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1369286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147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行道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人行道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人行道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人行道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人行道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行道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行道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潮南区324国道环境品质提升工程(峡山路段)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设计图纸;招标文件中要求执行的国家、省、市及有关部委现行的技术标准、施工规范、规定、规程、验收标准。对施工现场所了解的情况,结合我公司技术管理水平、施工机械设备的装备能力,类似工程的施工管理经验。广东省和汕头市有关市政建设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质量监督、工程施工监理等规章制度。二、编制原则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的基础上,以设计图及有关规范为依据,紧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经济科学、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做到施工部署、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工艺先进科学。成立独立项目经营

2、部,选用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经理和具有技术专长的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施工组织管理的核心层,全面负责工程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和安全保证等,直接对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负责。在机械及检测仪器配置方面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机械化施工和劳动生产力,为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工期提供有力的物资、设备条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详细影响工程进度的制约环节,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用统筹方法组织平衡流水作业和交叉作业,不断加快工程进度。在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技术的实施方面立足规范化、标准化,落实各项施工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工期。精心进行现场布置,节约施工用地,组织文明施工,搞好环境保护

3、。严格执行施工验收规范、有关操作技术规程,加强生产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工程工期和施工安全。实施“精品工程”战略,通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保优质、创信誉,向业主交一个质量优良,市民满意的道路工程。施工中做到保护环境、保护文物,文明施工,整个工地达到汕头市文明施工工地标准。三、本工程适用的规范、规程和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05208-20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GB50204-201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市政工程统一做法和设计图集;业主或监理工程师依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以及国家现行规范、规程和标准制定的本工程特定适用的有关补充规定和要求。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总体概况 本项目位于汕头市潮南区

5、324国道峡山路段,是交通主流干线。为方便附近居民出入的需求,现根据现行相关规范对该道路进行设计。 本工程主要内容为人行步道砖工程。二、工程地貌 拟建场地现状人行步道砖已出现破损,部分路段为空地,本工程拟挖除现状路面,清理干净后,铺设步道砖。三、道路工程 (一)道路设计技术要点 1、平面线形控制 本工程按现状水泥路走向,沿道路西侧铺设人行步道至建筑物边界。 2、纵断面设计 本工程以现状道路路面高程为参照,结合现行相关规范确定纵断面高程,保证排水顺畅。 3、横断面设计 1)道路标准横断面:如遇建筑物则铺设至建筑物边; 2)路 面 横 坡:人行道单向横坡i=1.5% 。 (二)路基工程 1、路基应

6、稳定、密实、均质,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路基填土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腐质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及盐渍土以及液限超过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路堤基底为耕作土或松土时,施工前必须清除树根、杂草,压实后再进行填筑,路基填土应坚硬、密实。填筑路堤要求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重新填土时分层填土厚度为不大于30cm; 2、压实度要求(重型压实):填方路基路床范围内(080cm)的压实度不小于92%,80150c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小于91%,大于150c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小于90%;挖方路床范围内(0

7、30cm)的压实度不小于92%。 3、路基施工及验收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 4、人行道的设计荷载。按人群荷载标准值为3.0KN/m2 (三)路面工程 1、砌块路面应平整、防滑、稳固、无撬动,缝线直顺、灌缝饱满,无反坡积水现象。 2、普通型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应符合下表要求,当砌块边长与厚度之比小于5时应以抗压强度控制,边长与厚度之比不小于5时应以抗折强度控制。 3、砖、石及混凝土施工:除注明者外砖砌体用MU10砖、M5水泥砂浆,不得使用普通实心粘土砖。可选用混凝土砌块,各类烧结空心、实心砌砖,各类蒸压空心、实心砌块。用于基础的及承重的砌块不得使用轻质混凝土砌块代替黏土实心砖的承重砌块宜选用烧

8、结空心砌块。 4、本项目中所用到芝麻灰花岗岩的厚度均在30mm-60mm厚。花岗石间隙小(孔隙度一般为0.3%0.7%),吸水率不高(吸水率一般为0.15%0.46%),有良好的抗冻性能。花岗岩的硬度高,其摩氏硬度在6左右,其密度在2.63g/cm3道2.75g/cm3之间,其压缩强度在100-300MPa,其中细粒花岗岩可高达300MPa以上,抗弯曲强度一般在10-30MPa。密度:2790-3070kg/m3,抗压强度:1000-3000kg/m2弹性模量:1.3-1.5*106kg/cm3,吸水率:0.13%,肖氏硬度:HS70,比重:2.6-2.75 (四)其他附属设施 1、道路无障碍

9、设计:人行道上铺设盲道砖,盲道转弯、终点等位置均铺设提示盲道砖,路口设单面坡。 1)缘石坡道的坡面应平整、防滑,全宽式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宽度应与人行道宽度相同,坡度不应大于1:20; 2)缘石坡道的坡口与车行道之间宜没有高差;当有高差时,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应大于10mm; 3)指引残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 4)盲道的颜色宜与相邻的人行道铺面的颜色形成对比,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宜采用中黄色,宽度宜为250mm500mm; 5)盲道型材表面应防滑,纹路应凸出路面不少于4mm高,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与人行道砖一致; 6)人行道没有

10、树池时,行进盲道宜距立缘石不小于0.5m,人行道中有坡道和障碍物时,在相距0.250.5m处,应设置提示盲道。 2、路缘石:采用机切花岗岩石进行安装;直线段采用标准长度1m,弯弧段根据半径大小的不同可选用长0.51m的缘石进行安装,但工程量则未进行细分,统一按1m计量;宽度不大于22cm的立缘石安装时,应设置C15水泥混凝土靠背。 3、树池篦:本工程保留现状行道树,并按1.01.0m的树穴进行树池篦安装,材质采用混凝土彩色砖,具体样式由业主确定。 4、围墙:永和街北侧空地约70m长,现状无建筑物,拟砌筑2.5m高围墙,选用240mm115mm53mm的实心标准砖,并用砂浆抹面整平。四、排水工程

11、 1、本工程为汕头市潮南区324国道环境品质提升工程(峡山路段)附属配套的排水工程。主要设计内容包括道路路面及步道排水收集设施设置、解决324国道路面排水出路。 2、雨水口布置: (1)沿拟建步道外侧设置双篦侧立式雨水口,拟建步道内侧设置平篦式雨水口,雨水口布置间距约为20m,雨水口连通管管径为d300,雨水连通管就近接入现有截水沟,同时避开远期拟建电缆沟位置。排水连通管埋设深度根据管道覆土要求、道路设计高程及道路坡度确定。 (2)雨水口的可变荷载标准值计算取汽车荷载等级城-A级,对于雨水口箅子及井圈,使用时应按相关产品标准通过出厂检验。 (3)雨水口篦子必须有可靠的措施连接在雨水口井圈(或雨

12、水口井墙)上,以防丢失。 (4)雨水口设置污物截留设施。本工程可根据当地使用情况,雨水口宜设置雨水截污挂篮。 3、管材:雨水口连通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埋地塑料排水管(HDPE)。 HDPE管要求如下: (1)设计要求环刚度:采用S2级,环刚度8KN/m 。 (2)设计使用年限:要求不低于50年。 (3)管道连接:管道采用热收缩带连接。 (4)管道与检查井连接:采用弹性密封橡胶圈(止水圈)做法连接。 4、排水设施开挖: 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管道沟槽采用1:0.5放坡开挖的形式。 5、管道基础和回填: (1)管道基础:HDPE管采用180中粗砂基础,基础底150mm碎石垫层。 (2)管沟回填:根据

13、工程场地填整情况,管沟采用原土回填,分层压实,密实度要求:管底垫层90(轻型,下同),管腔95,管顶属于步道范围按照步道回填密实度要求,其余不低于87%。五、照明工程 1、设计原则:按照现行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在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的条件下,采用节能光源并使照明回路操作简便、易于管理维护。 2、路灯电源:工程照明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拟在该道路上设置2个照明供电箱,供该路段上景观灯电源。 3、设计标准:本工程为城市支路人行步道景观灯设计,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按平均照度Eav不小于5Lx设计. 4、灯杆布置、灯具及光源的选择:在道路双侧布置景观灯,每盏景观灯高度为4m,每盏景观灯配有一盏30W的LED灯具

14、。 5、灯杆中心距路缘石边0.5米。灯具配光类型均为半截光型。 6、电源及配电: (1)本工程负荷级别为三级,路灯配线形式为TN-S。(2)路灯开灯和关灯时的天然光照度水平为20lx。(3)开关设备运行前应采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阻值不应小于0.5M。(4)路灯控制方式应采用与目前城市照明中心采用的路灯控制方式相匹配的技术; 7、接地: (1)本工程设计采用TN-S接地保护系统。 (2)配电箱、路灯金属外壳,电缆金属外皮,PE线、电缆保护管及所有金属支架,外壳均应与接地线有良好连接。在配电箱处做接地系统,接地网的接地电阻:R4。路灯灯杆需做重复接地,每根灯杆利用灯基础钢筋做重复接地并设置镀锌角钢(L50*50*5,L=2500)与基础钢筋电焊连接作为重复接地极,接地电阻小于10。 (3)严禁将N线重复接地。 (4)不得利用蛇皮管、裸铝导线以及电缆护套层做接地线,接地线不得兼做他用。 (5)接地装置的导线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机械强度要求;当使用圆钢时,直径不得小于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