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施工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131055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3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施工方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级配碎石(碎砾石)底基层施工方案37。5 19mm、19、材料要求1。用于底基层的级配碎石颗粒组成范围应根据不同的道路等级由 4。75mm碎石及4.75mm以下石屑组配而成,单颗粒最大粒径不超过 37.5mm ,碎石中针片状 颗粒总含量不超过 20%,碎石中不应由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级配碎石所用石料的压碎值不大于35%,液限不大于 28%,塑限指数不大于 9。碎石应多棱角块体,软弱颗粒含量应 不小于5%。项目通过质量百分率()甘日基7层底基层次干道及以下道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道及以下道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筛孔尺寸(mm)53-10037.5100-85 10010031。590 100

2、100698883 10019。073 8885 10040 6554 849.549 69527419 4329594.75295429 54103017 452。361737173782511350。68208206186210。0750707010010液限(%)28282828塑性指数6 (或9)6 (或9)6(或 9)6 (或9注:示潮湿多雨地区塑性指数宜小于6,其他地区塑性指数宜小于 9; 示对于无塑性的混合料,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接近高限; 示底基层所列为未筛分碎石颗粒组成范围.2. 级配碎石也可用来筛分碎石和石屑组配而成3. 当缺乏石屑时,可以添加细砂砾或粗砂析、压碎值

3、、级配碎石中 0。5mm以下的颗粒的液限、塑限试验、含水量及重型击实试验。二、施工方法1。准备下承层(1) 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和压实度(2) 对土基用1215t三轮压路机进行 34遍压检验,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 层松散 ,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 ,发生“弹簧 现象,应采用挖开晒干、换土、掺石灰等措施进 行处理(3) 逐个断面检查下承层标高( 4)对于老路面,应检查其材料是否符合底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应翻松老路面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2。施工放样( 1)在老路面或土基上恢复中线 ,直线段 1520m 设一桩,平曲线段每 1015m 段设一桩, 并在两侧路肩

4、边缘设指示桩( 2)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志标出底基层边缘的设计高3. 级配碎石混合料拌合级配碎石在碎石场集中拌合均匀4。摊铺( 1 )将混合料均匀地卸在路幅中央,路幅宽时,也可将混合料卸成两行,然后用平地机将混合料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 .压实系数应通过试验段确定,人工摊铺宜为1.41。 5,机械摊铺宜为 1.251.35,摊铺厚度每层应按虚厚一次铺齐( 2)设一个三人小组跟在平地机后面,及时清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对于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 ,应添加细集料,并拌合均匀,对于细集料 ,应添加粗集料 ,并拌合均匀 ,保持 颗粒均匀,厚度一致,不得多次找补( 3)已摊铺的碎石 ,碾压时应断绝交通,保

5、持摊铺层清洁5. 碾压(1) 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和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进行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 1518mm,用重型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 20cm(2)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由内侧向外侧碾压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8遍,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 路面二侧应多压23遍(4) 碾压速度,头二遍采用1.51。 7km/h为宜,以后采用 2。02.5km/h( 5 )碾压前和碾压中应适量洒水( 6)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掉

6、头或急刹车( 7)在碾压中视压实碎石缝隙情况撒嵌缝料6。接缝处理(1 )两作业段衔接处,应搭接拌合第一段摊铺后留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合整平后进行碾压( 2)应避免纵向接缝 ,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情况下,纵缝应搭接拌合,前一幅全宽碾压密实,在后一幅摊铺时,应将相邻的前幅边部约30cm,挖松并搭按拌合,整平后一起碾压密实三、质量要求1 。级配碎石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8,底基层不小于 96%。 (市政道路)2。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3。 级配碎石底基层和基层偏差(高程、平整度、宽度、厚度、横坡)应符合规范要求.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 为确保路面工

7、程的施工质量, 以科学的数据指导生产, 确保建造 合格工程, 全面展开路面级配碎石铺筑施工 , 钦州至防城二级公路工 程NQ1标项目经理部、总监办的正确领导和监督下 进行了路面级配 碎石铺筑施工试验段的施工。路基试验段在路基填前碾压及路基填筑过程中, 严格遵守公路交 通工程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根据路面级配碎石铺筑施工试 验段施工方案, 我项目部成功完成了该段试验施工工作。 并获得了宝 贵的路面级配碎石铺筑试验数据。 为大面积的路面级配碎石铺筑施工 施工提供了依据 .本次试验过程和结果汇报如下:一、试验段概况 该段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段位于钦州至防城二级公路工程NQ 1合同段,该试验段

8、起迄里程为:K6+70A K6+9O0试验路地段 底基层厚度设计为20cm,铺筑面积2120。本试验路段 2021 年 12 月 26 铺筑, 当天完成。二、试验段施工的目的 1通过铺筑试验路段,确定合理的施工配合比 .2确定混合料适应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投料方式、拌和时间、 混合料的均匀性和拌和产量等。3确定混合料运输方式及运力配置。4确定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械 .5确定压实机械的组合及压实顺序、速度、遍数等。6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7确定每天作业段的合理长度。8制定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9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 .三、施工准备(1 )段落选择:选择K6+700K6+900全幅段作为

9、试验段,试验段全长 200米,碎石料场位于钦州至防城二级公路K4+380右侧(10公里大角 石场内) , 已经按需要备足合格的原材料堆放于料场内,铺筑前 48 小时 进行洒水闷料。级配碎石最佳含水量 6,最大干密度为 2.31g/cm 3, 级配碎石的颗粒级配及其它技术指标均达到规范要求。施工配合比为:1 :2 #=35:65%。( 2)施工放样2.1恢复中心线,每10m设桩挂线。2。2 中心线两侧宜按路面设计图设置标桩 , 在桩上划出设计高和松铺 高度,这样做是为了使底基层的高程、厚度和平整度达到质量标准。( 3)计算材料用量根据基层的厚度、宽度(按设计图纸) 、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 各段的

10、干集料数量。( 4)、拌和拌和采用在拌合场用装载机拌合级配碎石。 在拌合级配碎工作中 为满足施工的需要配备 3 台装载机进行拌和 , 在拌合级配碎石的前两 天,对级配碎石的进行闷料工作, 闷料的时间在 48 小时以上 . 在拌和 过程中,用洒水车洒足所需水分。拌和结束时 , 混合料的含水量应该 均匀, 并较最佳含水量大 1左右,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混合料 的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值, 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 不小于最佳值(比最佳值大 1%左右)。拌和必须均匀 . 级配碎石拌合 厂专门有试验员对集料的含水量及级配进行检验, 拌合好后先在拌合 场检测含水量及进行筛分试验, 如测验的含水

11、量达不到要求, 则要进 行调整,因天气原因及运输的距离较长, 故调整的含水量要大于最佳 含水量 2-3%,拌合好的级配料要立即筛分试验,以确定级配料的级 配情况, 如与试验确定级配不相符, 则按筛分出的具体情况那种规格 的料不够就加那种规格的料 , 直至符合规范及试验确定的级配为止 . 经检验合格后的级配料方可运输至铺摊铺现场。( 5)运输、摊铺集料5。1用自卸翻斗车运输集料。装车时 , 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相同。 5。 2 卸料距离应严格控制 , 由专人指挥卸料,避免铺料过多或不够 . 5.3 卸料和摊铺通常由远而近全断面摊铺,尽量不留纵缝。 5。4检验松铺材料层的厚度,视其是否符合预计要求,

12、必要时 , 应进 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6) 填前基底检测对填前碾压后 95区基顶的横坡 , 高程,宽度,压实度,以及中线 偏位进行检测 , 不合格的进行处理,确保各项指标达到公路路基施 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的要求。( 7)采用的机械设备根据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艺要求,结合路基土方试验段采用的机械配备如下:机械设备配置表表-1机械名称规格数量性能备注推土机山推2201台良好振动压路机LSS220B1台良好20T装载机ZLM50E-23台良好自卸汽车ZQ3240CA6台良好18T洒水车SNJ5105GS:S 2辆良好8T(8)施工人员配置情况根据工程需要与施工安排,路基试验段配备主

13、要施工人员情况 见下表:表-2序号姓名职务职称备注1张庆昌总工程师工程师全面负责2李其海路基工程师工程师现场负责3高业森质检工程师工程师质检负责4黄桂芳试验主任工程师试验负责6张峰测量工程师工程师测量负责7吴开权安全专职员助理工程师安全负责8陈钦权试验员助工现场试验7张道海司机挖掘机操作员8麻振祥司机挖掘机操作员9闫生泉司机推土机操作员10师向东司机压路机操作员11张学福司机装载机操作员(9)试验、测量仪器配置情况表一3序号名称数量1水准仪1台2全站仪1台350米钢尺1把43米直尺1把5压实度检测试验设备(灌砂法)1套四、采取的施工工艺(1)由人工(6人)配合推土机对拌和的混合料进行摊平、整

14、型。(2)松铺系数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推土机摊铺混合料时,其松摊系数先采用1。29.铺筑出长20 m后进行高程检测,如高程达到 规范要求,则以后的松铺系数就采用1.29,如检验后高程达不到规范要求,则进行调整,直至达到规范要求.推土机精平后,测出碾压前 各测点标高,然后测量、记录每个测点在每碾压一遍后的标高,直至 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后的成形标高,即可求出松浦系数:松浦系数=(H前一H)/(H后-H)式中:H前一-表示碾压前的顶标咼H 后表示碾压成形后的顶标高H 表示下一层顶标咼根据现场观测数据 ,计算得出试验段的松铺系数为 1。29, 松铺后 度确定为25.8cm,压实厚度为20cm (具体计算表见附表).在施工中先计算出每个方格内的所需方量, 根据每辆运输车的拉 运方量,控制每个方格内卸土方量 . 摊铺时,采用推土机从中间向两 侧推土, 能更好的提咼工作效率。( 3)碾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