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连加连减_1.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131030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案-连加连减_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教案-连加连减_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教案-连加连减_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教案-连加连减_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案-连加连减_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教案连加连减数学教案连加连减教学设想:连加连减是在教学10以内加、减的根底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意义,进一步纯熟加、减法的口算,学习解决稍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并浸透加减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好准备。教学目的: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2、能有条理地表述考虑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体会。导入语:今天孙老师给唐老师出了些题目,我想请大家帮我一起解答,你们愿意吗?1、算式接龙出示小黑板:师:孙老师还问我从这两组题目中发现了什么。你们能帮我找一找每组两题的联络吗?指名学生答复

2、师: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正好是第二题开头的一个数。孙老师说根据这4道题还可以写成2道算式,你们想试一试吗?小组讨论、汇报算式: 师:像这样一个算式里面包含两个加号或减号,我们把它分别称为“连加连减”板书课题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研究“连加连减”二、主动探究,体会领悟。1、教学例一:师:如今老师请你们欣赏一个故事。星期天,小红去郊区的奶奶家玩,看见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红的南瓜。小红想:我都长这么大了,应该帮奶奶做一点家务。于是,她找来一辆手推车,把奶奶摘下的南瓜运回家。第一次运来了4个,第二次又运来2个,小红第三次运来了一个最大的,小红一共运来了多少个?故事听完了,你们都听清楚了吗?看例一挂图答复下列问题

3、:1奶奶摘的是什么呀?2是谁帮奶奶运南瓜的?3小红第一次运了几个?4第二次呢?5第三次运了几个?6小红一共运了多少个?最后一题小组讨论,列出算式。学生口答:4+2+1=7老师板书师:“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呢?谁能完好地说一遍,这样的算式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书上第58页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树上原来有4只小鸟,第一次飞来了3只,又飞来了3只,如今一共有多少只呢?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4+3+3=10”师: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教学例二出例如二挂图学生交流说出图意学生:丝瓜架上原来有8根丝瓜,弟弟第一次摘下了3根,第二次又摘下了1根,还剩几根?学生汇报算式“8-3-

4、1=4”师:“8”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1”呢?这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书上第58页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池塘里原来有9只小鸭,第一次游走了2只,第二次游走了4只,池塘里还剩下几只?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9-2-4=3”师:这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稳固深化,应用拓展。师:今天我们小朋友学的都非常认真,如今老师要看看我们小朋友是不是真的学会了。1、学生独立练习书上第58页想想做做第1题,共同订正。2、出示小黑板:连线指名学生口答。四、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4、5、6题五、考虑题找规律填数:1、2、3、5、8、( )在填数使横行、竖行上的数相加的和都是10。六、全课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的内容?在计算时,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学后记教学从学生已掌握的10以内加减法的“算式接龙”游戏开场,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始终注意保持和学生亲密融洽的关系,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想法,并给学生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和空间。防止了计算教学的“静态”灌输,防止了计算教学的机械记忆和反复练习,让学生观察、考虑,体验到了知识的发生、开展和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到新的知识。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