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处长在资源库建设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1366791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宇处长在资源库建设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林宇处长在资源库建设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林宇处长在资源库建设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林宇处长在资源库建设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林宇处长在资源库建设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宇处长在资源库建设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宇处长在资源库建设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2014年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职与高专教育处处长 林宇(2014年3月22日 成都)(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首先说明一下,我的讲话不算什么专家报告,而是给大家报告一下工作。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是到目前为止,教育部本级财政投给高职教育的最大规模财政专项,已经投入2.4亿,立项42个资源库。从2010年第一批项目立项,项目持续这么长时间,需要进行系统、详细的梳理。以前更多的是强调共建共享、提供优质资源,把这作为资源库建设工作的最终目的,但如何能够使大家乐于共建、乐于共享,思考还不够深入。从去年开始,我们觉得应

2、该对这个事情投入精力来好好思考一下。去年在青海西宁召开了第一次资源库建设工作研讨会,坐下来一起讨论什么叫做资源库,会后反响非常好。之前,我曾经听说一个事情,才知道问题很严峻。在一个其他的会议场合,处里的同事会议中途打电话,谈到资源库,边上有老师就主动上来打听,问资源库到底怎么建?经了解,原来这个学校刚刚参与了一个资源库项目建设,任务分配到这个学校,结果承担任务的系主任就是说话的这位老师,并不清楚资源库怎么建。我听到这个情况,觉得是非常严峻的现象,应该深入思考。所以我说今天的讲话不是报告,只是报告工作,介绍一下在资源库工作安排上,我们是怎么考虑的,希望能够对大家不仅仅是承担国家资源库建设的学校,

3、而且是更广大的或者说是我们整个的职业院校,在资源库建设方面有所帮助。今天我主要想说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资源库建设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第二是资源库应该如何建;第三是资源库如何用。一、建设目的大家已经看到,日前2014年资源库项目申请通知和建设指南已正式发布。我希望大家认真看一下通知和指南,我们想表达的思想都反映在其中。概括起来讲,和之前相比,有一个最本质的区别:以前相当于“招标建设”,国家提出需求,学校来投标,投标的依据主要是建设方案,经过专家评审,确定立项项目,拨付建设经费;今年起调整为“先建后补”。方式改变的根本原因就是基于对资源库建设目的的思考。我们一直讲优质资源共享是我们建设资源库的目的

4、,但是思考后认为,优质资源共享并不是建资源库的根本目的。优质资源共享就像信息技术手段一样,仍然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资源库建设,实现教与学方式方法的变革,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这个应该成为资源库建设的根本目的。大家可以回顾一下,资源建设,或者说信息化建设用于教学的历程。2003年启动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先期启动了精品课程等4个项目,提出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推动教授上讲台。实际上这样做也有来自视频公开课的压力。当时MIT(麻省理工学院)把授课视频放到网上去,我们很多学生都愿意看,对我们触动很大。所以提出也要建设自己的视频公开课。当然开展这项工作也是基于当时

5、的历史条件,那就是扩招之后优质资源有限,教学质量滑坡,希望通过优质资源共享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视频公开课之后是MOOC(慕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和视频公开课有什么差别吗?视频公开课是单向的,还是基于老师的讲授;MOOC是在线的大规模课程,不仅仅把课程内容上网,更相当于是在线学校,还具有测评功能,支持完全在线的学习,顺应了当前信息化对于我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但是MOOC是否就是最好的,恐怕也不一定。我前不久看了一些资料,里面专门讲到MOOC存在的问题:几个知名的MOOC平台,试图推荐通过MOOC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去就业,却遇到了障碍。挑选出的八百多名优秀学习者,真正获得职位的仅是寥

6、寥数人。公司人力资源部主要有两个担忧:一是网上学习的成绩没有说服力;二是学习环境没有保障,影响学生的软实力。这提醒我们:MOOC也不是万能的。去年有人提出,资源库就应该按照MOOC的形式建设,我表示反对:今天出了个MOOC,以后说不定出个“铁课”。但是我认为,这个趋势是应该认可的,那就是要顺应信息化对我们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的变革。现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接纳程度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学习的习惯和规律。我们要主动顺应这种规律,来改革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目的就是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这才是资源库建设的目的。同时,要通过资源库建设推动信息化建设学校管理的信息化、教学的信息化,改变目前授课方式

7、,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这样来定义资源库建设的目的,大家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从“招标建设”变为“先建后补”。招标建设是国家确定专业方向,央财投资建设,验收后出现推广应用困难。现在调整为先建后补。既然大家都要建,那么都要按照统一要求去建设,去应用,去改变教与学,然后中央财政择优支持。央财资金不是全部项目建设经费,只是引导性、补助性经费,鼓励做得好的学校和团队。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想法:资源库建设的目的。这个目的直接决定了我们组织建设的方式方法。二、怎么建在这里讲怎么建,不是特别合适,因为大家才是真正的一线实践者,大家的经验更具说服力。我从宏观把控的角度谈一下自己的想法。资源库按字面的直接理解就是资

8、源仓库。但简单地基于资源仓库来理解,太片面、太肤浅。去年在西宁会议总结时,我提出,资源库建设要基于我们的教学改革,基于我们的课程改革成果。今天我依然要强调,资源库不仅仅是资源的仓库,还要有示范性课程,而这些课程的组织、构架,要基于教学改革。今年我们提出“碎片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的资源库建设思路。“碎片化资源”是指资源本身要做得越碎细越好,越具体越好。因为可以方便组合,方便使用者去组合,也方便建设者去组合。资源本身的属性越丰富越好,可以有利于根据不同的需求去组合。“结构化课程”是指库里要提供示范性课程,并通过示范性课程建设引领全国同专业的课程建设。如果说仅仅都是资源,让使用者自己来检

9、索,它适用的对象只有教师,因为只有教师知道这些资源怎么整合。资源库的受众不仅仅是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都要能够应用。示范性课程把资源串起来,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逻辑,这个逻辑编排是否合理,反映了教学改革是否到位,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习惯,这也是推进教学改革!所以资源库一定要以课程为骨架。另外还要做到资源冗余,即库里面提供的资源,一定要大大多于课程里调用的资源,能使其他的教师根据学生水平、教学习惯,来搭建自己的课程,也就是资源库本身有课程,同时还支持使用者自己搭建课程。“系统化设计”,就是整体设计一定要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完善资源检索、学习测评等功能,方便使用者检索资源、自测学习情况。还要基于不同

10、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一个学习者,这个专业已有两门课程学过了,学习需求肯定和没有任何基础的学习者是不一样的。我们要考虑能够通过对学习者学习基础的评价和考量,推送建议性的学习方式和方案。对于资源本身来说,属性要更加丰富,只有属性丰富了,不同的检索、调用才更方便。另外,好的资源要适合网上学习的需要。简单地把一张纸拍成照片,也算是一条资源,但这条资源是否适合网络的传播,是否适合数字化的学习和理解?要尽量发挥多媒体的效应、多媒体展示的优势,而不是简单的书本搬家,不是简单的文字录入。这一点希望大家能够在资源建设的时候充分考虑。三、怎么用关于资源库的定位,我们提出“辅教辅学”,即辅助教学、辅助学习。辅

11、教,提供充分的资源、规范化的课程,使全国相同专业的老师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程度,来自己搭建课程,充实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利用监测评价系统,使学生完成作业和自测。习题的设计,也非常反映智慧,课程搭建好了,不同的单元如何去测评;课程学完了,怎样考核,这个需要智慧。资源库在辅教上,至少要达到这个目的:老师可以找到想要的教课内容,可以安排学生通过资源库的考评,完成整个教学环节。至于辅学,我相信只要老师率先使用,学生肯定会积极使用,课后的复习、课前的预习,都希望能够用到资源库,资源库能够为学生提供支撑。资源库主要面向老师和在校生,同时兼顾社会学习者,不同程度、不同基础的

12、人,都能够推送出相应的学习方案。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乐于用,社会的学习者,包括企业的培训,我们鼓励用。现在资源库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结构化缺失,资源库里资源很多,但不知道强调什么,找不到适用的资源;二是应用不够,验收后应用推广困难。在此,我建议组建共建共享联盟,联盟内院校基于资源库实现学分互认,以此推动资源库的广泛持续使用。鼓励学生使用资源库学习,学生可以不上学校里的课,而是利用资源库学习示范性课程,最终接受学校的考核,考试通过后认定学分。今年的资源库申请通知已经下发,计划重点支持不超过14个库的建设。今年资源库的资格审查门槛,会比以往更高,把建设基础作为重要考察内容。另外,并不限制申报单位,只要是独立设置的职业院校(包括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和技工学校)均可牵头申报,不接受企业单独牵头申报。申报领域全面开放,自愿申请,看实力,看水平,择优支持。今天向大家报告了一下关于资源库的思考,也不一定都对,希望大家能够讨论,有什么建议及时提供给我们,以便今后在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