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内外兼治治疗糖尿病足37例体会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1365081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辨证论治、内外兼治治疗糖尿病足37例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辨证论治、内外兼治治疗糖尿病足37例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辨证论治、内外兼治治疗糖尿病足37例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辨证论治、内外兼治治疗糖尿病足37例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辨证论治、内外兼治治疗糖尿病足37例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辨证论治、内外兼治治疗糖尿病足37例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辨证论治、内外兼治治疗糖尿病足37例体会【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内外兼治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糖尿病足患者,辨证分为寒湿阻滞型、瘀血内停型、湿热炽盛型、气阴两虚型,每日1剂内服。同时,根据糖尿病足创面按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混合性坏疽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创面治疗。结果32例患者治愈,3例好转,2例未愈。总治愈率到达86.49。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内外兼治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关键词】糖尿病足;中医辩证论治;内外兼治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引起下肢异常改变的总称。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外科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内外兼治的方法获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2、。1临床资料37例病人均来源于本院2022年3月2022年12月的门诊及住院病人。符合H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997年美国会议所定标准,均为2型糖尿病病人,男16例,女21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52岁,平均68岁;糖尿病史520年,平均13年;糖尿病足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一届糖尿病足专业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草案,其中干性坏疽6例,湿性坏疽21例,混合性坏疽10例;I级6例,级20例,级9例,级2例。2治疗方法2.1一般治疗控制血糖,抗感染,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营养及支持治疗。消脱止-或地奥司明改善下肢微循环。2.2中医辨证及方药2.2.1寒湿阻滞型患肢发凉,皮温降低,遇冷那么痛,得热那么

3、舒,趾间及足底部溃烂流脓血,可见间歇性跛行,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而迟。治以温经通络、散寒除湿为主。药用:川乌6g,赤芍10g,独活15g,桂枝12g,当归10g,桑寄生20g,红花10g,川牛膝20g,川断15g,川芎15g,山萸肉10g,黄芪20g,怀山药15g,茯苓15g。2.2.2瘀血内停型患肢皮色紫红或暗红,或有瘀斑瘀点,持续性疼痛,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而涩。治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为主。药用:桃仁15g,红花10g,当归12g,川芎15g,生地15g,赤芍15g,黄芪20g,白术15g,丹参15g,葛根15g,地龙10g。2.2.3湿热炽盛型患肢灼热或伴高热,时有

4、神昏,烦渴多饮,肢端坏疽灼热肿痛,创面脓液渗出,舌质绛红,苔黄燥,脉细数。治以清热利湿、化郁解毒为主。药用:金银花30g,蒲公英30g,野菊花30g,连翘15g,当归10g,赤芍10g,白芍15g,土茯苓15g,黄连6g,牡丹皮10g,玄参10g。2.2.4气阴两虚型患肢肌肉萎缩,皮肤枯燥脱屑,肢端麻木,痛不明显,身体消瘦,四肢乏力,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以益气养阴、化瘀生津为主。药用:黄芪30g,党参20g,当归10g,白术20g,白芍15g,川芎15g,生地20g,丹皮10g,茯苓15g,生甘草10g。2.2.5用法每日1剂,水煎2遍,共400l,早晚分服,1个月为1个疗程。2.3

5、外治方法2.3.1干性坏疽多是以缺血为主的创面,不应急于清创,应先控制感染,黄连纱条湿敷换药,每日1次。待炎症局限,皮温好转,正常组织与坏死组织界限清楚时,手术切除坏死部分,敞创始面,换药用潮湿烧伤膏和贝复济,去腐生肌,促进创面的肉芽生长直至创面愈合。如创面较大,可给予植皮手术。足底或功能部位取全厚大张皮游离植皮或转移皮片,其余部位行中厚皮片点状植皮。2.3.2湿性坏疽多是以感染为主的创面,及时清创,去除坏死感染组织,黄连纱条湿敷换药,假如感染较重,可采用双氧水清洗创面,利凡诺或洗必泰纱布换药,每日1次甚至每日屡次。对于坏死肌腱组织不必强求1次去除,可于换药过程中逐步修除。创面清洁后,采用潮湿

6、烧伤膏和贝复济换药。治疗中可做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的应用。后期也可采用植皮手术。2.3.3混合性坏疽综合上述两种方式治疗。3结果3.1疗效标准参照?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1。治愈:病症根本消失,创面愈合,步履活动自如;好转:病症减轻,创面缩小;未愈:病症及体征无改善或病情继续发作,创面未愈,坏疽开展,或因其他并发症而死亡。3.2治疗结果32例患者治愈,3例好转,2例未愈。总治愈率到达86.49。其中级1例行截趾术,级1例转骨科行截肢术。见表1。表1各级糖尿病足治疗结果比拟略4讨论自1972年atterall提出糖尿病足坏疽主要由血管闭塞缺血、神经病变及感染三大因素所致

7、以来,普遍2认为糖尿病足的病理生理根底是代谢紊乱、高血糖、高血脂、高糖化血红蛋白及其他致病因子,导致神经损伤、血管粥样硬化、管腔狭窄或阻塞、微循环障碍、肢体缺氧水肿,细菌易于感染而发生肢端坏疽。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根底,血糖控制如何、血液循环是否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如何、感染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决定创面是否愈合的关键。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糖尿病足属“脱疽范畴。消渴日久,耗气伤津,气阴两虚。气虚无力推动血脉运行,瘀阻脉络;阴津虚损那么燥热亢盛,煎熬津血、腐及筋肉。正气虚弱,寒湿之邪侵袭,气血不畅,甚至闭阻不通,使血脉凝滞、肢体筋脉肌肉失于濡养而致肢端坏疽。故以气阴两虚为本,寒湿、瘀阻、湿

8、热火毒为标。临床上通过温阳散寒通脉、益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解毒、益气养阴生津诸法,根据糖尿病足开展的不同阶段辨证施治,从而到达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目的。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对于糖尿病足的部分治疗,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3。其治疗手段多种多样,有熏洗法、外敷法、针灸疗法等。可供选择的剂型有洗剂、膏剂、散剂、丹剂等。我们认为应该对于干性坏疽和湿性坏疽采用不同的外治手段。干性坏疽其形成的原因是动脉硬化闭塞,特别是小动脉闭塞。治疗干性坏疽不应该盲目清创,可应用黄连液纱条换药。黄连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活血生肌的作用,部分透气性好,长期应用不易产生耐药性,同时制备简易,适宜门诊应用。待坏疽范围局限,

9、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时再行清创或截趾术。湿性坏疽多由感染所致,尽早行切开引流手术。手术切开范围要够大,以保证引流通畅,去除坏死组织时要适度,防止损伤正常组织,也可以蚕食手术,逐步清理坏死组织。创面引流可以采用利凡诺或洗必泰纱布,它们都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同时都是水剂,可以防止中药膏剂、散剂、丹剂等引流不畅的弊端。贝复济4和潮湿烧伤膏5都有促进肉芽生长、上皮再生的功能,我们临床观察到将两者同时使用,可以更快地促进创面愈合。假如创面较大或功能部位,植皮手术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结果显示,总治愈率到达86.49,说明中医辨证论治、内外兼治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参考文献】1上海市卫生局编.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第2版.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22,178.2Rbert.G.Frykberg.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病机理:阻碍伤口愈合的因素.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22,95:296.3张坤朋,黄允瑜.糖尿病足中医外治法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22,133:44-45.4付小兵.再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软组织创伤修复.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0,05:257-260.5徐荣祥.烧伤湿性医疗技术.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7,3:3-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