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地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134066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本地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本地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本地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本地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本地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本地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本地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本地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报告 学号:201023005 姓名:马莉所在地区:苏州苏州城的建筑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受命建筑苏州城。伍子胥在吴中大地“相土尝水,相天发地”终于建筑出了一个新的都城苏州城。苏州城建于2500前的春秋古城。建成至今,旧城未有大的变动,城址也未曾位移。据统计,与苏州同期建成的古城有140多座,至今幸存的有6座,而依然坐落在原地的古城唯有苏州。吴语 吴语婉转柔和情意绵长,吴侬软语的典型代表就是苏州话。而被称为“江南明珠”的苏州评弹是吴地的艺术珍宝,被称为是“中国最美的声音”。苏州评弹是苏州话和苏州弹词的合称。苏州话简称“评话”苏州人常说的“大书”。它发源于江苏苏

2、州,盛行于江苏、浙江、上海一带。是运用于苏州方言说讲的曲艺形式。苏州弹词俗称“小书”是弹词和苏州方言的结合,以“说、噱、弹、唱”为主要形式的艺术手段。弹词有说有唱,多是男女双校。一个人用三弦是上手,另一个人用琵琶是下手。 评弹表演多用苏州方言演出,口语色彩比较浓。 园林名胜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园林,它与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主要代表了明代的园林风格。它始建于明代,园主王献臣曾经是明朝御史,因受人诬陷,被罢官后回到故乡苏州,在城东建成拙政园。拙政园园名释义:“拙政”取自西晋时期潘岳写的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名之膳,此亦拙政之为政也”句。拙政园被誉为“天下园林

3、之母”。 留园留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这里“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代表了清代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全园结构紧凑,厅堂富丽堂皇。留园园名释义:留园最早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园主徐泰时修筑了东西两园。东园就是现在的留园,西园也就是现在的西园寺。到了清代,吴县东山刘蓉峰买下了东园的旧址,改建为“寒碧山庄”。因为园主姓刘,百姓称为“刘家花园”。清代光绪年间,为官的盛康买下了“寒碧山庄”,并改名为“留园”。盛康在修筑花园的时候曾发现了一块据说是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题为“长留天地间”的石碑,于是将园订为留园。 网师园网师园是最早南宋万卷堂故址,明清时期经历数位园主修建而成。网师园小而

4、精致,被誉为苏州私家园林的典范。网师园园名释义:“网”,即捕鱼之网,“师”即捕鱼之人。园名取自渔隐之意,表达了园主的追求心性自由,自在适意,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沧浪亭 沧浪亭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建于北宋时期,是苏州现存历史最悠久同时也是最古老的园林。在苏州园林之中,沧浪亭称为典型的“城市山林”。 沧浪亭园名释义:命名取自屈原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絪,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用“沧浪”命名,表现出园主想要归隐,超脱的心境。 狮子林狮子林又名五松堂,与拙政园隔街相望,是元代天如禅师为了纪念老师中峰和尚建造的。因为园内以众多形状怪异的假山著名,因而有“假山王国”之称,更因为园中的假山多像狮子,而

5、且中峰和尚原来住在天目山狮子岩,所以命名为狮子林。 我身边的古色古香平江路 从家里步行五分钟,就可以到达这条路。这里的建筑基本上都是从600年前保留下来的,雨滴打在青石板上,持一柄折伞,踏在路上,款款而行,那么你便是古代走出来的女子了 。 翰尔园 经历了六百年的时光的洗礼,它依然伫立在这里,斑驳的墙上留下来的年代的痕迹,为了更好的保护这里的一砖一瓦,维修人员几经商讨,仅仅修去了四厘米,就保住了这里的围墙。现在这里是一座茶馆,坐在这安宁的享受着茗香,思考着人生的意义。或者听听这古刹的回想,都会让人恍惚觉得是置身于几百年前,穿越了时空。长廊 大门 修葺的围墙山塘街这山塘街东起阊门渡僧桥,西至苏州名

6、胜虎丘山的望山桥,长约七里,所以苏州俗语说“七里山塘到虎丘”。山塘街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据传说乃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建。山塘街一直被誉为“姑苏第一名街”。 山塘街堪称江南水乡街巷的典范。它的中间是山塘河,山塘街则紧傍河的北侧,通过一座座石桥与另一侧的街道连接。山塘街上店铺、住家鳞次栉比,这里的房屋多为前街后河,有的还建成特殊的过街楼,真是朱栏层楼,柳絮笙歌。山塘街又是一条典型的水巷,河上装载货物的船只和游船画舫款款而过。山塘街可以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这是热闹繁华的商业区;西段从半塘桥至虎丘山,这一段渐近郊外,呈现出一派田园风光。 这次修复

7、并向公众开放的是从渡僧桥到新民桥一段。这一段是山塘街东段繁华的商区。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街道、水道、民居、建筑进行了修复,还从别处移建过来一座古戏台、几处会馆。以后将逐步推进,对山塘街进行全面的修复。如果重游新修复的这一段山塘街,一定会感到兴味盎然。 首先可以领略到古代建筑园林和历史的风貌。新移建的雕花楼古戏台,画栋雕梁,华美古朴。苏州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戏曲文化十分繁荣,昆曲已被联合国授予“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称号。在通贵桥之南的玉涵堂则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江南豪宅和园林,它有四路三进,六千多平方米。其主人是明代吏部尚书吴一鹏,故而亦称“阁老厅”。安泰龙社是清末山塘街上

8、的民间救火组织,这里陈列有当年救火员用过的钢盔帽、救火斧、火警钟、木水龙等实物。 这次重点整修了石驳岸、石码头,配置了游艇画舫,游人可以乘船倘佯,在桨声里领略江南水乡特有的情味。此外,如在山塘街上漫步,石艺斋的精美石雕、江南衣馆的服饰刺绣、吴拓斋的拓碑技艺、朱文茜的黄泥捏像以及蓝印花布、苏扇、文房四宝等使人目不暇接,整个街上洋溢着一股浓浓的吴文化的氤氲气息。 苏州是一个美食王国,现在山塘街两旁店铺林立,也可说是美食一条街。五芳斋的点心、黄天源的糕团、采芝斋的糖食全都是苏州的名牌这里有好多记录古老苏州人的生活,还有某某工作室,剪纸室,因为不让拍照所以只能拍外面的景色和建筑。 苏州人过去的生活尽在苏州画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