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年人再婚困境及其对策——以东莞为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137031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老年人再婚困境及其对策——以东莞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老年人再婚困境及其对策——以东莞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老年人再婚困境及其对策——以东莞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析老年人再婚困境及其对策——以东莞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析老年人再婚困境及其对策——以东莞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老年人再婚困境及其对策——以东莞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老年人再婚困境及其对策——以东莞为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 论 文浅析老年人再婚困境及其对策学生姓名:学号:年级专业:2009 级工商企业管理 指导老师:系部:管理科学系广东东莞 提交日期:2012 年 5 月目录摘要 1前言 11 老年人再婚的背景22 老年人再婚的原因 22.1 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22.2 心理原因 2.3 医疗技术 2 23 老年人再婚的困境以东莞为例33.1 家庭阻力33.2 社会舆论33.3 自身心理问题 43.4 再婚的动机 43.5 传统观念44 老年人再婚的对策 4.1 说明再婚的好处4 44.2 灌入好的思想 44.3 搭伴养老 55 结论 5参考文献 6致谢 6浅析老年人再婚困境及其对策作者:指

2、导老师:(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2009 级工商企业管理,东莞 523808)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再婚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现实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增加与延长,再加上退休老人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老人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寻求一段美满的感情,尤其是国内孤独老人的逐渐增多,更使得老年的婚姻问题变得更加普遍。事实上,老年婚姻问题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这是因为,老年人婚姻本身算是一种趋势,其在现实情况中,既有利于家庭和谐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更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但是,从实际中来看,老年婚姻的问题,本身随着社会的变

3、化,也开始逐渐的呈现出来一些新的特点、问题,此外,老年婚姻所面对的多方面的阻力,也很值得相关人士给予重视。据此,笔者对老年人的再婚“困境”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力求能够为妥善解决该问题,而提 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对策。关键词:老年人;再婚;困境;对策;东莞前言婚姻,是一种社会现象,一般指男女得到了社会及法律的承认而进行的结合,也就是指夫妻关系的实际建立。可见,有婚姻的存在,往往就伴随着有婚姻的解体,而婚姻的解体,也进一步的孕育了再婚的可能。可以说,再婚本身就是婚姻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而这一种现象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再婚,依据不仅仅只是青年人的事,其在

4、很大程度上,也是老年人的事。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对老年人再婚问题的具体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独特的“风格”,这也间接的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学科研究的状况,但是,实事求是的说,笔者认为,目前国内对老年人再婚的研究,也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问题,例如,案例分析较多但不透彻,理论研究较多但不切实际等等,据此,本文以东莞为例,对老年人再婚困境及具体的解决对策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析, 力求能够在实际情况中,让再婚老人们快乐的安度晚年。1 老年人再婚的背景毫无疑问,老年人再婚的情况,在人类的社会中依据开始普遍存在。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己经关注了老年人再婚的问题,并对老年人再婚的相关脉络进行研究,在现实中也取得了一些

5、成果。但是,真正对老年人再婚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却是从近现代开始的。特别是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中国社会也开始日益的步入到了“老龄化”社会,而老年人再婚的具体问题,就引起了国内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在实际情况中,成立了多种研究机构。以上所述, 基本就是本文研究所依托的背景。2 老年人再婚的原因2.1 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想要对整体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就应该明确老年人再婚的原因。事实上,笔者认为,近几年来,之所以老年人再婚的问题开始渐渐的被社会各界进行关注,主要就是老年人再婚的几率开始在现实情况中逐年上升,而这种上升的情况,背后也必定蕴藏着一定的原因。笔者认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原因之一

6、,就是社会经济愈加发展。试想,如果老人自身连衣食住行都成问题,那么,其又如何再婚呢?可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老人的经济扶助、补偿制度不断健全,直接的为老年人再婚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由此可见,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老年人选 择再婚的原因之一。2.2 心理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国内外文化的相互渗透,人类的心理、思想早已经不同于几十年前,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年人的思想也就在潜移默化当中,发生了具体的转变。很多老人由于种种原因孤身一人后,他们往往希望能够寻求到自己的幸福,从而陪伴自己安度晚年。可以说,心理的原因,是促进老年人再婚的重 要因素之一。2.3 医疗技术随着国内外科技水平、经济水平的发展,医

7、疗技术也随着无数能人志士的不懈努力,而愈加的提升了起来。如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人类的平均寿命,较之几十年前,已经大大的“上升“,可以说,大多数的老人,都能够在老年时期拥有着较为健康的身体,即便是患有疾病,如今先进的医疗技术也能够较好的解决他们的问题,从前遥不可及的“长命百岁”越来越多的发生在了实际情况中, 这就使得很多老人心理重新燃起了感情的火花。三老年人再婚的困境以东莞为例3.1 家庭阻力笔者认为,对于老年人再婚而言,目前在现实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困境。以东莞为例,笔者利用了通过走访东莞司法部门、民政婚姻登记部门、老年人养老机构和婚姻介绍机构等,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在这其中,笔者发现,按照

8、大多数老年人自己的理解,其再婚的举动之所以会受到困扰,很大原因就是家庭方面的阻力。其中,子女的反对,也直接的构成了老年人再婚的最大障碍。随着社会的进步,就情感来说,很多年轻人对于老年人的再婚,基本都能持肯定态度,但是,当这件事真正的落到自己的头上,他们往往就会因为种种的现实问题,而变得难以接受。这是因为,老年人的婚姻,本身就是两代人重组家庭,而在这其中,就必须要涉及搭配包括子女、孙子关系的重新组合,以及利益与情感的重新分配。其中,主要包括个人利益得失的考虑以及个人情感的考虑。经过对东莞老年人的具体调查,笔者发现,反对父母再婚的子女不在少数,而经过笔者的分析,他们之所以不愿意父母再婚,无非是几个

9、心理作怪,首先,就是怕父母再婚后,自己失去了财产的继承权,其次,就是怕父母找伴后,感情完全的转移,冷落了自己。三者,就是怕父母再婚后,组成新的家庭,不能像以前一样,给自己带孩子,再者,就是害怕世俗的嘲笑,说自己不孝,觉得面子上不好过。可以说,很多年轻人根本不懂老年人的想法,认为老年人只要物质生活满足的可以了,因此,他们对老年人想再婚的想法并不支持,从而构成了老年人再婚的家庭方面的阻力。 3.2 社会舆论前文说过,子女不支持老年人再婚的原因之一,就是害怕世俗的嘲笑,而这种世俗的嘲笑,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舆论。在很多情况下,社会舆论的理论是很大的。当面对老年人再婚的问题时,当事人虽然没有什么别的想法,

10、但是在中国这个“庸人大国”中,总有那么一些爱管闲事的闲人,总是在人背后说三道四,而有些人更喜欢捕风捉影,难听的话,就会四处的进行传播。当这些难听的话传到当事人耳里的时候,有些老人就会受不了这样的情况,从而的放弃再婚的念头。 3.3 自身心理问题还有一部分情况,那就是老年人自身心理的问题,很多老人明明找到了自己希望能够共同生活的配偶,但是,他们自己往往会被自己的心理所拖累,例如,顾忌子女,顾忌颜面等等,这也间接的使得老年人的再婚存在了一定的困境。 3.4 再婚的动机在实际情况中,有的老年人再婚,本身存在着各种目的。有的老年人身体不好,生活不便,不能照顾自己,子女又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待在身边,或者

11、水老人并不想增加子女的负担,因此,他们往往就会想要通过再婚的方式,找个人来照顾自己。这种类似于不纯的婚姻,也就会在现实中阻碍再婚的持久性。 3.5 传统观念由于我国是一个二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因此,直至如今,许多封建的思想,仍然深深的扎根在人们心中。在当今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人到老年,如果丧失了配偶,那么独居就是天经地义的,老年再婚,就是一种对传统礼教的背叛,这样的世俗观念,让准备再婚的老年人往往会感到一种较大的压力。 4 老年人再婚的对策4.1 说明再婚的好处笔者认为,老年人婚姻本身算是一种趋势,其在现实情况中,既有利于家庭和谐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更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因此,可以

12、说,老人的再婚,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正如前文所说,由于种种不同的原因,老人在再婚这条道路上,总是会遇到一定的阻碍。因此,笔者认为,想要消除这些阻碍,就必须要在现实情况中寻求一定的办法。在这其中,。社区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他们可以利用闲暇与老人进行交流的时间,向老人说明再婚的好处,对老人的“再婚计划”予以一定程度上的“指导“,这就很有可能在现实情况中促进老人打消自己的顾虑,牵起老伴的手,走向未来的幸福生活。 4.2 灌入好的思想除了社区人员所作的努力只为,笔者认为,对于老年人再婚而言,社会在这一方面,向老人灌输好的思想,也是极为重要的。从具体的措施来看,相关部门可以创造较为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使老年人的再婚现象,能够为人人所理解并实际的进行接纳。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