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如何练写好硬笔字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1309107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年人如何练写好硬笔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年人如何练写好硬笔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年人如何练写好硬笔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年人如何练写好硬笔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年人如何练写好硬笔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年人如何练写好硬笔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年人如何练写好硬笔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年人如何练写好硬笔字?楼上的说得好,但过繁琐,我想楼主肯定没信心照做。我说几个字供你参考: 1,慢,不用什么字帖,把一笔一划写端正; 2,忍,要忍住,不要心急,写一个字就把它写至自已满意为止,不能不耐烦了就乱来一气; 3,记,见到一个字就记起自已如何写好它的, 4,观,一边写要一边观察,每个字是否端正,如果写了一段,就要看每一行的字的重心,它们是否在一条线上; 做到最后一条,你的字差不多就养眼了。 硬笔书法,就是以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竹片、塑头笔等为工具,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再抒发作者情感的方法及活动。由此而产生的作品,即为硬笔书法作品。硬笔书法具有二重性,即艺术性和实用性。所以,学习

2、硬笔书法不仅要追求高层次的艺术水平,还要注重其实用价值。而要体现其实用价值,就必须做到书写上的正确化、规范化、匀称化,如果在一幅作品中,错别字连篇,自造字丛生,随意纵横飞舞,即令有高超的用笔技巧,亦不过是“鬼画符”。硬笔f嬀现其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才有可能创作出趋于完美的作品。 在对其艺术性的处理上,当首先体现硬流便、挺朗、自然的特色,进而求得深远的意致。即通过熟练的用笔技巧以有限的硕笔性能充分展示作者的学书认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具体说来,一幅好的便笔书法夀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动丰富、独具风貌的神韵,二是合乎法度、造型美观的结体,三是提按分明、使转自然、富于节奏感的用笔。这三者的关系是互

3、相关联,缺一不可的。 要做到形神兼备,临帖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以临习传统法帖为宜。这是因为我国的书法艺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汉字书写上已达完美境地,由此可言,任何一种法帖,都足可为硬笔书法临摩之范本。但是,由于受硬笔本身的性能所限及实用的需要,又必须对古人法帖有选择地临习。如王羲之、褚遂良、米芾、赵孟须等名家之作,皆堪称最佳范本。通过临帖,既可使结体美观,合乎法度,亦能学其用笔,得其精神。另一方面,毛笔书法字帖中的笔画清晰,提按变一初学者领会其用笔方法。而硬笔书縀细,提按变化轻微,况有印刷失真者,往往使初学者难以体察,而误入歧途。因此,传统法帖应作为硬笔书法临习的主要对象,硬笔字帖则可作为参考、

4、借鉴之辅助读物。 怎样选择一本适合自己学习的字帖呢?一般的说,个人的兴趣最重要。假若别人替本字帖,而你并不喜欢,那么临写起来就很难相象。反过来,假若是你自己很喜欢,那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有两件要紧的事情,一是必须在历代楷书名家的作品里选择,二是要选择好的版本。如果有真迹影印本,就不必用刻石拓本;如果是只有拓本的碑拓,那也要选择同一作者或同一时代的墨迹作参考。因为经过契刻的作品,笔划的形状和力感、速度感都与原作大不相同。例如临写魏碑,最好选择一本北魏时代的写经作参考,这样可以避免临写过程中用硬笔去摹仿凿刻和剥蚀的痕迹。 关于临帖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g笀不漏的临写。这个

5、阶段的要求,是能熟练的掌握基本笔法和间架结构特点,能较为准确的背临范本中的字。第二阶段:一面持之以恒的临写原帖,瘀用笔相结构方法,练习书写自己感兴趣的诗文。这个阶段的要求,是能全文或部分背临原帖,并能做到形神兼备,能在习作中显示所临碑帖的特点。第三阶段:一面不断地进行创作练习,一面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新的碑帖,广泛涉猎历代楷书和行书资料,并研究楷书与行书之间的关系。这个阶段的要求,是能创作较为成熟的硬笔书法作品,并初步形成个人风格。坚持这个阶段的练习并实现这个目标,是成功的关键。在整个临帖过程中,有两件事情始终不可缺少。一是对所学碑帖要经常地、反复的观察、分析、揣摩;二是不断广泛地阅读、欣赏文

6、学艺术各门类的优秀作品,广泛接触社会,深入嬀美能力,加强道德修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字外功”。 回答:2006-05-06 19:57细细算来一个人在一生中有三个阶段可以自由自在的学习硬笔字。第一个时间就是在小学的时候,第二个时间就是在上完高中考入大学时,第三个时间就是在退休后了。这三个时段里,第三个退休后练字是作为消遣,我们在这里不去讨论。现在家长们都知道,现在孩子上完小学,上了初中后,从家长和学校都把孩子的学习抓的很紧,就基本上没有时间来学习课外的知识,比如让孩子小时候作的拉二胡呀,练小提琴呀,学画画呀等等课外活动,所以就这段时间孩子是没有时间再作其它事情的。高考完后,上了大专或大学,这段

7、时间是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充裕和自由的,因为他们能够自主支配。这段时间他们有可能先择作自己喜欢作的事情。还有一段时间就是在小学,当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他们的时间并不是太紧,也有许多时间去作学习一些课外的知识和技能,最主要的是孩子在这个阶段对什么事物都很新奇,学什么都很快。尤其是学习直观和表象性的知最很快,有了缺点改正起来也很容易,书法从美学的角度讲,是属于绘画的范围的。 孩子刚开始学习写字,第一印象就是好的书法作品,对于孩子以后学好硬笔字有着。 再有就是在小学的时候,学生受外界的影响很小,可以静下心好好的学习书法。 所以说在小学这个阶段是非常科学的。孩子在这个时候学习硬笔字最适宜。 硬笔书法的写

8、法与练习 1、硬笔楷书笔画特点与书写楷书书写笔法完备,有提按、快慢、轻重变化,初学者最适宜练习楷书。 在学习之前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写”?就是说每一笔画都应有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运笔过程,笔画应该表现得比较细腻一些。笔在纸面上运行,如同芭蕾舞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每一个动作都是精致、细腻的。因此,我们要学会找到手感,讲究每一笔画的书写以及用笔节奏的变化。汉字书写与拉丁字母书写用笔上有一定的区别。汉字书写,有起有收、有粗有细、有快有慢、有重有轻、有顿有挫、有方有圆,与拉丁字母相比丰富多了,书写也增添了难度。一般要把握住“准”、“挺”、“狠”三个字。准,就是下笔之前先要看准原帖笔画位置,如看准笔画在格子

9、里的位置,笔画的方向、形态以及笔画的长短等,写的时候要下笔准确,做到位置准确、长短适宜,初学者习字可借助田字格训练。 挺,就是将笔画书写得挺拔、刚劲。横竖平直,弯弧有力,不能颤抖软弱。 狠,是指下笔果断,干净利落,不要犹豫反复,但提醒你也要把握住分寸,否则,失之偏颇,走入极端。 下面介绍点、横、竖、撇、捺、折、提的基本写法: 点 点画是一些长笔画的浓缩,如一个字的眼睛,是一个字的精神所在。短小的点画书写要轻捷,轻入重收,不可粘滞太久,迅疾转入下一个笔画,这样点画才能写出神采;长点运笔相对要慢一点,这样才显得沉稳一些;如一个字有几个点画,点与点之间的变化和联系,用笔宜快,一气呵成。 横 横画是汉

10、字使用率最高的笔画。横画是一个字的大梁,一般略有点左低右高,起笔可轻可重,行笔较快,收笔较重。笔画写得要有弹性。几个横画在同一个字里出现,不能写得一样,可以在长短、方向上做点变化。例如:“土”,上横略斜,下横略鼓;“三”,三横绝不能写得一样长,用笔的轻重也有变化。一个字也能反映出中国人中庸的审美观-平和而又求这一横,平而不直,变而不乱。写字要学会领悟其中的真谛,关键要能变通,不可教条。竖 竖常常在一个起支撑作用,特别是中竖、长竖宜挺直有力,长竖又垂露竖、悬针竖之分,一般起笔较重,行笔向下,略轻,垂露收笔较重;悬针则顺势而下,出锋收笔,收笔宜尖。只有当一个字最后一笔为竖画的时候,才可以用悬针竖。

11、 竖不完全是垂直的,也不容易写得垂直,这如同人站立时,不可能总是站得笔直的,只要站得正就行。在书写时要果敢下笔,过分“认真”,反而适得其反。而有些竖画,特别是一些短竖、侧竖本身就应该写得斜一些,如:“中”的侧竖,“五”的中竖。 撇撇写法同悬针竖,只是在练习时,注意观察笔画长短、方向的不同。例如:“后”字两撇,就不能写错,否则,张冠李戴,极其难看。 捺 捺又称作波画,顾名思义,是有起伏的笔画。分斜捺和平捺两种。 斜捺,下笔较轻,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出顿笔再向右水平方向提笔出锋,收笔要尖。 平捺,写法同上,起短横,然后向右下(略平一些)行笔。 还有一种变异,在同一个字出现几个捺画时,往往只

12、保留最后一个捺画,其他捺画改为长点,如“这”。 提 写法同短横,起笔较重,然后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出锋收笔,写得要有力。 折 这是组合型笔画,关键在折处,宜放慢书写,先顿再折。如同汽车转弯,不能太快,也没有必要刻意描摹,要一气呵成。 钩 也是组合性笔画,在写好其他笔画的基础上,钩力,其中有些弯折笔画-到底写成什么样子才够美观,需要自己多揣摩。2、小学生写钢笔字十病写字同识字一样,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本领。但是,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生却缺乏系统的写W縀,因而在书写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很有必要提出来,以引起各方面的注意。 一、执笔方法不对 钢笔的正确执笔法应是食指与拇指执住笔杆,用中指抵住笔杆。但是,

13、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却是将食指弯曲,让食指的指甲背压住笔杆,再用大拇指紧紧包住,握紧了拳头写字。在一个共有42位学生的班级里,竟有26位学生这样写字。这种情况在青年教师中也时有所见。必须及时纠正。因为用这种执笔法写字,不仅样子难看速度慢,还阻挡视线。造成执笔错虚指实,手指才能在一定范围内任意挥写;握紧拳头写字,力集中写时笔就难以舒展,写字自然就很累且慢了,此外,少数学生执笔时,手腕向外翻出,手心向内,其状如同画素描中的线条一样,力不在指上、掌上、而在向外翻出的腕上。如此写出的字,特别难看。 二、写字姿势不当 有些学生写字时,为了避让邻座,互不妨碍,喜欢将左肩垂下,让右肩拱起,侧着身子写字。随着身子

14、倾侧,作业本也随之歪斜。我们平时写一横画,由于视觉上的原因,总略带一点斜势,而侧身写出来的字,其斜度就更大。久而久之,字中的横画也就倾斜;严重的,连整个字、整行字、整篇字都一股脑地歪斜。 学生写字时,还有一个易犯的毛病,是两脚喜欢前后左右的移动和晃动,脚的这字定又影响了上身和头部的不稳定。从无定势,写出来的字也就容易东倒西歪。 三、缺乏点画应有的形态 汉字的点画书写,是有一定的用笔要求的,但这方面的知识,只在上毛笔书法课时才能讲到。由于脑中缺乏点画形态的印象,因此初学写字时,无论一点一捺,都是一段直线。到了高年级后,有的同学改正了,有的仍停在原地,有的则简为圆笔。如一个“心”字,其中的弯勾开始

15、都写成斜勾,有的后来写得无勾,变成半圆了。至于比较难写的捺笔,就更缺乏应有的形态。 四、写不好部首字 部首字是组成一个字的重要部分,写好部首字也就等于写好了字的一半。但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训练,部首字常过不了关。一些较难写的部首字更不如人意。如走之旁、耳朵旁、反犬旁,都写得离要求很远。因为部首字写得不好,与之组合的部分也就难以写好,即使写好了,整个字仍然难看。 五、结构松弛、不注意组合 学生识字时,往往只记往一个字由哪能些笔画和部分组成,而不注意如何组合。由于脑中缺少一个字的形象,以及还未形成把心中的形象用笔反映出来的能力,就难以做到意在笔先。因此,动笔后常常写到哪里是哪里,不前后照顾。这样,字的结构大都松弛,比例不当。左右结构的字,常写得左大右小,上下结构的字又写得上长下短,甚至一个左右结构的单字,可被看成是两个单字。 六、笔顺写错 笔顺虽不影响一个字的正确性,却有关书写的顺畅及美观。除一些易掌握的笔顺易写错外,一些应该掌不少尚未掌握。如国字框,不少学生就先把框封口,再写框内。有应先撇后捺,也有写成先捺后撇的。 七、字形不挺 学生初学写字时,如同幼儿学坐学站一样,无坐相、站相可言。为求将来有好的字形,要求先在方格内练字,做到不撑满,不出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