夜晚来临,每当佳节来到,每当明月当空时,想到自己孤单一人,想到家乡的亲人,怎不令人低头沉思,怎不令人归心似箭哪!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起这首美丽忧伤的静夜思吧! 河北秦皇岛 王丽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