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腺胃炎、肌胃糜烂的病因分析与综合防治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1366969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腺胃炎、肌胃糜烂的病因分析与综合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鸡腺胃炎、肌胃糜烂的病因分析与综合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鸡腺胃炎、肌胃糜烂的病因分析与综合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腺胃炎、肌胃糜烂的病因分析与综合防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鸡腺胃炎、肌胃糜烂的病因分析与综合防治近两年来,鸡(尤其是肉鸡)腺胃炎和肌胃糜烂已经成为危害家禽养殖业的生产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采食量低下,生长迟缓,群体整齐度差,饲料消化不良、排饲料便,机体免疫抑制,易于感染各种疾病。病症较轻的鸡群常表现为易于惊群、疯跑;重症鸡群则表现为精神不振、易腿软、瘫痪;羽毛松乱、无光泽;缩颈闭眼嗜眠;机体消瘦、下痢、排灰白色或黄绿色粪便。 一、致病因素分析 1.非传染性因素的致病作用 (1)饲料中的生物胺:日粮原料如劣质鱼粉、玉米酒糟蛋白;变质的饼粕、脂肪、肉粉和肉骨粉等,往往由于蛋白质的微生物发酵

2、而含有高水平的生物胺类(如酪胺、组胺、腐胺、尸胺、苯乙胺、色胺等)和肌胃糜烂素(gizzerosine,高温下组氨酸或组胺与赖氨酸结合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其中最重要且毒性最大的是组胺和酪胺。这些生物胺是代谢过程中氨基酸脱羧后的降解产物,过多的生物胺对动物有毒性,除了引起胃酸分泌过剩,诱发腺胃溃疡、肌胃糜烂外,由于这些生物胺类在体内将转化为尿酸盐,可导致鸡的肾脏肿胀、尿酸盐沉积,重症可以导致痛风的出现。肌胃糜烂素不属于生物胺,但其刺激前胃产酸的能力是组胺的10倍,引发肌胃糜烂的能力约为组胺的300倍。 (2)霉菌毒素:由于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一些劣质的原料-发霉的玉米、饼粕也被掺入到饲料中,其中

3、霉菌毒素的含量很高,甚至含有多种霉菌毒素。T-2毒素和二醋酸熏草镰刀菌烯醇是该组中腐蚀性最强的霉菌毒素,可引起严重的肌胃糜烂,因为它们对肌胃角质膜具有腐蚀作用,可造成腺胃黏膜和羽毛上皮的坏死;桔青霉素是青霉属和曲霉属的某些菌株产生的真菌毒素,桔青霉毒素基本上是一种肾毒素,能引起狗、猪、鼠、鸡、鸭和鸟类等多种动物肾脏病变,使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退化和坏死、肾肿大,尿酸盐沉积;能使肌胃角质膜变色或出现裂痕;增加小肠平滑肌的收缩频率、收缩幅度和张力来增强胃肠蠕动而导致腹泻现象。卵孢毒素也能使腺胃、肌胃相连接的峡部环状面变大、坏死,黏膜被假膜性渗出物覆盖。圆弧青霉菌毒素-青霉酸可造成腺胃、肌胃、肝脏和脾脏

4、损伤,腺胃肿大变厚,黏膜增生、溃疡,肌胃黏膜坏死。 (3)硫酸铜中毒:由于硫酸铜价格低廉,因而常以500g/t的浓度加入饲料作为生长促进剂或抑真菌剂。当发现饲料受到严重的霉菌污染时,硫酸铜添加浓度可提高到1kg/t,而高浓度的硫酸铜对家禽胃肠粘膜可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导致食道下部和嗉囊有凝固性坏死,引起肉鸡中毒;胃粘膜卡他性炎症,呈淡绿色并有出血点,严重时导致肌胃糜烂;肝、肾也有明显的变性坏死。 2.传染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传染性因素所致的腺胃炎的病因较为复杂 (1) 腺病毒样病毒:美国学者Guy JS、 Smith LG等利用从病鸡分离的腺病毒样病毒(adenovirus-like virus)

5、在SPF蛋雏鸡和商品代肉雏鸡复制出了腺胃炎病变,表现为腺胃显著肿大,腺上皮变性、坏疽;导管上皮增生,淋巴细胞浸润;没有观察到其它器官的损伤性病变,故称为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Transmissible viral proventriculitis ,TVP) (2)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病原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变异株,表现为鸡体极为消瘦,腺胃极度肿胀,肿大如球状,腺胃壁极为增厚,浆膜面清晰严重增生的复管状腺;腺胃粘膜有出血和溃疡,腺胃乳头平整融合,轮廓不清,可挤出脓性分泌物。 (3)此外还有一些可以垂直传染的病毒性疾病,如呼肠孤病毒的感染、禽网状内皮增殖症病毒、传染

6、性贫血病毒的感染都可以导致腺胃的肿胀、出血。 3.其他因素的影响 一些受到上述病原污染的疫苗的使用、营养的缺乏、密度过大或者鸡舍空气条件低劣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频发的鸡群易于发生腺胃炎的感染。资料报道:机体B、T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对于防止腺胃炎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尤其是细胞免疫在控制此病的发生中作用尤为重要。由此推论:肉鸡近两年腺胃炎发病率高可能与近两年来饲料质量问题和一些垂直传染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普遍存在有关。 二、生理功能的异常表现 由于以上各种病因均可导致的消化系统一系列的病理性变化,往往导致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功能以及代谢活动障碍,致使病鸡表现出一系列的异常生理特征。

7、1. 腺胃的病变以及胃粘膜所分泌的参与促进摄食中枢兴奋的胃肠激素-Ghrelin分泌减少,使得发病鸡群多具有明显的厌食现象。 2.腺、肌胃的病变使得其无法行使其正常的消化功能,从而导致进入后端消化道的食糜不能充分的消化、吸收,而表现为渗透性腹泻-过料现象。 3. 由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不能充分消化和吸收,使得这种鸡群在发病早期更容易出现低血糖综合征,而表现为运动失调、奔跑、休克乃至猝发性死亡。 4.由于霉菌毒素可导致肝脏脂肪变性、硬化甚至癌变,致使胆盐、胆汁酸的合成和分泌减少,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A、D、E的吸收减少,维生素D在体内的难以被活化为可以促进肠道钙磷吸收的1,25-二羟维生素D

8、,致使病鸡容易发生维生素A、D、E的缺乏症。如因股关节骺端软骨骨质疏松、坏死而易骨折、瘫痪;因维生素E缺乏而导致脑软化、液化,临床表现为头颈颤抖等。 5.由于蛋白质未能在小肠得以充分的消化、吸收,致使在后端大肠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气、胺类增多,这些物质吸收后在体内产生的尿酸盐增多,导致排泄的白色粪便增加;粪便也会变的恶臭。 6.由于胃肠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减少,血糖的浓度低下,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而肾上腺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增多,因此机体内合成代谢减弱、分解代谢增强,病鸡将逐渐瘦弱而表现为恶病质。 三、综合防治措施建议 1.对于非传染性腺胃炎及肌胃糜烂,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防治。(1)尽可能不使用潮

9、湿的、发霉的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2)尽量避免使用劣质鱼粉及其它劣质蛋白饲料。(3)保证料槽、水槽卫生,避免使用发霉变质的垫料。(4)全群鸡可以使用保定市冀农动物药业生产的“生长快乐”和“肝肾舒”一起治疗,并使用葡萄糖饮水。(5)在每千克饲料中另外添加维生素E100毫克、维生素C 80毫克、维生素K 4 毫克、维生素B6 10毫克。 2.对于传染性腺胃炎的控制,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防治。(1)严格控制和检测种鸡群垂直传播的疾病,尤其是从国外引进的鸡种。对种鸡群要净化鸡网状内皮增生症、传染性贫血等重要的垂直感染病原,严格选用没有被这些病原污染的疫苗免疫种鸡和雏鸡;(2)增加饲料中维生素E、C的含量。(3)发病鸡群可以使用热键、生长快乐和肝肾舒一起治疗,必要时可以配合消炎药物,防止细菌的继发感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