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区2022年教育工作总结暨2022年教育工作思路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136351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鲤城区2022年教育工作总结暨2022年教育工作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鲤城区2022年教育工作总结暨2022年教育工作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鲤城区2022年教育工作总结暨2022年教育工作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鲤城区2022年教育工作总结暨2022年教育工作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鲤城区2022年教育工作总结暨2022年教育工作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鲤城区2022年教育工作总结暨2022年教育工作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鲤城区2022年教育工作总结暨2022年教育工作思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鲤城区2022年教育工作总结暨2022年教育工作思路鲤城区20年教育工作总结暨20年教育工作思路鲤城区教育局20年12月19日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区教育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教育工作总体部署,坚持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以创立全省首批“教育强区”为目的,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力推进全区教育实现新跃升,教育事业开展指标持续保持在较高程度。我区通过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义务教育根本平衡开展区”暨“两项督导” 、“教育强区” 省级评估验收,教育局被评为“福建省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福建省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现将“十二以来”及20年主要工作

2、成效,20年教育开展根本思路汇报如下:一、“十二五”以来及20年教育工作成效“十二五”以来,我区教育坚持以“促进平衡、提升质量、树立形象”为主线,抢抓机遇,通盘考虑,统筹部署,着力推进教育改革,不断创新教育开展机制,各类教育质量持续提升。1、教育资优化配置,开展差距逐步缩小。两年多来,我局始终把教育平衡作为衡量教育开展总体程度的重要标志,注意将着力点放在各类学校优化整合、教育资优化配置,促进教育和谐开展上来。一是推进老城区优质校和薄弱校资整合。将泉州市艺术小学并入区实验小学,原校区作为区实验小学金山校区;朝晖小学搬迁至原泉州幼儿师范学校后并入通政中心小学作为通政中心小学北校区。通过整合,扩大优

3、质校的覆盖面,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平衡开展。二是推进江南新区小学布局调整。组织对江南新区教育资如何优化配置进展调研,形成鲤城区江南新区小学布局调整意见。方案结合新区教育资分布的区域现状,规划将江南新区22所小学撤并整合新建为16所小学。撤并整合工作结合新区总体开展进程分步施行。三是推进江南新区公办幼儿园建立。形成鲤城区推进公办幼儿园建立意见,在江南新区街道各建一所公办幼儿园,四所公办幼儿园建成后可为新区适龄儿童提供1500个左右的学位。目前浮桥街道、常泰街道中心幼儿园已建成招生,江南街道、金龙街道中心园已开工建立,实现街道公办中心园的全覆盖。2、教育工程支撑带动,办学条件全面优化。集中力量,倒计时

4、安排进度,密集推进相关工程建立,获得较显著进展。一是八项基建工程全面完成。投入4562.93万元,完成侨星小学、机关幼儿园、通政中心小学南校区等校安工程工程及明新中学宿舍楼、职专楼、凌霄中学综合实验楼、开智学校迁建工程、上村小学教学综合楼建立,新增、改造校舍建筑面积3.2848万平方米。鲤城区江南学园工程年底也可开工建立。二是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立根本完成。20年区财政再投入1500万元购置教学仪器、器材、图书等,催促学校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目前全区34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立已根本完成。三是校园环境不断优化。投入668.11万元,完成泉州十五中、凌霄中学、通政中心小学操场塑胶田径运动场建立,

5、完成泉州六中、泉州七中金山校区大门的改造,完成新华中心小学多功能厅教室建立。3、人力资示范引领,师资素养全面提升。创新老师队伍建立管理效劳体制,着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构造合理、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一是加强师德教育。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良新形势下学校师德建立的意见,以严格标准老师从教行为、严格师德考核管理、关注老师心理安康为工作重点,全面加强我区老师职业道德建立和老师队伍管理。开展了“弘扬师德、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建立月活动和“忠诚履职、爱生乐教”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弘扬高尚师德,引导广阔老师践行师德标准。二是全面提升老师素质。老师进修学校通过省级示范性老师进修学校复评

6、。一批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的老师受到表彰,其中获得省第三届出色人民老师1名,省优秀中小学校长1名。推荐选拔骨干老师、学科带头人,评选138名老师为区级骨干老师培养对象并开展培训,同时有71名中小学、幼儿园老师被确定为市级骨干老师培养对象,10名中小学、幼儿园老师被确定为市级第五批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三是深化老师校际交流。不断促进新老城区老师学科构造优化提升,校际间师资配置合理平衡。20年共有65名老师以跟班学习、新区支教、骨干协作等形式参与校际交流。作为全省“老师人事关系收归县管施行老师校际交流工作”试点县之一,区教育局在6月份全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老师校际交流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发

7、言,我区推进老师交流试点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受到与会代表充分肯定。4、教育改革稳步推动,试点工作不断完善。着力推进教育改革,不断创新教育开展机制,各类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一是承当省级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开展组团小片区常规互检、组团教学质量监测、组团小片区教研、组团小片区示范课展评、组团小片区师生活动共举、组团小片区师资互派等形式的活动,有效促进学校间管理程度、办学质量的进步。今年3月在全省根底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肯定。6月上旬,成功承办“福建省义务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省教育厅、各设区市教育局、与会代表对我区的“组团式小片区”管理形式给予高

8、度的评价。福建教育20年第23期登载了上下一心 共创平衡-泉州市鲤城区“组团式小片区”管理纪实一文,对 “鲤城区组团式小片区”管理做了专题报道,充分肯定了我区“组团式小片区”管理获得的成效。二是施行学校精细化管理。出台鲤城区中小学校园精细化管理评估指标,把“树立意识,打造工程,创立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思路。“泉州市小学精细化管理研讨会”在鲤城区实验小学召开,近2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到校现场录像,与会代表高度评价鲤城区实验小学在精细化管理工作方面作出的成绩。有效的校园精细化管理优化了我区学校的管理品质,进步了管理的效能。三是强化教育目的管理。把教育目的管理作为推进教育工作重要

9、措施和抓手,对各校制定教学指导目的。各校围绕目的加强对教育开展方向、工作重点和方法措施的科学调控,层层落实目的管理责任制,实在抓好目的考核以及奖惩的落实,扎实推进学校教育质量有效提升。5、依法治教扎实开展,教育环境持续优化。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开展理念,多措并举、多层面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推进我区教育事业和谐有序开展。一是着力营造公开公正的教育环境。强化老师民主评议。将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及师德师风建立作为行风评议工作重点,承受公众民主评议。2022年获区政风行风建立评议第一名。二是着力打造平安稳定校园环境。建立局领导挂钩联络学校平安工作制度,全局组成5个督查组,由局班子成员担任组长,常年对学校

10、的平安工作实行包干督查。加强校车平安管理,制定开展全区学生接送车辆交通平安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协同做好全区校车监管和平安工作。三是着力打造安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持续强化学校文化深度建构,有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师生人文素养。注重挖掘辖区百年老校的个性文化,充分发挥百年老校深沉文化积淀的优势与品牌效应。区属学校共开发了20多门富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课程的开发真正让闽南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此外,在党的建立、党风廉政、综治工作、工会、关工委等工作也获得了明显成效。二、20年教育工作主要思路20年,我区教育系统将深化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

11、,以夯实根底、调整构造、优化布局、提升内涵为重点,着力做好学前教育、做优义务教育、做强职业教育、做亮特殊教育,全力推动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开展。一是打造“组团式小片区”管理品牌。落实鲤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老师校际交流施行方案,积极推进“老师人事关系收归县管,施行老师校际交流”试点工作,以 “组团式小片区管理”师资交融为打破口,不断促进优质教育资的平衡调配。落实鲤城区教育局关于开展新区小学委托管理试点工作施行意见,推行老城新区学校校际“联姻”。委托管理实行“带职进校、带责理校、带钱扶校、带绩离校”管理思路,在全区层面努力创设“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的义务教育校际高位平衡。二是推进

12、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在办好开智学校的同时,加大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和个别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育工作力度,积极创设公、民办并举,公办学校为主,“随班就读”、“送教上门”为辅的三级特教网络。重点做好“扩大特教学前班规模,开设特教职业教育培训”两篇文章,有效推进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中职教育两头延伸。开智学校整体搬迁后,将规划扩大特教办学规模,开设中职教班,进一步加大“多对一”、“一对一”等个性化教育,为特殊群体提供优质康复环境。三是做精学前教育“片区联动”工程。深度推进幼儿园“片区联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形成富有特色的幼儿园“片区联动”教研循环管理形式。老城区公办幼儿园与老城新区民办幼儿园挂

13、钩结对,通过下园指导、送教下乡、现场观摩研讨、现场互动教研、经历交流、网上教研等形式,力促转变民办园园长、老师的教研观念和教研行为,并在互动中不断提升公、民办幼儿园老师的专业素质和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有效促进我区幼儿教育的平衡开展。四是补强职业教育开展短板。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三校合一”后的职教中心的龙头作用,统筹区域内职教资。一是突出职业教育的市场导向。着力进步学生创业就业才能,不断进步就业率。二是强化与区内企业的主动对接。与企业严密配合,有效推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形式。三是探究建立中职、高职贯穿办学形式。通过联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方式,促进中职与高职在人才培养方面互相衔接,

14、扩大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和成人专科教育的规模,为中职学生学历提升、学业进步创设良好开展平台。五是规划新一轮的扩容增量。坚持教育“扩容增量”的开展思路,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建住宅校区建立,继续施行中小学学校扩容工程。在老城区,规划建立新隅小学新校区;结合泉州鲤城区县后街改造,复建城隍庙,争取将新村小学搬迁至原朝晖小学;开智学校搬迁至江南新区后,原校址将改造为实验幼儿园分园;在江南新区,规划建立常泰中心小学,对延陵小学进展迁址重建,新校区位于延陵安置小区内。六是提升教育开展内涵。稳固提升教育强区开展内涵,力促全区教育在更高层面上的优化提升。一是全力推进学校教育品牌化建立。坚持 “示范带动” 和“整体进步”的思想,引导学校找准开展定位,提炼办学个性,使办学特色更鲜明,学校品牌更亮丽。二是探究进步教育质量新途径。构建“教学考核改良进步”的质量提升机制,通过科学的评价引导教学改革,进步教学质量。三是强化师德师风建立。着力提升老师人文素养,健全师德考评体系,完善奖惩机制,弘扬先进典型,构建师德建立长效机制。四是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建立。深化“校园文化建立提升年”活动,全面推进“高起点挖掘人文积淀,高站位凝练办学理念,高品位塑造文化品格,高质量推进文化育人”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工程。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