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周青)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1309715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周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周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周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周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周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周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五教学形式阅读教学教 师周 青单 位湖北省赤壁市教研室课题名称祖父的园子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通过自读,一般可以借助拼音和字典扫除字词障碍,对不懂的词语也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祖父的园子描写的是作者萧红童年的快乐,在年龄上与学生没有差距,无忧无虑地尽情、自由地玩耍,也是每一个孩子所向往的,学生通过阅读,是能感受到作者童年的自由和快乐的。课文“寄情于物”的语言表达特点,学生不易发现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认识8个生字,理解“蚂蚱、溜平、倭瓜、明晃晃”等词语,积累“圆滚滚”这种ABB式的叠词

2、。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的快乐,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发现课文语言表达上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之情,感受祖父对“我”的爱。教学环节的组织内容落点1谈话导入,整体感知步 骤学习方式1.谈话导入: 童年,是充满纯真和快乐的,也是让人难以忘怀的时光。本组课文,我们已经学了古诗词三首和冬阳.童年.骆驼队,了解了古代儿童生活的快乐,童年东阳下的一队队骆驼,给林海音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今天我们和作家萧红一起,走进祖父的园子,看看她的童年有着怎样美好的回忆。2.检查预习,认读三组词语: A.蜜蜂 蝴蝶 蚂蚱 蜻蜓 B.倭瓜 黄瓜

3、 玉米 榆树 樱桃树 C.栽花 拔草 铲地 浇菜 溜土窝 抛谷穗 摘黄瓜 追蜻蜓 采倭瓜花 捉蚂蚱 你从这三组词语中发现了什么? 3.祖父的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在园子里的“我”,不管做什么都是快乐的。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检查预习整体把握词语归类 语言积累内容落点2自读感悟,体会自由步 骤学习方式1.默读课文,你觉得文中哪些语句或者哪件事最能表现“我”的快乐?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时间控制在8分钟内)2.全班交流。3.交流对重点句段的理解,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明晃晃”什么意思?找出文中ABB式的叠词,从这些叠词中你体会到

4、了什么?再说几个这样的叠词。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榆树给你什么感受?这句话里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用了这种手法?找出来读一读。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你从这句话中发现了什么?指导朗读。 仿写:( )愿意( )就( )。自读自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发现表达方法品读

5、感悟读写结合内容落点3关注表达,感受亲情步 骤学习方式1.质疑课题:课文主要写童年的“我”在园子里自由快乐的生活,课题为什么叫“祖父的园子”,而不叫“我的园子”?相机介绍写作背景:萧红写呼兰河传是在1940年左右,她因反抗包办婚姻阔别故乡十几年了,此时的她身处异地,感受着祖国正在遭受的灾难。带着国破家亡的忧伤,她的内心里涌现出一个女性作家的柔情。这时候,她更希望在心灵上得到精神的慰藉。而在她的记忆中,给过她最美好温情的回忆的,无疑是她的祖父。因为小时候父亲对她非常冷淡,母亲是恶言恶色,祖母甚至用针刺她的手指。出示课文删除原著中的第一、二自然段: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

6、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了解了作者的写作背景,读了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小城里住着很多人,为什么作者却只说“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2. 小组讨论:你觉得课文是怎样写出作者的自由和快乐的?全班交流后小结:整篇课文作者从孩子的视角出发,随处都能感受到她的自由和快乐,而这些快乐都是通过作者描写园子里的景物感受到的,这就是“寄情于物”的写作方法。3.课外拓展:推荐大家课外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感悟作者的写作特色。背景链接感悟亲情小组合作提炼写法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终点关注表达,感受亲情 自读感悟,体会自由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起点作业或预习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

7、合适的音节,打上“”,再给另一个读音组词。 溜平(li li) 另一个读音( ),组词( ) 锄头杆(gn gn) 另一个读音( ),组词( ) 明晃晃(hung hung) 另一个读音( ),组词( )2.找出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两句写在下面。 3.读句子,想象花开了到底是什么样子,鸟在天上飞看到了什么,虫子们在说什么呢?把你的想象写成一段话。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自我评价这节课我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走进文本,自读自悟,体现了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在交流感悟时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句子,帮助学生发现本文的语言特点。在充分感悟

8、作者童年的自由和快乐后,适时补充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原著的段落,有助于学生理解祖父对“我”的爱。作业一是检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作业二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作业三是读写结合的训练,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我的教学设计修改主要在以下几个地方:1.检查预习认读词语,从关注读准生字的字音和多音字的字音,改成分三组认读词语,第一二组是园子里的昆虫和植物,第三组是“我”在园子里的活动。正确认读词语后,要求学生观察这三组词语说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每组词语的规律,其实也是一个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过程。2.教学落点2学生默读课文,要求关注文中最能表现“我”的自由和快乐的句段或事例,通过朗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悟。这个点的修改主要是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感悟作者表达的感情。3.教学落点3增加了质疑课题的环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祖父和我之间的亲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